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让马未都先生心服口服的证据

(2009-02-11 17:04:03)
标签:

休闲

分类: 为文化名流挑刺

  亲身体验见证“床前明月光

李白的“静夜思”大多华人都能吟诵,应该说它是中国最广为流传的诗作之一。究其原因,是它朗朗上口,通俗易懂词句,更是来自它朴实无华的思乡之情。

那天,看“百家讲坛”马未都先生讲家俱收藏。马先生关于“静夜思”中“床前明月光”说“床”不是现在人所说的“卧床”,而是叫“胡床”的小马扎,这让人很难想象出飘逸的大诗人李白夜深人静之时手拿着小马扎到场地坐着思乡的情景。而后,就有很多人写文章反驳他,马先生又拿来其它证据证明他的正确。

我没有高深的学问,也找不出多少古人的只言片语,就我早年的一次亲身体会写出来,我想会让马先生心服口服的。

小时读“静夜思”,我常常思考,为什么我所见到的“明月光”就没有“地上霜”的感觉呢?是不是诗人为了押韵而瞎编的呢?多少年后,终于有一天深夜醒来方便,下床找鞋,看到的是床前下了一层“霜”,正疑惑时,一定神才知道是窗外的的月光撒在地上。这一下,我脑门渐开,李白确实用亲身体会写下了这首不朽之作。

为什么我们在室外和室内看到月光感觉不同呢?究其原因,因为我们平时看到的月光基本在室外,当月光普照时,室外所有的物体都同时“沾光”,同程度亮一点,就根本没有染霜的感觉。大家知道下霜不同如下雪,它不会均匀的覆盖大地。而在不点灯的室内,只有部分月光,特别是农村土地,干燥后被月光照得雪白如霜,特别是深夜突然醒来,朦胧中确有“下霜”的感觉。

记录一下我早年真实的感受“床前明月光”的经历,也许能供研究古家俱和古诗词的学者们一点启发。不妥之处,望批评教正!

2008.2.7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咏梅两首
后一篇:山川依旧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