佟手本在一次天津文艺台的采访里说他对文哏的段子比较偏爱,实际情况是他对老艺人传给他的、别人不常说的、几近失传的段子非常偏爱。前几年冯宝华先生的纪念专题节目,佟手本就回忆了当年和冯先生一块儿出门儿,晚上爷俩聊高兴了,他向老人家讨教,冯先生不但认真传授,而当这位年轻人转天早晨醒来的时候,老先生正给他默写文本了。这么得来的东西他肯定当宝贝一样的捧着。
相声演员从演出现场的需要出发,挑火暴的段子来演,这些节目就得到了广泛的流传,也历经了反复的锤炼而成为精品,但是这现在常演的不过几十段。那些被认为“温”的段子,费力不讨好的段子,慢慢的就容易被人们忘记了。佟手本从老艺人手里接过来的许多段子包括在“四大本”等传统相声大全里都没有记录,就拿那段《万人迷》来说,主要故事内容几乎没有大响的“包袱”,只是在学瞽目先生的表情时候老观众给一些掌声,还有《骗术》、《卖父肉》等也是如此。佟手本这类段子不少,有的曾听过好多遍,象清平客点的那段《学评书》,还有一段说杀鸡训猴的段子等,我也只听过一两遍。这类“温”段子大多数演员不愿意说,有的人也未必“拿的动”,佟先生凭着他的资力和能力,仰仗着观众对他的喜爱,把这些鲜见于相声舞台的段子奉献给大家,我想这是大好事。在火暴的相声大会上他奉献给观众的是一盘“素菜”,虽然不是那么味厚汁浓,却也清新爽口。
这话还得说回来,观众听相声大会总想乐痛快了,连着三次“万人迷”,谁听也是难以集中精神,害的我们任阁部从天津到北京翻着跟头听《万人迷》,那还不抽空方便去。更何况“边幕里有位穿高跟鞋小美女啊”,这不怪老任“浮想联翩”,实在是让老佟给逼的。
佟手本的偏爱几近偏执,再加上他的表演也不是很张扬的那种风格,所以很多相声爱好者感觉听佟手本的相声“提不起精神来”,我想这原于他经常上演的段子不十分火暴,其实他的腿子活《捉放曹》、柳活《学电台》也很出彩儿,另外《对坐数来宝》、《同仁堂》也很有功力,说《反七口》、《翻四辈儿》也能放的开。能不能这么说:不是佟手本把火暴的段子使“泥”了,而是他经常演出的段子大都“包袱”不多。
我喜欢佟手本说相声时那个不徐不疾、娓娓道来的劲头儿。从现在仍然活跃在相声舞台的演员范围来分析,由于相声逗不乐观众的烦躁而什么招儿都使的是大有人在;相信相声的魅力,我说我的相声不怕你不乐的演员为数不多了,佟手本应该算其中一个。这也是许多相声爱好者感觉佟的相声很耐听的原因。
佟手本当年在天津市南开区相声队学徒,那里是高手云集:冯立铎、穆祥林、田立禾、张振圻、冯宝华等等,他得到了诸多名家的教导和熏陶,加上自己的努力和多年的舞台实践,现在佟手本的相声有两个看点:一是基本功扎实,使活规矩,铺垫细腻;二是有几个他独有的段子。
我推荐大家听一段录音:佟手本、张振圻的《地理图》。这个段子的现存资料很多,也经常有人演出,大家比较着听。《地理图》、《报菜名》这些被称为“学生活”的段子,其实学会了容易,说出效果来也不难,可是说“舒服”了的人并不多。佟手本的这段前面的铺垫略显呆板,那大段“贯口”可是真见功力,节奏掌握的非常地道,最大的特点是轻松自如,体现了他扎实的基本功。
应几位老朋友之邀聊聊佟手本的相声,他并不是什么相声表演艺术家之类,只是一位受观众欢迎的相声艺人,从这个角度来看,佟手本的相声有听头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