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贾宝玉和薛宝钗的三次暧昧之举

(2008-10-31 19:45:42)
标签:

苏芩

非常品红楼

宝钗

莺儿

金玉良缘

宝玉

大观园

文化

分类: 红楼

贾宝玉和薛宝钗的三次暧昧之举

文:苏芩

 

红楼梦 》里,围绕着主人公贾宝玉婚姻的一段金玉良缘流传了两百年,但是又有多少读者说得清楚:为什么偏偏是金玉良缘,而不是什么金木良缘、珠玉良缘呢?为什么主人公贾宝玉的玉就必须要用金来配呢?

这涉及到《 红楼梦 》成书时代的婚姻风俗。

满清时候,男女双方若是有了结亲的意思,男方会派人到女方家相看姑娘,如果男方家中意,要赠送玉如意、金饰钗钏等礼物作为定礼,名曰“小定”。所以,“金、玉”两种物品本身代表的就是婚姻的意思。以此来看,单单从宝黛钗三人的命名就可知晓作者的本意:宝钗是宝玉婚姻的局内人,而草木人黛玉即便万千宠爱,最终也只能和宝玉的婚姻无缘。

在此,先不说宝黛两人的木石前盟,集中来看宝玉的金玉良缘。

红楼梦里的二宝是众多红学家研究的焦点所在。所有的焦点一般都集中在宝玉、宝钗到底有没有婚姻,如果有过婚姻,那婚后是否有过性生活?

热点也代表了民意,这一点很有趣:薛宝钗是个道德的贞女,偏偏读者渴望看贞女做爱,不能说不是种奇怪的心理。在书中,薛宝钗其实是个灵与肉的完美结合体。她性感,相貌身段足以令最挑剔的男人流口水;她贞节,言行举止足以令最封建的学究赞叹激赏。她是个矛盾的结合体,故而容易让人想入非非。其实,这也是世人最普遍的心态。对男人而言,最有诱惑力的女人不在青楼欢场中,而是住在贞节牌楼里。韩国电影《 丑闻 》中,风流倜傥迷死万千妇女的裴勇俊单单对不解风情的小寡妇情有独钟,说白了,这叫做“被拒绝”的诱惑力!

言归正传,许多研究者认为:宝玉、宝钗确实结过婚,但婚后一直没有肉体关系,只是一对“假凤虚凰”,原因在于宝玉始终不能忘怀黛玉,故而不愿意与宝钗过正常的夫妻生活。这种说法对于偏爱宝黛恋、反对金玉良缘的读者来说实在是件大快人心事,有大出恶气的畅快。但实际上这种说法多有站不住脚的地方。我们先来看书中有关宝玉对宝钗内心感受的描写。如果说宝玉跟黛玉是完全的精神恋人,那宝玉对于宝钗则完全是世俗的情欲感官了。宝钗一进贾府,作者便把宝玉对宝钗的种种观察和内心思量逐一写来,可以看出,贾宝玉对自己这位表姐完全是存了世俗人的情爱成分的。第二十八回的薛宝钗羞笼红麝串,宝玉对着宝钗雪白的膀子想入非非,最直接地表达了宝玉对宝钗的肉体向往。其实《 红楼梦 》里宝玉和宝钗的几次单独相处都有着极其暧昧的意味。当然,有趣的是:每次宝玉和宝钗的故事单独发展之际,作者总会适时打断,故而形成了断章故事形态。集中来看以下三个片断。

第一个断章:“金”、“玉”首现。

红楼梦 》第八回,是一个重要的章节,在这一个回目中,金玉之说,头一次被摆上了桌面,宝黛钗三角之势,已然成立。宝玉去探望生病的宝钗,两人相处,有这样的描写:

 

宝玉掀帘一迈步进去,先就看见薛宝钗坐在炕上作针线,头上挽着漆黑油光的髻儿,蜜合色棉袄,玫瑰紫二色金银鼠比肩褂,葱黄绫棉裙,一色半新不旧,看去不觉奢华。唇不点而红,眉不画而翠,脸若银盆,眼如水杏。罕言寡语,人谓藏愚;安分随时,自云守拙。宝玉一面看,一面问:“姐姐可大愈了?”宝钗抬头只见宝玉进来,连忙起身含笑答说:“已经大好了,倒多谢记挂着。”说着,让他在炕沿上坐了,即命莺儿斟茶来。一面又问老太太姨娘安,别的姐妹们都好。一面看宝玉头上戴着丝嵌宝紫金冠,额上勒着二龙抢珠金抹额,身上穿着秋香色立蟒白狐腋箭袖,系着五色蝴蝶鸾绦,项上挂着长命锁,记名符,另外有一块落草时衔下来的宝玉。

宝钗因笑说道:“成日家说你的这玉,究竟未曾细细的赏鉴,我今儿倒要瞧瞧。”说着便挪近前来。宝玉亦凑了上去,从项上摘了下来,递在宝钗手内。

……

宝钗看毕,又从新翻过正面来细看,口内念道:“莫失莫忘,仙寿恒昌。”念了两遍,乃回头向莺儿笑道:“你不去倒茶,也在这里发呆作什么?”莺儿嘻嘻笑道:“我听这两句话,倒像和姑娘的项圈上的两句话是一对儿。”宝玉听了,忙笑道:“原来姐姐那项圈上也有八个字,我也赏鉴赏鉴。”宝钗道:“你别听他的话,没有什么字。”宝玉笑央:“好姐姐,你怎么瞧我的了呢。”宝钗被缠不过,因说道:“也是个人给了两句吉利话儿,所以錾上了,叫天天带着;不然,沉甸甸的有什么趣儿。”一面说,一面解了排扣,从里面大红袄上将那珠宝晶莹黄金灿烂的璎珞掏将出来。宝玉忙托了锁看时,果然一面有四个篆字,两面八字,共成两句吉谶。亦曾按式画下形相:

不离不弃 芳龄永继

宝玉看了,也念了两遍,又念自己的两遍,因笑问:“姐姐这八个字倒真与我的是一对。”莺儿笑道:“是个癞头和尚送的,他说必须錾在金器上……”宝钗不待说完,便嗔他不去倒茶,一面又问宝玉从那里来。

宝玉此时与宝钗就近,只闻一阵阵凉森森甜丝丝的幽香,竟不知系何香气,遂问:“姐姐熏的是什么香?我竟从未闻见过这味儿。”宝钗笑道:“我最怕熏香,好好的衣服,熏的烟燎火气的。”宝玉道:“既如此,这是什么香?”宝钗想了一想,笑道:“是了,是我早起吃了丸药的香气。”宝玉笑道:“什么丸药这么好闻?好姐姐,给我一丸尝尝。”宝钗笑道:“又混闹了,一个药也是混吃的?”

 

这一回说的是宝玉去梨香院探望生病的薛宝钗,那是书中描写的宝玉、宝钗第一次深入交流。宝玉眼中的宝钗如何?“头上挽着漆黑油光的髻儿,蜜合色棉袄,玫瑰紫二色金银鼠比肩褂,葱黄绫棉裙,一色半新不旧,看去不觉奢华。唇不点而红,眉不画而翠,脸若银盆,眼同水杏。”这时候的宝钗坐在炕上做针线,很温暖的一副冬闺艳图。每当看到这里总是觉得这样一幅场景是十分暧昧的。一男一女两个少年,坐在炕上闲聊清谈,宝钗的身上还散发着青春少女的阵阵香气,不由得宝玉这样一个风流情种不想入非非。紧接着又有了莺儿的些微露意,道出了金玉良缘,两个人不由自主地接触到了婚姻这个话题,你能说这不暧昧?也难怪林黛玉会放心不下,心急火燎地赶了过来,换了谁的女朋友,在这个时候会坐不住!可假设一下,如若没有林黛玉急匆匆地赶来,宝玉和宝钗接下来的话题将会往什么方向发展呢?作者十分聪明,必须到此处戛然止住,否则真真唐突了宝钗姑娘的清白名声了,岂不应了贾母元宵夜“掰谎记”里“私订终身”的话了?那薛宝钗何以堪!

但两个小儿女第一次说“金玉”,却是一个懵懂,一个羞涩。作者如此大篇幅来写宝玉宝钗的金和玉,只是障眼法而已,日后宝钗宝玉“金玉成空”,到结局处读者忽然领悟到其中的真意,有一种大梦彻醒的辛酸滋味。

第二个断章:宝钗未解的“销魂”之谜。

每个主人身边,都应该有个能说会道的丫鬟作点缀,关键时刻也可以充当自己的传声筒。莺儿之于宝钗,同样如此。第三十五回莺儿为宝玉打络子一段描写:

 

宝玉一面看莺儿打络子,一面说闲话,因问他:“十几岁了?”莺儿手里打着,一面答话说:“十六岁了。”宝玉道:“你本姓什么?”莺儿道:“姓黄。”宝玉笑道:“这个名姓倒对了,果然是个黄莺儿。”莺儿笑道:“我的名字本来是两个字,叫作金莺。姑娘嫌拗口,就单叫莺儿,如今就叫开了。”宝玉道:“宝姐姐也算疼你了。明儿宝姐姐出阁,少不得是你跟去了。”莺儿抿嘴一笑。宝玉笑道:“我常常和袭人说,明儿不知那一个有福的消受你们主子奴才两个呢。”

莺儿笑道:“你还不知道我们姑娘有几样世人都没有的好处呢,模样儿还在次。”宝玉见莺儿娇憨婉转,语笑如痴,早不胜其情了,那更提起宝钗来!便问他道:“好处在那里?好姐姐,细细告诉我听。”莺儿笑道:“我告诉你,你可不许又告诉他去。”宝玉笑道:“这个自然的。”正说着,只听外头说道:“怎么这样静悄悄的!”二人回头看时,不是别人,正是宝钗来了。

 

宝钗的丫鬟莺儿为宝玉打络子,两人或有意或无意地聊起了宝钗,这是再自然不过的事情。文中有一句“宝玉见莺儿娇憨婉转,语笑如痴,早不胜其情了,那更提起宝钗来!”这一句话写得好,透露出了两重意思:其一,宝玉对莺儿动心,至少有了生理反应,不然不会“不胜其情”。其二,通过莺儿想到了宝钗,就更不能自已了。在这里,作者显然是不忍心荼毒圣洁的宝姐姐,所以让她身边的丫鬟来做分身,含蓄地表达了宝玉对于宝钗的动心动情,当然这种感情更大的程度上是由于青春期的生理萌动。更妙的是,正说到关键处,宝钗来了,又是戛然止住,否则若是任由莺儿真把宝钗的好处一五一十讲个明白,不光有辱宝钗清名,更会令宝玉甚至是令读者感觉寡然失味。这个打断,实在是妙中之妙。毕竟,宝钗的“好处”,何需莺儿再来啰嗦一遍?通篇下来,明眼人一看便知,这正是作者的高明之处。

第三个断章:宝钗最失身份的“床边戏”。

紧接着下一回,就到了宝钗为宝玉绣鸳鸯肚兜的文字了:

 

宝钗独自行来,顺路进了怡红院,意欲寻宝玉谈讲以解午倦。不想一入院来,鸦雀无闻,一并连两只仙鹤在芭蕉下都睡着了。宝钗便顺着游廊来至房中,只见外间床上横三竖四,都是丫头们睡觉。转过十锦子,来至宝玉的房内。宝玉在床上睡着了,袭人坐在身旁,手里做针线,旁边放着一柄白犀麈。宝钗走近前来,悄悄的笑道:“你也过于小心了,这个屋里那里还有苍蝇蚊子,还拿蝇帚子赶什么?”袭人不防,猛抬头见宝钗,忙放下针线,起身悄悄笑道:“姑娘来了,我倒也不防,唬了一跳。姑娘不知道,虽然没有苍蝇蚊子,谁知有一种小虫子,从这纱眼里钻进来,人也看不见,只睡着了,咬一口,就像蚂蚁夹的。”宝钗道:“怨不得。这屋子后头又近水,又都是香花儿,这屋子里头又香。这种虫子都是花心里长的,闻香就扑。”

说着,一面又瞧他手里的针线,原来是个白绫红里的兜肚,上面扎着鸳鸯戏莲的花样,红莲绿叶,五色鸳鸯。宝钗道:“嗳哟,好鲜亮活计!这是谁的,也值的费这么大工夫?”袭人向床上努嘴儿。宝钗笑道:“这么大了,还带这个?”袭人笑道:“他原是不带,所以特特的做的好了,叫他看见由不得不带。如今天气热,睡觉都不留神,哄他带上了,便是夜里纵盖不严些儿,也就不怕了。你说这一个就用了工夫,还没看见他身上现带的那一个呢。”宝钗笑道:“也亏你奈烦。”袭人道:“今儿做的工夫大了,脖子低的怪酸的。”又笑道:“好姑娘,你略坐一坐,我出去走走就来。”说着便走了。宝钗只顾看着活计,便不留心,一蹲身,刚刚的也坐在袭人方才坐的所在,因又见那活计实在可爱,不由的拿起针来,替他代刺。

……

这里宝钗只刚做了两三个花瓣,忽见宝玉在梦中喊骂说:“和尚道士的话如何信得?什么是金玉姻缘,我偏说是木石姻缘!”薛宝钗听了这话,不觉怔了。

 

试想,一个夏日的中午,贾宝玉只穿着睡衣躺在床上睡觉,表姐薛宝钗却坐在床边帮他绣起了只在睡觉时穿的贴身肚兜,而且还是鸳鸯戏水的图案,明显带有性的暗示意味!作为一个青春期的少女,宝钗也是遐思不断。当然,鸳鸯自然是夫妻的寓意,暗示宝玉和宝钗会有婚姻的牵扯。但这场婚姻未必会有结果,因为在宝钗绣得正专注之时,宝玉一句梦话又让宝钗的遐思戛然而止。不少分析者认为:宝玉这句梦话实际是故意说给宝钗听的,以便让她绝了金玉良缘的念头。这话或许不假,至少可以肯定的是:宝钗在此之前对自己和宝玉的婚姻还是抱有一定期望的。不然听了这话也不会“不觉怔了”,若真是心中没有故事,不会有这样的反应。

不论怎么说,这三次打断,是作者的刻意为之,让宝钗成为了最接近宝玉婚姻的过客。可见,宝钗只是金玉良缘的过场人物,不是最终的主角,宝钗在大观园里居住的房舍名为“蘅芜苑”,谐音便是“恨无缘”。其实大观园里的小姐们,并不是只有林黛玉这样的浪漫派才做过青春的美梦,薛宝钗这样现实的女孩子,同样也会有爱情的萌动。只可惜,红楼一梦,你争我斗,全是输家!

 

 

                            ——摘自苏芩新书《非常品红楼》进入地址 》》》》》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