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我为什么要写《非常品红楼》

(2008-06-06 10:50:16)
标签:

苏芩

红学

红楼梦

经学

朱昌鼎

情感

我为什么要写《非常品红楼》

 

文:苏芩摘自《非常品红楼》原书后记)

 

清代道光年间,松江士人朱昌鼎喜欢看小说,尤其对《 红楼梦 》非常着迷。有朋友问朱昌鼎:“你为什么不研究经学?”朱答:“我也研究经学,不过我研究的经学,比别人的少一画三折。”繁体的经字少一画三折就是红,从清朝始,红学便是无数读书人心中的理想。

 

我也是爱读书的人,尤爱读《 红楼梦 》,和所有研究者一样,因为从小对原著的痴迷,便四处觅寻红学家们的论作,为的是解开八十回后的真正疑团。但在这个过程中,也遇到过很多难题。普遍的红学著作大多是面向红学业界专业人士的,故而在创作上便呈现出极强的“排外性”,对于那些刚刚入门但又希望多了解红学真相的读者而言,存在一定程度的阅读障碍,很多人原本高昂的兴趣就是在面对艰涩的专业术语时烟消云散,《 红楼梦 》便成了他们心头的一个“梦”,可望而不可及。再有就是内容涉及方面,很多学术著作偏重系统的专一性,一本书中往往只深入阐述一个议题,深度是有了,但广度却没能保证,满足不了中国大多数的“红迷”们想要了解红楼故事真相、读懂红楼人情世事的需求。

 

如何用普通读者都能够听得懂的语言讲一讲红楼真相,一直是我多年的梦想。于是,《 非常品红楼 》诞生了,我力图用最通俗最现代的表述方法来解构这古今第一名著中的层层疑案,赋学术以时尚,还经典以大众,读不懂《 红楼梦 》也好,没读过《 红楼梦 》也好,努力想去阅读但存在阅读障碍也好,都没关系,《 非常品红楼 》可以为你阅读原著提供兴趣和帮助,为你领悟红楼真谛引一条蹊径。

 

我向来提倡红学年轻态与生活化,学术不应该仅仅只站在殿堂里供学者瞻仰与膜拜,更要像通俗读物一样摆在寻常百姓家的屋里。如何把“红学”请下殿堂、引入厅堂,是我现在以及将来所要做的事情。《 非常品红楼 》为我的红楼寻梦带来了新的空气,又是春天了,每当春天,总有一些梦想令人感动,怀想起两百年前那一场春梦了无痕,淡化了时空,阖上厚厚的书本,今人往事,不妨一梦到红楼!

 我为什么要写《非常品红楼》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