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与失败都在细节上(甄石)
(2008-06-24 01:17:22)
标签:
高晓攀广茗阁随笔/感悟文化相声娱乐杂谈 |
成功与失败都在细节上
——6.20广茗阁听相声有感
上周五去广茗阁了,为听应王的灯谜,也为盯《传奇》中的白娘子。不错,俩半小时下来,听得挺过瘾,眼盯得生疼,还真不虚此行!
喜欢听应子的活,虽然网友对应子的表演褒贬不一,但我一直很喜欢听他的活,从2000年认识他开始,就一直喜欢;即使同一块活几年前就听过了,现在还想听,比如这块灯谜。
原因一可能是我们私交好;最主要的还是他对节目细节处的处理和把握,我非常喜欢。
这段灯谜从垫话开始,层层推进,到处都能看出应王对段子细节处理的功夫之深,这一点体现在其对职称“草包”的使法上、对捧哏“智者”的“呕吐”上、对“切磋”的歪解上,等等。两位演出非常成功,几句就是一个脆响的包袱,接着台下就是一片狂笑和掌声!
那天满坑满谷的观众,有很大一部分是冲着《传奇》去的,这一版的《传奇》的故事情节,已经有先睹者介绍过了,那位网友说得并不夸张,的确,从始至终观众都在大笑不止。
《传奇》的成功也在于细节上,在于其对背景音乐、人物服装化妆等一些细节的处理上,巨大的听觉和视觉上的反差是取得强烈喜剧效果的原因所在。
这个相声剧很好的将舞台剧中音乐效果、道具服装利用了起来,起到了良好的喜剧效果,可是,这个剧从头到尾看下来,给人乱的感觉,为什么?
一、演员对各自所扮演的人物的性格研究不够详细、透彻,各角色定位不明确,致使剧中的人物几乎分不出来,看起来每个人物都是那个“德行”。这是《传奇》看起来乱的最重要的一个原因。
演员可能是为了达到喜剧效果,全部“丢”着使,也不管自己这个人物的性格、身份了,都通过“搞怪”制造笑料,那这个剧看起来不乱才怪!
我认为,所有演员,对自己人物把握最好的,当属“法海”;“小青”是个什么样性格的人,我没看清楚,但是,小超这么演,也找不出什么大毛病,但可以肯定的是“小青”的人物性格还可以进一步完善和突出。
而其他人物都有改进的必要。
晓攀对许仙的人物定位,我也没完全看出来,如果就是定位成“门庆”,那你的表演完全还可以再“SHAI”点儿!
白娘子的扮演者是全体演员中唯一的女性(说书人马老师除外),你长得本来就不“吴君如”,你看上去就是个淑女,表演完全没必要无厘头!那种表演反而显得别扭!当然,你的台词设计可以无厘头,但你的表演完全不用,不妨试试用一个贤淑的女人的口吻说出你那几句“单挑”和“群殴”的对白,或许喜剧效果更为明显!
书童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书童的戏份很大,但其表演也乱,我看了你那段拿“笔墨”的舞蹈,再加上你被小青“逼婚”时的柔弱,不妨将自己定位成《开心之旅》中“二”。
仅举此几例,其他演员也应该在台下给自己扮演的人物一个明确定位。
二、作为相声剧,相声式包袱组织的不多,听上去多为短平快的网络段子,不是说这样的段子不好,而是这种段子多了,显得碎,不能组织出大包袱,所以,这个剧看起来,虽然笑料不断,但没有大高潮,反而显得平、显得分支多。
三、演员在台词的处理上,太过随意化。你们虽然没有话剧演员处理台词的艺术和功底,但是,你们有相声演员处理台词的功底呀!在舞台上放松、不紧张,并不是说,说话就可以那么随意了,一定要注意气口和节奏的把握。
写这个东西的时候,头脑中还能闪现那天演员们在台上表演时的各种情态;分析《传奇》失败的地方时,头脑中总能伴随应王表演时对包袱细节的巧妙处理上,一时感慨:真是成功与失败都在细节上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