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人文/历史 |
若随美丽姑娘心,
今生便无学佛份,
若到深山去修行,
又负姑娘一片情。
出家修佛与追求爱情生活的矛盾
在佛教观念中,“佛、法、僧”被称为“三宝”。就是说,佛、教义和僧人在佛教中,是至高无上、神圣不可侵犯的,特别是对向自己传授法经典的喇嘛(佛的代言人),更要毕恭毕敬。但是,诗人在诗中表现出对佛法和喇嘛的淡漠,而对于人世生活却是热烈追求。
我修习的喇嘛的脸面,
不能在心中显现,
我没修的情人的容颜,
却在心中明朗地映见。
描绘了整个爱情生活中,各种复杂曲折的情景和惟纱惟肖的心理状态。初恋:
在那众人之中,
莫露我俩真情;
你若心中有意,
请用眉眼传递。
表达爱情欢乐的如:
杜鹃来自门地,
带来春的气息;
我和情人相会,
身心无限欢喜。
抒发思念之情的如:
第一最好不相见,
免得彼此相爱恋;
第二最好不熟识,
免得彼此苦相思。
在格律结构上,采用民歌的形式,珍重少数六句、八句外,多数是每首四句,每句六个音节,两个音节一停顿,即四句六音节三顿。节奏鲜明,琅琅上口,还可配上民歌曲调演唱,民歌味很浓。有些篇章采用白描的手法,自然流畅,通俗易懂。如:
一个把帽子戴在头,
一个把辫子甩背后,
一个说请你慢慢走,
一个说请把步儿留,
一个说心儿莫难受,
一个说很快会聚首。
短短六句诗,写动作,男女有别;写对话,言短意长;景中有情,诗中有画。诗情,画意,真切,细腻,充满生活气息。
诗人所处的时代,文人多受“年阿”诗体的影响,崇尚典雅深奥、讲求词藻堆砌之风盛行,而仓央嘉措却坚持将通俗语言写入诗篇,使《情歌》语言活泼生动,清新明快乐,通俗易懂,独树一帜,一新当时文坛耳目,在藏族诗歌中别具一格,富有艺术魅力,所以二百多年来一直在藏族民间广泛流传。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