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从欧洲风回归美国风一一从《午夜巴黎》到《蓝色茉莉》

(2014-06-15 09:26:04)
标签:

伍迪艾伦

文化

分类: 评论

   

       伍迪·艾伦是出生于纽约的美国导演、编剧和演员,还有作家、音乐家等等身份,反正是位多才多艺多产的劳动模范和电影大师,平均每年拍一部电影。曾屡屡斩获奥斯卡、金球、威尼斯和戛纳奖。法国人称他为"美国电影界唯一的知识分子",此话似乎褒扬了他,却同时贬低了整个美国电影界,不知令伍迪·艾伦情何以堪?在他70高龄后,竟然浪迹欧洲七年之久,一连拍摄了以伦敦、巴塞罗那、巴黎、罗马等城市为背景的电影,一共七部,被称为"写给欧洲城市的文艺情书"。其中如《午夜巴塞罗那》《午夜巴黎》和《爱在罗马》都是中国文艺青年们的必看片,连我也一一欣赏过。在《午夜巴黎》中,那位来自美国的准新郎,他离开闹哄哄的物质未婚妻及其家人独自游走于巴黎的大街小巷。当午夜钟声响过,他竟一连几夜撞见心仪已久却早已作古的文艺前辈,如菲茨杰拉德、海明威、毕加索和斯坦因等人,在酒吧里高谈阔论。后来又邂逅了一位法国女郎,终于来了一次说走就走的私奔,留在了浪漫之都。整部影片拍得如梦如幻,宛如时空穿越,小资情调十足。在这位"文艺老将"的欧洲系列中,不乏西班牙的奔放、法式浪漫和意式热情。其实到目前为止,他最爱的还是巴黎和巴塞罗那,因为他亲口说过:"除了巴黎,巴塞罗那已经成为第二个将浪漫风情当成全部的城市了。"

       在刮过七年欧洲旋风后,他暂回美国,于2013年自编自导了《蓝色茉莉》。前七部欧洲风是入乡随俗,有着太多的浪漫、奔放和梦幻,而《蓝色茉莉》却有着游子回乡后对故国的返观和反思,成为"伍迪·艾伦又一次社会学研究"。当然,《蓝色茉莉》仍然是从家庭关系、男女关系、恋爱与婚姻、性、精神与物质等方面入手的,金融危机则是一个社会背景。茉莉状告丈夫是因为被他的一再偷腥激怒,由于丈夫犯的是房产和金融诈骗罪,家产全被政府收走,茉莉从一个奢侈浪费好吃懒做的中产阶级妇女一下成为一无所有无所依傍的孤家寡人。她从纽约投奔旧金山的妹妹后,也曾企图自食其力,但她连电脑也不会,又遭遇性骚扰,后来以她的名缓气质迷倒了一位外交官,却因为说谎的坏习惯自毁前程。影片通过两姊妹的两次来往,写尽了富裕的中产家庭与普通家庭悬殊的生活境遇和在待人接物、处世方式等等方面的明显差别。茉莉一家富裕优雅却很虚伪,妹妹一家粗鄙却很真实。影片的时空在纽约和旧金山之间来回穿梭,这一结构产生了不同阶层的鲜明对照,但影片始终立足当下,淋漓尽致地表现了"失去一切的女人"的怨恨、挣扎、无助和强烈的失败感。伍迪·艾伦在这部电影里仿佛成为高明的社会学家和心理分析师,而主演凯特·布兰切特完美地塑造了失去一切企图重新开始终归失败的悲剧形象,从而荣获奥斯卡最佳女主角奖等多个奖项。

       在拍完《蓝色茉莉》后的今年,这位"话痨知识分子"又回到法国讲故事去了,片名叫《月光下的魔法》,肯定与《蓝色茉莉》的風格大异其趣。看来他又要刮欧洲风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