均衡点的移动与供求曲线的移动方向问题

标签:
教育图像题 |
分类: 经济学纠错 |
均衡点的移动与供求曲线的移动方向问题
孙恒振
在西方经济学的“均衡理论”中,供求曲线移动、均衡点移动是常见的图像变化,笔者发现,在目前的相关图像试题中,对图像“移动方向”的标示存在不规范的现象,特撰此文,以期引起大家的注意。
(一)无论是供给曲线还是需求虚线只有“左移”和“右移”,不存在“左上方或左下方移动”、“右下方或右上方移动”
例1.2010年广东高考试卷第24题如下:
24.图7描述的是某品牌奶粉的需求曲线由D1左移到D2。下列事件中能导致这种变动关系的是
图中的箭头显示是左移,可是D1实际上是左下方移动到D2(请不要以“直线可以无限延长为借口”),
2011年高考之后,广东的一位老师做出的解析如下:
【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需求曲线由D1左移到D2时,价格和需求量都是变小了,说明这个品牌的奶粉遇到消费者一定的抵制。选D可能性最大。
“从图中可以看出,需求曲线由D1左移到D2时,价格和需求量都是变小了”这显然与试题不符,因为试题中是奶粉查出有害物质,而不是价格“变小”。
请不要怪解析的老师,直到2013年3月份我学习西方经济学学之前,我对学生也是这样分析的。
也就是说,图像原本是需求曲线左移,可是画出来的却是左下方移动。
有比较才有鉴别,笔者绘制一幅如下:
图1表示某商品供给量和价格的关系(横轴为供给量,纵轴为价格,S1为变动前曲线,S2为变动后曲线)。在不考虑其它因素条件下,以下变量中会导致S1向S2方向平行移动的是(B)
③该商品的生产成本下降
A.
①②
在该题的设问“以下变量中会导致S1向S2方向平行移动的是”中,表述的是“平行移动”,箭头的方向也是“平行移动”,但是图像中的两条曲线却成了向“右下方移动”,因为图像中的S1却明显要高于S2。
命题者的本义是价格不变,而生产商品的成本下降,生产者获利增多,所以扩大生产规模,即供应量增加。而曲线S1移动至S2明显表示的是价格下降供给增加,因此此题的文字与图像明显不一致。
例3. 2012年四川文综卷第24题也存在“移动的方向” 不规范问题
2012年四川文综卷第24题如下:
汽油和汽车是必须组合在一起才能满足人们行车需求的商品。汽油价格的变动不仅会引起汽油需求量的变动,还会影响消费者对汽车的需求。假定其他条件不变,不列能够反映油价上涨对汽车需求量影响的是(D)
该题考查价格变动对相关商品需求的影响的知识,根据教材原理,汽车与汽油是互补商品,汽油价格上涨会使汽车的需求减少,即汽车的需求曲线D1移到D2位置,故答案选D。
此题本意是汽车价格不变,但是根据此图像我们看到的却是D1的价格高于D2
2014年1月10日,我国成品油价格迎来今年首次下调。假设下图(P为价格,Q为需求量)d1和d2中有一条是汽车需求曲线,另一条是某生活必需品需求曲线,受汽油价格下调的影响,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下图移动的线是汽车需求曲线的可能是
答案:B
试题的理论是没问题的,请问,你看了图2,你能说需求线D1是“右移“吗?
例5.胡兴松老师今天上午在博客中分布了《由一道高考政治试题的错误说起》一文,该文中“需求的变动图像”如下:


六个方向变动的原因依次是:
①供给量与需求量同时增加且增加的幅度相同,均衡价格不变,均衡点右移,反之左移;②需求量增加供给量不变或者供给量减少以及供给量增加的幅度小于需求增加的幅度,均衡价格升高,均衡点右上方移动(均衡量增加);③供给量减少需求不变或者增加的幅度小于供给减少的幅度,均衡价格上涨,均衡点左上方移动;④供给增加需求不变或者减少或者增加的幅度小于供给增加的幅度,均衡价格下降,均衡点右下方移动;⑤需求减少供给不变或者增加以及减少的幅度小于需求减少的幅度,均衡价格下降,均衡点左下方移动(时间仓促,就不绘制图像了)。
例6.2012年山东文综卷第18题如下:
下列曲线图中,某商品的需求曲线(D)和供给曲线(S)相交于E点。若生产该商品的企业普通是提高劳动生产率,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会引起E点向E′点方向移动。正确反映这一变化的曲线图是(B)

大家注意,在这种供求关系影响价格的图像中,曲线移动是原因,对于供给曲线S的移动绘制成貌似“沿着需求曲线移动”的样子,虽然不是规范的“左、右”,但是不会有歧义,与本文第一部分中作为结果的“曲线移动”不可同日而语,不能作为反对笔者第一部分观点的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