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财经 |
分类: 价值杂志重点文章推荐 |
1、封面故事:如何在股市中逃顶?
成长股之父菲利普·费雪的儿子肯·费雪(Ken
Fisher)也是美国著名的基金经理及财经专栏作家。每位投资者都希望能长期跑赢大市,但其实这并不容易。在肯·费雪的新著《The Only Three Questions That
Count(唯一重要的三个问题)》中,他把市场称为“The Great
Humiliator”——巨大的羞辱者,告诉读者如何利用这“唯一重要的三个问题”来理解市场的运作,如何了解一个真正的熊市所具有的特征,以创建打败市场的策略,使投资者在身陷“巨大的羞辱者”中时免遭过分的羞辱。
2、编辑者言:让我们聪明起来吧
开博以来,我不时在自己的博客上与“小散”们遭遇,这些小散们经常气势汹汹,无知者无畏。我不由想起了十几年前于光远老先生曾说起要搞一门“聪明学”,让中国的一部分人先聪明起来。好在《Value》的读者是聪明之人或努力要让自己聪明起来的人,《Value》则为大家提供养料。让我们这么多的聪明脑袋相互碰撞吧。
3、海外基金经理访谈录:Legg
Mason价值信托基金第三季度报告
比尔·米勒的Legg
Mason价值型投资组合连续15年超过了标准普尔500指数,然而该基金最近两年的市场表现颇具戏剧色彩。继2006年跑输指数后,2007年夏的次级抵押贷款风波使该基金业绩遭受重创。连续两年落后于标普500指数并没有使比尔·米勒这位明星经理的光环褪色。在2007年第三季度报告中,比尔·米勒对当前的市场作了评论,他坚信自己管理的基金会实现反弹,同时表示,他将减持其前十大重仓股以降低投资风险,并大量买入目前处于困境中但有望成为下一轮大赢家的金融、房地产企业和消费品公司的股票。
4、胡海看投资:大象的鼻子——进化论与投资
无论人脑的能力多么杰出,本质上它却和大象的鼻子或者老鹰的翅膀或者啄木鸟的嘴巴没有什么根本的区别——都是在自然选择下,通过进化产生的、能提高自身生存繁衍能力的器官。因此在投资中,我们更应认识到头脑的局限性,取长补短,而不要过度地高估人们理性思维的能力。
5、股市:股市诡异莫测
在当今财富的追逐运动中,最大限度地追求财产性收入已经成了人们普遍关心的问题,但面对着一个诡异的市场,特别是在一个人性极为浮躁的市场,人们在追逐财产性收入的时候,弄得不好还会带来财产性支出。2008年的股市继续走牛应该是可以期待的,在这轮行情中,用传统的思维方式、投资理念和操作方法在市场中已经难以生存,改变自己乃是明智之举。
6、特别报道:福克斯商业频道专访巴菲特
2007年10月18日,巴菲特接受福克斯新闻网商业频道的专访,期间他谈到对美国经济、政治、税收体制,以及投资外汇等方面的看法,并感叹:“遗憾过早地沽出中石油的股票。”
7、上市公司:分众传媒:打造中国最大的数字化媒体控股集团
也许媒体这样一个对外开放程度最低的产业不太适合外资,但具有外资血统的分众传媒正在媒体领域内所向披靡、纵横捭阖。从细分领域户外办公楼宇媒体发家,通过十多次大型并购重组,分众通过境外的上市资本平台和境内的内地企业主体,巧妙地绕开了制度法律壁垒,实现了从产业经营向资本经营的嬗变,正在逐步打造中国最大的数字化媒体控股帝国。
8、资本市场:华尔街的按摩术
次贷风暴引发了全球金融市场高位波动,不少对冲基金不是传出亏损就是暂停赎回。然而如此重大的亏损,对冲基金面对客户却毫无悔意,下面是一些华尔街知名数量化对冲基金在2007年8月前后的次贷风暴中写给客户的信,文中我们再也看不到他们平时自诩的专业能力,而是他们的心理“按摩”功夫。
9、巴菲特俱乐部:奥马哈的海龟——伟大投资者的投资观
奥马哈并没有海龟,但巴菲特选择继承人的方式与费斯描述海龟成功与否的故事有着相同的主旨。巴菲特列举了三种他认为关键的特质:“识别与避免巨大风险的能力”、“气质”,以及“忠诚”。费斯的结论则是:把伟大的投资者与好的投资者区别开来的不在于知识或聪明,而在于行为方式;伟大的投资者和交易者必须翻越三座心理障碍——损失厌恶,频率与幅度以及随机性。
10、巴菲特俱乐部:如何成为伟大的投资者
马克·塞斯勒是对冲基金塞勒斯资本管理基金的创始人和管理者,他曾是晨星公司的首席证券策略分析师,马克·塞斯勒恪守价值投资原则,风格类似于巴菲特,他喜欢竞争对手很少的大公司,也就是拥有宽阔的“护城河”的行业。在这篇给波士顿商学院学生所作的演讲中,马克·塞斯勒认为,“护城河”是一种结构性的竞争优势,对企业而言,实际上仅有四种经济护城河难以被模仿而得以持久;而对投资者而言,至少有七种伟大投资者所共有的特质是竞争优势的真正来源。
11、巴菲特俱乐部:格雷厄姆以后(二)
价值投资是一门学科,它用时间证明了自己的盈利持续性。无论市场行情好坏,价值方法的实践者们都为投资人带来了高额的回报。《价值投资——从格雷厄姆到巴菲特》一书提出了价值投资的基本概念,用投资者都能理解的方式阐释了如何应用价值投资这一问题,并介绍了历史上一些最伟大的价值投资者的投资技巧,通过将格雷厄姆的战略应用于新的投资环境,使价值投资理论更加完整,更加富有弹性。
对于任何希望深刻理解价值投资的投资者而言,这都是一本必读书。应读者的要求,我们编译了部分内容,陆续刊登在《Value》和《投资者文摘》上。
12、基金:中国式的价值投资和趋势投资
基金经理可以分为价值投资和趋势投资两大阵营,而事实上中国的基金经理也许更偏爱和崇尚趋势交易的价值投资,既关注股票的价值挖掘,同时也偏好适时的交易。投资方法并无严格的好坏之分,作为投资者,了解你的基金经理,选择和你理念相近的基金才是最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