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上个月刚买的一大堆书还未来得及消化,虽然为笑笑在少儿图书馆办的借书证一直也没歇着,虽然小米粉妈妈也在源源不断地把好书借给我们,可我仍会不时窜到当当网上,忍不住对一本本精美的童书下一张张订单。怎么办啊,时间真是不够用啊,这么多经典的好童书都来不及读啊。
真遗憾:自己小时候错过了如此丰富的精神食粮,又庆幸:笑笑可以在我的推介下,伴着氤氲书香快乐成长。很长一段时间了,我已经放下了自己的书,与笑儿一起沉醉在经典的儿童文学中。又想起了石头汤,想起了那对优秀的母女等待花开和叶子,正是在等待花开的引领下,才使得原本爱书的我们更加疯狂地爱上了阅读,使得我们克服着种种困难,坚持日不间断。想念她们,祝福她们。
优秀的儿童文学,可以赋予孩子善良而柔软的心、深邃而丰富的情感,经得起摔打的结实筋骨。优秀的儿童文学,不仅可以让孩子受益,同样可以促使我们家长思考,
给我们感动、震撼……
其实,在上次我们去丽水返程的火车上,我们就已经把《小鹿斑比》读完了,可你似乎显得意犹未尽。妈妈清晰得记得那晚在从丽水回家的火车上,虽然周围的环境很嘈杂,可你依然津津有味地听着妈妈给你读书。还时不时剥几颗瓜子塞到妈妈嘴里,以示犒劳。妈妈至今想起来都觉得齿颊留香。
妈妈清晰地记得,我们才只读到第二章的时候,你问了妈妈一个问题:“妈妈,这本《小鹿斑比》到底是谁写的呀,怎么写得这么美呀!”妈妈很高兴,书中优美的语言深深地感染了你。
你把诸如“波浪起伏
静谧
翩翩起舞
手舞足蹈
眼花缭乱 穿梭不息
飞溅
轻盈
蜿蜒曲折
东张西望
追逐嬉戏
迫不及待
打量
波浪起伏
窃窃私语 不可逾越
聆听
凛冽刺骨笨拙 排山倒海 鲜血淋淋 残忍
……”之类的字词抄到了积累本上,虽然有很多字你还不会写(你注上了拼音),有很多词的意思你还一知半解,可你觉得这些词实在太美了,你以后想把它们用到你的日记里去。
你和妈妈讨论“很快”和“马上”的区别,妈妈上网一查,查到了一个关于“马上”的典故:古代一个大将,皇帝病危,大将骑在马上听到了这个消息。于是没下马就直奔京城。所以后人用马上代表立即、很快的意思。

读完《小鹿斑比》,你告诉妈妈:这本书讲了一只叫斑比的小鹿从小到大的经历。斑比越长越大也变得越来越坚强,知识也越来越丰富。因为斑比一有不懂就会去妈妈,不过妈妈也不是会把所有的答案都告诉斑比,这样斑比就自己去思考,所以斑比懂得越来越多。
妈妈真高兴你悟出了这样的道理,阅读就是促使我们思考,你做到了。

当我们读到鹿王强令受伤的斑比吃下怪味浓烈的药草后,伤渐渐好了。而斑比发现这以前令他作呕的药草竟变得美味可口时,妈妈开始不失时机地向你发出了向小鹿斑比学习、戒除挑食恶习的倡议(因为每每遇到你不爱吃的食物,你总会以其味令你作呕为幌子),经过一番“政策攻心”,你终于答应除了“肥肉、皮、茄子、香菇”以外,其他都愿意尝试。妈妈为这初步的胜利沾沾自喜了一阵,
妈妈希望你戒除挑食的坏毛病还不是希望你身体长得棒棒的、个子长得高高的吗?妈妈这点“小九九”相信你都能倒背如流,可总不见你配合!

《小鹿斑比》叙述的是一只小鹿的成长故事,是一部充满爱与温馨、探索生命存在和意义的作品。故事从小鹿斑比蹒跚学步开始讲起,讲述了它与森林里的伙伴们一起历经季节迭换、生存磨难,在一点点了解外部世界的同时,心灵和情感也在不断地受到洗礼和冲击,对动物自己、大自然和屠杀他们的人类进行着艰难的思考。小说以极其细腻的笔触,极其优美的语句将森林里发生的一切描绘得栩栩如生,该书通过围绕一个生命诞生和成长发展的过程,始终贯穿着成长和教育这两个主题。引导我们去思考:父母该如何爱护和培养教育孩子?
在作者的笔下,动物的理想世界是宁静、和谐、美好的,湛蓝的天空,嫩绿的草地,伴以燕子的呢喃、黄雀的欢啼,令人神往。但不久冬天到了,斑比妈妈带着他四处找食物,最后连树皮也吃不上,看着斑比和妈妈在风雪中无力的寻着,我的心开始隐隐作痛。但这还不是最惨的,当斑比和妈妈发现雪地里有一簇青草时,却不知那是敌人的陷井,最终斑比在妈妈的掩护下逃脱了,而妈妈却中弹死了。读到这里,我觉得得内心很矛盾很挣扎,究竟是该让孩子尽早地接触这个世界里的艰难困苦,让他们对真实的人生作好准备,不至于抱任何不切实际的幻想呢?还是别让孩子过早地被这个世界里的丑恶现实所伤害?这也许是每一个家长都要面临的痛苦抉择。
我想,儿童文学绝不是一味地美化生活,而是要让孩子们更完整地去看待世界学会欣赏乌云的金边,暴风雨后的彩。这样,他们才能对“爱”这个主题有更深入的理解。

最近,我们共同读完了《小鹿斑比》,笑笑又自主阅读了彩绘版的《柳林风声》和短篇童话集锦《香肠穿上红鞋子》。前天晚上,我们开始读《一年级的大个子和二年级的小个子》了,让我们日不间断地将阅读进行到底!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