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夫人和赵姨娘联手害死了林黛玉
(2008-10-17 20:19:11)
标签:
苏芩非常品红楼宝钗元春金玉良缘王夫人文化 |
分类: 红楼 |
王夫人和赵姨娘联手害死了林黛玉
文:苏芩
读者一般总觉得贾母 和王夫人是宝玉婚事中的关键人物,恰恰却忘了真正主导宝玉婚姻的人物其实是宝玉的父亲贾政。在封建社会,男子择妾一般由母亲做主,但娶妻一事,是非要经过父亲的首肯才行的。《 红楼梦 》里似乎正好相反,父亲贾政对于儿子的婚事并无过问,反倒是对儿子的妾氏问题有过一次讨论。当然,这是由于母亲史太君仍然健在,且宝玉是被她一手带大的,所以贾母更有决定宝玉终身大事的权利。即便贾政在宝玉婚姻问题上的权利不那么明显,作为父亲,对于儿子婚姻中的两个关键女孩子——宝钗和黛玉,所持的态度如何?这值得讨论。
历来,支持贾政偏爱宝钗的占大多数,因为宝钗的思想更接近于贾政的成熟世故,所以想当然地认为贾政肯定支持宝钗、宝玉的金玉良缘,而最终宝玉的婚事也由于贾政的出面干涉,导致了黛玉的死亡。
有研究者认为:黛玉最终死于悍妇的“毒舌”,是受到了不公正的诋毁,不得已为保全名誉而选择了死亡,和晴雯的结局相类似,宝玉的《 芙蓉女儿诔 》名义上是悼念晴雯,实际上是悼念黛玉。这篇《 芙蓉女儿诔 》中有两句:“惭违共穴之盟”、“愧迨同灰之诮”,是从白居易的“生为同室亲,死为同穴尘”和李白的“十五始展眉,愿同尘与灰”演化而来,都指夫妻的盟约。从书中来看,宝玉、黛玉虽然最终没有缘分,心中却有夫妻之盟,所以,唯有黛玉堪受此诔。当然,大家同时认为:残害晴雯的悍妇是以“王善保家的”为首的一群恶妇,而诋毁黛玉的应该是赵姨娘一党。赵姨娘善于向贾政吹枕边风,所以贾政相信了宝玉跟黛玉有了“不干净的关系”,因而发怒,联合元春,促成了宝钗和宝玉的金玉良缘。
这样的观点实在是站不住脚的。诋毁黛玉名誉的是赵姨娘一党没错,这在前八十回里已经有过不少的暗示。但赵姨娘如果真要诋毁黛玉,“掌握了证据”后,肯定是不能向贾政揭发的。一边是儿子,一边是外甥女,贾政不傻,当然愿意大事化小,息事宁人,很有可能干脆让宝黛二人成婚了事。但赵姨娘如果把所掌握的“证据”交给王夫人,效果可就大大不同了!
第六十七回中,薛蟠从南方出差回来,带给了宝钗不少礼品。宝钗把这些礼品分赠给了贾府中的公子小姐们,其中也包括贾环。赵姨娘十分高兴,拿着这些礼品去奉承王夫人,结果讨了个没趣。但还是能够看得出来,赵姨娘作为一个大家庭中的姨太太,时时处处是要以正房太太王夫人为中心的,讨好、巴结、有了问题还要请示批准,这也是规矩,小老婆的任务不光是陪睡生孩子,还得是正房太太的副手。所以,赵姨娘为什么有机会就要监视宝玉和黛玉的行踪?必然也是得到过王夫人的暗示和授权的。另外,以王夫人和薛宝钗的关系来看,如果能够搞倒林黛玉,赵姨娘也算是大功一件,在王夫人面前有面子,能得到些实惠的好处。
再者,每月进宫探视元春的是王夫人,而非贾政,元春进了宫,当了贵妃,就不单纯是贾政的女儿了,贾政见了她也得称臣,更得避忌讳,自然不如太太王夫人方便“沟通”,贾政想要联合元春搞“金玉良缘”恐怕也没有机会。所以,要影响元春对宝钗、黛玉的态度和看法,动员元春下懿旨促成金玉良缘,也只有王夫人有这个便利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