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贴]盘点2008年失败者
(2009-01-08 11:10:18)
标签:
财经 |
分类: 编读往来 |
转自华尔街日报2009年 01月 08日
盘点2008年失败者
迪克•富尔德(Dick Fuld)和吉米•凯恩(Jimmy Cayne):正如肯尼•罗杰斯(Kenny Roger)在歌中唱的那样:“你得知道什么时候该坚持,知道什么时候该放弃;知道什么时候该走开,什么时候该逃离。”可惜富尔德和凯恩不知道。信贷危机恶化让他们领导的公司陷入困境,但两个人都没能积极行动达成交易,直到为时已晚。在这个过程中,几十亿美元的股东价值被蒸发。几乎没有人比贝尔斯登(Bear Stearns) CEO凯恩因为公司破产而受到的打击更大;关于他工作懈怠的看法导致其丢掉了CEO的位置,而且他的财富缩水幅度最大。摩根大通(J.P. Morgan Chase)3月份同意收购贝尔斯登,根据每股10美元的收购价计算,他所持股份价值降至6,000万美元左右;而之前12个月,凯恩所持股份价值约10亿美元。与凯恩不同的是,富尔德并没有被指责工作懈怠,但恰恰是他对雷曼兄弟(Lehman Brothers Holdings)的忠诚让他无法达成本可拯救公司的交易。两个人都是华尔街在职时间最长的CEO,这很可能不是巧合。
杨致远(Jerry Yang)和巴尔默(Steve Ballmer):在微软(Microsoft)提出收购雅虎(Yahoo)后,这两个人似乎再也分不开了,而且谁都没能保全自己的名誉。杨致远采取焦土策略阻止微软收购雅虎的互联网广告和搜索业务,要价每股37美元;微软拒绝支付33美元以上的价格,最后放弃收购。目前雅虎的股价在每股12美元左右,与谷歌(Google)的广告业务交易也宣告失败。对巴尔默而言,收购雅虎的交易是公司为提高与谷歌的竞争能力而进行的尝试;如果取得成功,该交易将成为巴尔默担任微软CEO期间的标志性事件。但是与果断决策的英博啤酒集团(InBev) CEO卡洛斯•布里托(Carlos Brito)不同,微软耗时几个月向雅虎施压。此外,巴尔默在微软放弃交易后发表声明称,交易仍具有经济意义,这只能凸显软件业巨头微软面对谷歌的竞争压力。
肯尼迪•汤普森(G. Kennedy Thompson):几乎没有哪笔交易比Wachovia首席执行长汤普森在2006年房地产泡沫高峰期收购抵押贷款商Golden West Financial的交易更糟糕了。Wachovia耗资255亿美元收购的Golden West的总市值到2008年7月已经消失殆尽。到10月份,Wachovia也不复存在,被富国银行(Wells Fargo & Co.)以145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不用说,汤普森的工作自然也保不住了。
私人资本运营业:不久前,还有人宣称私人资本运营公司的“黄金时代”即将来到;Kolhberg Kravis Roberts的亨利•克拉文斯(Henry Kravis)一定十分后悔说过这样的话。2007年宣布的很多大宗收购交易未能完成便告失败,包括以410亿美元收购加拿大电信运营商BCE的交易,这是有史以来宣布的最大规模收购交易。很多已经完成的收购交易现在也纷纷申请破产保护。对这个行业而言更为棘手的问题或许是,金融危机导致其商业模式备受瞩目。这个行业的生存根源──杠杆交易已不复存在。公司私有化等简单的赚钱方式不再灵验。另外由于首次公开募股(IPO)市场冻结,这些公司将在更长时间内持有所购买股权。私人资本运营业可能已经进入“冰河世纪”。
Cerberus Capital Management:很多私人资本运营公司的日子都不好过。人们首先想到的是阿波罗管理公司(Apollo Management),然后是Cerberus。这家一直避免公开露面的公司被通用汽车金融服务公司(GMAC)和克莱斯勒(Chrysler)这两笔汽车业的糟糕交易推到聚光灯下;这两家公司均获得政府救助。似乎汽车业的投资表现还不够糟糕,这家公司在10月和11月份又因为对固定收益市场的一项错误投资而蒙受巨额损失,随后暂停接受投资者的赎回申请。
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urities and Exchange Commission, 简称SEC)及其主席考克斯(Christopher Cox):华尔街的金融机构相继覆灭意味着SEC的监管范围缩小,SEC在过去几年中取消加价规则并放松对投资银行资本金要求的决定导致其承担了金融危机恶化的部分责任。考克斯现在承认限制卖空交易是个错误。伯纳德•马多夫(Bernard Madoff)受到指控的庞氏骗局也给SEC抹了黑,尽管这些问题并不全都是在他的任期内出现的。在金融危机最严重时期SEC的监管出现这么大的纰漏,难怪约翰•麦凯恩(John McCain)提议撤了考克斯的职。
Stephen Groc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