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当学生不服从教育管理的时候
(2012-03-12 10:33:59)
标签:
杂谈 |
分类: 教育教学 |
l
在我们的教育过程中,时常会遇到一些不服从教师的管教,甚至公开反对教师的批评,使师生之间形成一种僵持局面,学生的这种行为俗称“顶牛”。担任班主任工作以来,一直对此类同学的管理感到头疼。因为“顶牛”的情况一旦发生,一会削弱老师在其他同学心目中的威信;二会破坏师生之间的和谐关系;三会产生学生对教育行为的对抗情绪;四会滋长学生漠视纪律的思想。
面对学生的“顶牛”行为,我万分苦恼过,义愤填膺过,束手无策过……后来,我慢慢分析这些爱“顶牛”的学生,觉得他们造成他们言语过激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认为老师的要求不合理或者是批评得不对,觉得委屈,想据理力争;二是死要面子,不想在“大庭广众”之下丢丑中;三是性情傲慢,想显示自己的胆量;四是娇气执拗,一贯被家人迁就溺爱,而受不得半点批评;五是偏激愚妄,认为自己就是真理的化身,“誓死”与老师周旋。
l
面对学生的“顶牛”行为,我们应当考虑以下几项内容:
一、一切从实际出发,保持头脑冷静。一遇到学生“顶牛”,千万不能脑子发热,而应该冷静思考分析“顶牛”的原因,当即采取缓和的措施。如果发现自己批评错了,应立即纠正,并主动向学生表示歉意,而不能为了面子掩盖自己而让学生“俯首称臣”。老师放下架子,并不会降低威信,相反还会赢得学生更进一步的尊敬。
二、原则问题要坚持,采取的方法要灵活。正当的教育与要求遭到学生抗拒时,班主任不能让步。当然不是僵持不下,而是用巧妙的方法使你的意见得到接受。一次,我要几个学生换寝室,要求三次,仍有一人坚持不换。原来他怀疑我对他有偏见,想让他和好朋友分开。我请邻座向他说明老师换位的真正原因,并强调这是个不能收回的决定。接着我单独地对他说:“你的人缘这么好,把你换到另外一个寝室是为了让同学们更团结。”他二话没说,就按我的安排做了。
三、耐心等待时机,用爱心去感化。在学生固执硬顶时,不要急于用高压手段,迫使学生驯服,而应该自己首先“降温”;再不行,就让学生下去考虑一段时间再谈。这期间,班主任教师应该抓紧深入调查研究,并真诚地帮助学生认识错误,转变态度。李某周末作业经常乱做,对我的批评教育总是不放在心上,有一次,我责问他为什么不认真完成作业,他竟然没好气地说:“没时间。”我看他脸色,觉得有些蹊跷,就没有强令他检讨,而要他想好了再交谈。我在下一个随即进行家访,了解到他母亲近一段时间生病,父亲忙于做生意,他回家得照顾弟弟和做家务。我在一次做人教育课上特别表扬了李某,号召全班同学向他学习。从这以后,李某的作业总是能保质保量地完成。
四、让“宽容”走在身前,不急不躁。当学生“顶牛”时,教师不能激怒。班主任往往因为学生的顶撞感到有失体面,容易大发雷霆。这种借吼吓来压制会引起学生更大的反感,导致矛盾激化,而其他学生发现教师态度粗暴也敬而远之。当学生“顶牛”时,教师不能动手。如果因学生顶撞,不听话,就动手强制。这是极端错误的,有时还会造成严重后果。班主任应牢记:在任何情况下,务必不失理智,切勿动手。当学生“顶牛”时,教师不能动辄告状。如果被学生顶撞后,找学部求救或向家长告状,那么只能让学生看到教师的无能,并使学生因受到学校或家庭的惩罚而产生对教师的怨恨。所以,班主任教师一定要依靠自己的教育手段,有信心、有魄力地处理学生的顶撞,不上交矛盾,不借手打人。这样,班主任的威信会越来越高。当学生“顶牛”时,教师不能软弱。如果随意向学生妥协,势必会助长学生不良习气的养成。
其实,有时候学生 “顶牛”现象是完全可以避免的。这需要班主任教师平时对学生态度温和,说话亲切,不发脾气;一般不要当众处罚较大的学生;尤其不要当众训斥较大的女学生;不强制学生服从自己;对学生不讽刺挖苦,不说过头话。一句话,只要班主任尊重学生,与学生建立亲密的感情,就不会出现“顶牛”的现象。即使偶有顶撞,只要班主任用理智的态度,灵活巧妙的方法,正确对待,问题也会迎刃而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