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Value之家精选:赵丹阳清盘之后(续)

(2008-01-04 11:20:20)
标签:

股票

分类: 编读往来

[Value之家] 

张志雄    第43楼
我仔细想过,还是有意义的。否则我们会得出一个荒谬的结论,那就是公募与私募明摆着有比老赵有能力和责任心的人,后者却成了众人独醉我独醒的典范。作为一个知道这个行业的人,我觉得有必要讲明白,毕竟不是每个人都像我们那样可以自己操作的,他们需要将钱委托给别人。
2008-1-2 9:51:00
 

第44楼
刚看了2期的value,也上来昌个泡。
王丹前面也没真的怎么“菲薄”人,他还是一再在强调赵人不错,在熊市里做得也很好。当然看这个贴夸张是有一些,在网上说话20%夸张也是常见的了。从网上搜到的赵的言论看,赵人还蛮实在,可能本来这只是做为基金经理的基本要求,可在当今这个”基本条件“都希缺的年代,所以楼主难免比较激动一点,这也蛤是楼主当时心情的直接表露罢了,就象主编也想表露一下心声。

一和道德挂钩肯定会引来许多非议,一般也就做了该做的事,就是巴菲特如何把公司利益和个人捆绑、不投烟草等等,你也可以说他只是为了给自己做广告,但如果我们每个人都能不损人的情况下利些已,对整个世界来说就已经是个够道德的世界了。
2008-1-2 10:09:00
 

第45楼
刚才按论坛一位网友的连接,看赤子的收益,071214/061229=367.27/219.04=1.677,也就说今年有67.7的收益,虽说与大盘并不少,但也不至于被大家天天诟病。不知这样计算对不对?

看前面主编说到“赌”字,按此类推,我们何尝不是天天时时秒秒在“赌”啊,看我们如何定义罢了。呵呵,主编还是比较直率之人,想起前面“买房”之事,哈哈。(如果主编与坛主身份分开来论道我们接受起来可能会更好些)。
2008-1-2 10:25:00
 

第46楼
也来说两句——
家人是证券行业的,我跟着他从最低点入市,他两千多点出尽,我中间出来两三次,然后看看,又全部跟进,拿到现在。当然,现在来看,我在二级市场的收益比家人高。
我想说的是:在一个有无限丰富性的股市中,那些有明确观点的人是勇敢的,但我对他们心存疑虑,因为,他们的本性和股市的本性不太相容,如果说股市如海,他们期望自己是什么呢?
我相信牌品如人品,操作的背后就是你的性格,性格决定命运,决定输赢。
2008-1-2 13:26:00
 

第47楼
不喜欢这样看待人和事物,有时高高捧上,有时当头棒杀,两个极端.
私募在中国是新生事物,几年间就盖棺定论,未免太武断.
等到这轮牛市的结束,在回头看看也不迟.
2008-1-2 13:35:00
 

第48楼
寻找好的基金经理(无论公还是私),不比寻找好的股票简单.
2008-1-2 13:46:00
 

第49楼
主编对此事分析的很客观,非常同意.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候,看淡后市,解散基金.根本就不是道德高尚,应该是赵的投资理念已完全混乱,投资大量赎回,被迫解散.
2008-1-2 13:51:00
 

第50楼
为什么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候,就不能看淡后市,解散基金.要知道所有的泡沫均来自某个伟大技术,伟大的时代,伟大的复兴!伟大的........
2008-1-2 14:22:00
 

第51楼
有啥好争论的....
回头看看, 有多少股市专家的预测是可怕的,连这一点都看不清,就容易被市场否定..
2008-1-2 15:23:00
 

第52楼
丁亥年末,丹阳势益孤,挂冠求去。旧部王丹曰,公若复出,吾必随公。时人讥其以退为进,效巴氏当年之颦,丹阳不答。
2008-1-2 15:44:00
 

第53楼
哈哈,范兄好文才.
我的意见对老赵不要太苛求.已经比一般人强很多了.
张主编是业内人士,见多识广,所以要求比我等高,也很正常,我们毕竟是业余投资者,遇上老赵这样的已经很不错了.而且通过他,才进入这个圈子,才知道有这多高手.否则至今还在黑暗中摸索呢.
认识老赵之后就从没亏过钱.
不怕你们笑话,我以前不仅学过技术分析,江恩之类,而且还跟一个算命的叫鲁兆的学他的阴阳八卦,企图认识股市之真缔,皆失败.(此人准确预测了5.19行情,名声大造,可惜我到最后也没搞懂他的八卦,我还是学理工的精通数学的高才生啊),此人现在依然每期在<<股市动态分析>>中有文章.
2008-1-2 17:08:00
 

第54楼
我以前不仅学过技术分析,江恩之类,而且还跟一个算命的叫鲁兆的学他的阴阳八卦,
王丹大哥有时间是能否详细写下学技术分析的心得体会!做为一个价值投资者,这样的回顾别有一翻意义!
2008-1-2 17:27:00
 

第55楼
楼上好多人认为“赵的投资理念已完全混乱,投资大量赎回,被迫解散”.其实真正了解内情的又有几人,又如何对老赵如此评论呢?我购买了老赵的四个国内信托和香港信托,我身边的朋友也有购买的,虽然不满意07年的收益,但我们一致认为老赵将客户的资金安全放在第一位很值得赞赏,虽然我们自己也在做股票,但不过是在泡沫中游泳而已。我还是信任老赵的,如果以后他再卖信托,我还是会投资的。我也不了解内情,但支持老赵。
2008-1-2 17:59:00
 

第56楼
赵丹阳致投资者的一封信----2007
--------------------------------------------------------------------------------
发布时间:2008-1-2 18:00:46  亲爱的投资者:
    您好!
    2007滴滴答答地从身边滑过,时光飞逝。
    对赤子之心的投资者而言,今年是艰苦的一年。同任何相关指数相比,我们都远远落后。在此,我们深表歉意。
    赤子之心香港今年加权收益率约为13 %,同比恒生指数上升38.06%,国企指数上升54.32%;赤子之心香港过去五年累计升幅约为541%;
    深国投赤子之心(中国)集合资金信托全年加权收益率约为48%,同比上证指数上升96.7%;过去四年累计升幅约371%;
    深国投赤子之心投资哲学集合资金信托全年加权收益率为47.37%;
    深国投赤子之心(中国)2期集合资金信托累计加权收益率约为22.12%;
    平安PUREHEART中国成长一期集合资金信托累计加权收益率为49.25%;
    平安PUREHEART中国成长二期集合资金信托累计加权收益率为24.54%。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
    时间拉回2002年,那时香港仍未走出97金融风暴的阴影,房地产和股市非常低迷。当时恒生指数在10000点左右,H股指数在2000点左右,我们在香港成立赤子之心中国成长基金。2003年初,基于中国的基本面,我们认为H股未来若干年有望挑战10000点(见相关媒体报道),所有人都认为是笑谈。
    2004年初,大陆A股市场已经下跌了近三年,系统性风险已经释放,我们和深国投合作成立赤子之心中国一期。2005年5月25日,A股1060点,同样基于中国强劲的基本面,我们认为A股未来三到五年会达到3000到5000点(见相关媒体报道)。
    2006年底,在致投资者信中,我们谈到“充沛的流动性一次次把市场推向更高的位置。2007年我们最重要的事情依然是风险控制,在适当的时机有些估值偏高的股票,我们会考虑套现。”至今日,H股和A股都已越过我们所理解的范围,我们在H股10000点,A股3500点实现了我们的收益。回头看,我们过早地出局。指数的顶和底永远是个谜。今天,就我们的投资能力,已找不到既符合我们投资标准又有足够安全边际的投资标的。未来一段时间,市场的强劲也许会持续很久,经过慎重考虑,并和两个信托公司沟通后,赤子之心作为顾问的所有信托将尽快清盘。将投资款返还给投资者,便于投资者自由把握未来投资机会。
    回顾赤子之心过去五年的业绩,我们没有一个投资者亏损。赤子之心香港是一个对冲基金,我们的投资参照不是指数。我们的目标很简单,长期实现HIGH  AND  HIGH。打个不贴切的比喻,就是希望每一年年底要比上一年有正的回报。长期看,对投资而言,这是极具挑战性的任务。在回避风险的前提下,取得一定的正向回报,至于回报的多少,我们只能怀着感恩的心态,由上帝决定。在2003年成立香港基金时,我们的小册子第一部分这样写着:
 
投资的哲学――生存的艺术
    基金的优势首先不体现在一段时间、某只股票赚钱的多少,而是体现在持续控制风险的能力上。风险的量化程度是衡量基金经理专业化程度的标志。在投资界,“活下来”永远是第一位的。但是对专业投资而言,单方面讨论风险测度是没有意义的。
    投资的核心是确定风险和收益的对称性。任何风险资产都是可以投资的,只要有足够的收益补偿。投资研究的核心目的是寻找风险—收益之间的对称关系。围绕着这一对称关系,可引伸到投资的所有领域:股票的风险及定价,保险资产的风险及补偿,抵押债券的定价,期货、期权等衍生工具的定价等。
    专业投资的主要目的之一就是寻找这种风险—收益关系的偏差,当市场因为各种原因使我们的研究标的出现风险—收益的非对称定价关系时,便是我们获取超过市场平均利润的机会。
    最普遍的例子,寻找低于市场平均市盈率以下的股票――根据平均市盈率水平来保护交易头寸,就是运用这则原理最简单的作法。但是作为基金、作为专业投资者,我们需要从更大的范围考虑:
   1、目前该市场的整体平均市盈率水平合理吗?
   2、该公司股票的市盈率水平合理吗?
   3、市盈率指标足以反映公司的内在风险吗?
   4、是否有更好的风险-收益的测度手段?
 
    我们将永远坚守我们的生存哲学,下面是我们很喜欢的一段历史:
 
未知的海岸

    美国作家丹尼尔布尔斯廷在他的著作中写道:在美国人为了登月计划而辩论的三百五十年以前,威廉布雷福德就曾报道那些暂时在荷兰避难的清教徒如何为他们去北美的旅程进行辩论。
    '……它在人们中间引起不同看法,并在他们中间造成严重的恐慌和疑虑……'
    这是一个伟大的设想,但会遇到许多意想不到的危险,除海上伤亡(任何旅行在所难免)之外,这次旅行之漫长会使妇孺和其他因年龄及旅途劳顿而精疲力竭的人(人数一定很多)无法忍受。即使活了下来,他们行将生活的地方的艰难困苦也是令人难以承受的。很可能他们中的某些人或所有人会逐渐哀萎,最后全部灭亡。因为他们必须在荒漠野地中生活,忍饥挨饿,一无所有。
    然而,所有伟大、光荣的行动必然伴随着艰难险阻,必须有足够的勇气去克服它们。当然,危险巨大,但并非没有希望;困难很多,但并不是不可克服。况且,很多困难仅仅只是有可能出现,人们惧怕的事情,有些或许根本不会发生。人们如能谨慎对待或采用适当的应付方法,有些事情是完全可以化险为夷、预先防止的。在上帝的眷顾下,只要不屈不挠,就一定能够忍受或克服所有这些困难。
    的确,要进行这些工作必须有合适的根据和理由,不应像过去很多人那样,单纯出于好奇或希冀捞到好处,而草率行事或轻举妄动,但他们的条件非同寻常,他们的目标光荣伟大,因此,他们的呼吁是合理的、急迫的,他们在前进的道路上可以期望得到上帝的保佑。
       
    2007年之后,赤子之心将更理解:什么样的公司值得长期拥有,什么样的公司只能阶段性持有;自我的恐惧和贪婪,宏观经济和通货膨胀。我们须用一生的时间去完善自我的投资理论体系。
      
    再次为我们今年的回报向投资者道歉。
 
                                                                                              赤子之心总经理  赵丹阳
                                                                                                    2007年岁末

2008-1-2 20:50:00
 

第57楼
本来和张主编说好把所买的赤子之心基金再放三年,可惜做不到了。赵如果再发信托,我还是会买的。
我也算投过不少私募基金了,不同的人有不同的风格,赵的基金虽然收益不算最高(投资两年也翻了三倍多),但相对比较稳健,让人比较放心。
这次赵主动清盘,我觉得他还是比较真诚的,有些人揣摩他是“以退为进”,我不以为然。
2008-1-2 21:13:00
 

第58楼
呵呵,出来应声了;可惜,写得缺乏说服力;
如果,只说如果,看了这则回复,第一个想做的就是撤出资金;
不是基于07的业绩,而是基于这则回复后的理解!
如果这是赵亲笔写出的:)
2008-1-2 21:17:00
 

第59楼
基于这个理解,主动清盘未尝不是个明智选择,和道德关系不大哈:)
2008-1-2 21:22:00
 

第60楼
赵丹阳一事热闹得很,其实早想说一句了,大家还是做股先做人吧!真正有水平的投资家是谦逊的、平和的、能容人的,很少看到成名的投资家公开评论其他的投资者的水平高低,即便是巴菲特也不会贬低趋势派的,也不会轻视比他水平低的投资者。我希望value论坛从此不要出现针对某一个人的评论,不管是褒还是贬,不管从哪个出发点来评论他人都是不妥的,不认可赵的投资理念或是不满意他的投资业绩大可用脚投票。总之,大家还是一起来探讨投资理念、一起研究投资对象,投资是与超越自我的过程,何必老把眼光盯在他人身上。
2008-1-2 21:52:00

 

张志雄    第61楼
第一,作为媒体,一定是有是非的,尤其是比较明确的是非.投资理念最后是由人来执行的,我们既然谈优秀的投资家,为何不能谈其他投资人?
第二,信托基金经理是我们投资这种产品的重要依据,就像上市公司老总一样,公众有知情权,也就有讨论的必要.
第三,如果我不是VALUE的一员,我决不在媒体谈论上述问题.
第四,我要提醒大家的是,理念只有在实践中才知是非.
第五,我决非心血来潮,一如2000年的那次讨论共同基金,这次讨论私募基金,我对自己现实和历史角色看得很清楚.
2008-1-2 22:15:00
 
自由鸟    第62楼
解散基金说明赵既明智又是一个负责任的人。试想想,如果他不投资也不解散基金,客户到期赎回以后还会相信他吗?还会回来吗?他这样做至少赢得了客户的心。对他坚持自己的理念我也是赞赏为佳,不管他是对还是错?
2008-1-2 23:04:00
 

第63楼
以下是引用cego在2008-1-2 21:52:00的发言:
真正有水平的投资家是谦逊的、平和的、能容人的,很少看到成名的投资家公开评论其他的投资者的水平高低,即便是巴菲特也不会贬低趋势派的,也不会轻视比他水平低的投资者。我希望value论坛从此不要出现针对某一个人的评论,不管是褒还是贬,不管从哪个出发点来评论他人都是不妥的,不认可赵的投资理念或是不满意他的投资业绩大可用脚投票。
-----------------------------------------------------------
cego 你误解了主编的意思.
    主编本不愿评价别人,是被逼无奈,见到一些人不理解真相或见识有问题,怕我们吃亏,不得已才指点迷津,想让我们迷途知返.
     我比较钦佩主编的才智,更敬重主编的人品.以前国内企业家我最佩服王石敢讲真话,自看过中国股市十七年后,更佩服主编.
2008-1-3 10:30:00
 

第64楼
选股难,选基金更难,选基金经理难上加难(能准确评价基金经理的人需要别人打理吗?还会让别人打理吗?).长期而言99%以上的人跑不过指数,所以,最好的方法是买指数基金.
我会买指数基金吗?答案:不知道.
这也是人性的弱点.
2008-1-3 10:38:00
 
fishlife    第65楼
比起把评判权交给媒体,不如把评判权交给时间。
2008-1-3 12:08:00
 

第66楼
私募压力大,不好玩!这也许是巴菲特当年解散合伙公司的原因之一吧。
2008-1-3 13:02:00
 
张志雄    第67楼
沈从文说过,时间能创造一切,也能毁灭一切.如果我们把一切交给时间,碌碌无为,然后等死.
2008-1-3 15:29:00
 

第68楼
以下是引用张志雄在2008-1-3 15:29:00的发言:
沈从文说过,时间能创造一切,也能毁灭一切.如果我们把一切交给时间,碌碌无为,然后等死.
----------------------------------------------------------
老张说得好!
2008-1-3 15:37:00
 

第69楼
其实,管理一笔资金来投资是件压力很大的事,赵的每次出场,调子都偏高了些。如果是我,面对远远落后的收益率,恐怕早就坚持不到现在了。受人之托,不敢恣意妄为。有些基金管理人,不管公募、私募,忒恣意了些。
2008-1-3 16:12:00
 
fishlife    第70楼
什么叫做碌碌无为然后等死呢?
你作为一头媒体人士有必须把矛盾尖锐化的所谓社会责任和职业操行。
不代表我们就有。
华尔街日报经常发表一些大度而宽容的评论,
这么多年以来,也没见wsj就碌碌无为了?
2008-1-3 16:28:00
 
张志雄    第71楼
第一,我从没强加给你啥责任,是你不让我们行使媒体的角色.
第二,我尖锐化啥矛盾,啥都不说,你好我好大家好?要我们value干啥?和谐的媒体多着呢,你去看它们吧.
第三,你看了几年的华尔街日报,就来教训我?这么多年?你看看2002年的华尔街日报是如何每天批判那帮混蛋?再看看这么多年那些华尔街日报记者写得批判著作,译本有的是,好好读读吧.
2008-1-3 17:09:00
 
张志雄    第72楼
:)
2008-1-3 17:11:00
 
fishlife    第73楼
第一,我没说不让你行使你们的责任,我只是和楼里各位讨论,这样的事情,不能只站在媒体的立场上做尖锐的预判,事不关己的时候,不妨等时间再给真相。
第二,我没说你尖锐矛盾不好啊,现在的value是很争鸣的,这样很好。不过希望能有更多角度。什么叫“你去看它们吧”?莫非又要上你的所谓杂志和读者“双向选择”的高论?哈哈。
第三,我没有教育你,我只是陈列我感觉到的事实,但是你后来这话不是赤裸裸的装老卖老教育年轻人的口气么?
2008-1-3 17:17:00
 
张志雄    第74楼
对哪些无知者无畏者,就是要教育,否则像王朔现在变成老混混,让人可怜.告诉你吧,十年前我用比这更严厉的口气教育我们的总编辑和副总编辑,因为他们和你一样,不懂装懂.
2008-1-3 17:36:00
 

第75楼
张主编、个位大师:为让讨论有价值!我写了专贴《好基金评价标准比好基金更重要》给大家提高一个讨论的中心。明天发,我发现现在讨论中心太散!甚至无中心
2008-1-3 18:29:00
 

第76楼
和气生财.一切每人心中自有一个自己的标准,做好自己的,就行了
就老张的话,说的没错,且说出了道理.
反驳老张的话,说的也是正确,不过没有说出道理,自然不能够给老张足够压力,嘿嘿
---
判决如下:
和解.
2008-1-3 19:56:00
 

第77楼
以下是引用张志雄在2008-1-3 17:36:00的发言:
对哪些无知者无畏者,就是要教育,否则像王朔现在变成老混混,让人可怜.告诉你吧,十年前我用比这更严厉的口气教育我们的总编辑和副总编辑,因为他们和你一样,不懂装懂.
--------------------------------------------------------
有意思
2008-1-3 19:57:00
 

第78楼
呵呵,挺热闹!来让我们看看论坛的争执是如何起来的:
争论源自  65楼: "比起把评判权交给媒体,不如把评判权交给时间。" 及 67楼:“沈从文说过,时间能创造一切,也能毁灭一切.如果我们把一切交给时间,碌碌无为,然后等死.”
FISH兄在 70楼 的反应是否有点奇怪:因为之前主编已经在 61楼表达了自已发表评论的初忠!是否是因为"碌碌无为然后等死"听上去很刺耳,所以要"奋起反击"!? anyway 导火线在此时点燃....
我个人觉得更能引起争论的应该是主编在 37楼的言论, 而不是什么 "把评判权交给时间" 之类的。有点莫名奇妙! 
如果真想跟主编争论,不如列出证据将 37楼 观点一一驳倒!

PS: 范兄 52楼 文采真是好!不知是用史记中哪一段话改编的?:)

2008-1-3 20:44:00
 

第79楼
别再来什么中心了, 大家想说什么还必须围绕一个中心吗?
2008-1-3 22:04:00
 
张志雄    第80楼
其实,我为了照顾大家的面子,没把话挑明.赵已承认失败,我对赵的能力判断已经成立.其他人还有啥好说的?相信啥时间?赵的时间已经结束了.即便赵东山再起,那也是另一个故事,另一个时间.也就是说,讨论早该结束了.
2008-1-3 22:35:00
 

第81楼
这个帖子有意思。
才在和讯上看到赵丹阳的散伙发言,就知道value之家里肯定早就议论开了,赶紧溜过来,果不其然。哈哈。就是要这样,理越辨越明嘛。

不过无论能力如何,还是挺佩服老赵的。虽败尤荣啊。
2008-1-3 22:44:00
 

第82楼
以下是引用范卫锋在2008-1-2 15:44:00的发言:
丁亥年末,丹阳势益孤,挂冠求去。旧部王丹曰,公若复出,吾必随公。时人讥其以退为进,效巴氏当年之颦,丹阳不答。
-------------------------------------------------------
  --范兄这几句好熟悉,去年看过本《一代军师》小说亦模仿此口吻,啊啊。
 另:谢谢《贝贝熊的故事》推荐,女儿很喜欢,这套书真的好。
2008-1-3 23:06:00
 
fishlife   第83楼
王朔轮得到某人来可怜么?
话题回到37楼,“看到苗头不对赶紧追?”
在牛市中失去仓位的事情林奇,凯恩斯都有过,这些人现在回头来看都是失败?
2008-1-4 8:21:00
 
自由鸟    第84楼
以下是引用张志雄在2008-1-3 22:35:00的发言:
其实,我为了照顾大家的面子,没把话挑明.赵已承认失败,我对赵的能力判断已经成立.其他人还有啥好说的?相信啥时间?赵的时间已经结束了.即便赵东山再起,那也是另一个故事,另一个时间.也就是说,讨论早该结束了.
-----------------------------------------------------
说赵已经失败了,继而否定他的能力,我不同意这个说法。不能以一年的成绩来判断一个投资者。
巴菲特在99年只有不到百分之一的收益,难道我们就能说巴菲特失败了?
2008-1-4 9:18:00
 

第85楼
早劝主编停止讨论这个话题
有看热闹,抽空说风凉话的,凡是看好赵的,再去买他香港基金啊,他的香港基金又没清盘
有一知半解的,东施效颦的事情不代表东施和西施一样美丽
有本位利益出发的,某种程度上利用了主编
但,唯独没有从完整投资角度讨论的
除了主编说了些外
这个话题,浓缩了芸芸众生,可当电影看了
2008-1-4 9:30:00
 

第86楼
知道和讯上报道赵的新闻题目是什么吗,"私募教父15亿全线清盘",人家可是"教父"啊.在个别媒体的炒作下,老赵霍然成为逆流而上的英雄,可能这并不是老赵的本意(如果是,呵呵,唾弃吧),可有多少人能看透历史的真相呢
2008-1-4 9:58:00
 

第87楼
纵观赵的写给投资人的信,除了辩解就是辩解
举个矛盾的地方
他看好香港到10000点,国内3000-5000点
1、为啥3500点就清仓,离5000点还有50%空间呢
2、既然国内目前5000点高了,香港的27000点离他的10000点目标似乎高的更多,为啥不清仓香港基金。香港基金有7亿规模呢。不得不对其所谓的道德标杆怀疑
2008-1-4 10:09:00
 

第88楼
那些为赵鼓掌的人,现在该去认购其香港基金
真为主编不值
2008-1-4 10:10:00
 

第89楼
不值为这话题再讨论了,几年后看,小浪花而已
2008-1-4 10:23:00
 

第90楼
我就看看,我不说话。
2008-1-4 10:33:00

 

第91楼
Fishlife:既然全线空仓,一旦判断失误,就必须追回l来,这是简单的操作常识。在交易中,人会犯错误,但必须马上改过来。
还有,失去仓位,和全线空仓是两回事。
请不要动辄用巴菲特、林奇和凯恩斯来与现今的某人的行为做比较,具体时间与背景都完全不同。
自由鸟:再次请考虑一下巴菲特在1999年之前已从事优异投资40年的事实。
赵丹阳总共从事私募也就几年,已被称为“第一人”和“教父”了,可想中国私募信托业的不成熟。检验一个成功的经理人,至少需要十年以上的时间。
所谓检验,是说要在其间有失误,就被淘汰了。
其实,中国股市十八年,有多少比赵更为风头的人物,也消失不见了?这个很正常啊。
再放宽一下视野,中国乃至世界,每天、每月和每年又有多少企业因决策不当或能力有限,而消失。这就是市场经济,很残酷,也很公平。
我再强调一下所谓的“时间”检验。要证明一个人能力多么出色,确实需要很多年的时间。相反,要证明一个人能力差,只要一件难以挽回的大事件就可以了。这种不对称性在我们平时的生活和事业中屡屡见到,为什么就不能用在投资上呢?难道投资是件很独特的事情?
最后,我重申,对赵的清盘,我也是表示惋惜的,毕竟这几年大家都不容易的。但桥归桥,路归路,就事论事。
2008-1-4 10:43:00

 

92

赵的退出,其实没啥大惊小怪的,搞得天大的事一样,也就是媒体的放大,真当回事来说了,无事找事做。

有几个真真的了解赵及赵性格?如不了解,哈哈,多说就是  一犬吠影众犬吠声,都有点自己的独立主见吧。

2008-1-4 11:12:00

 

 

93

牛刚来的时候就知道赤子之心,后来听说看空了,唉,一个理性人的人总是会遭非议,这次清盘,为他叫好,也许很久以后这又将被人赞叹不已

2008-1-4 11:18:00

 

张志雄  94

我觉得,今年可能是真正优秀的私募基金经理崛起之年,因为今年的变化莫测行情是考验公募与私募真正的能力的时候,届时再看谁是真正的理性人物吧。

2008-1-4 11:37:00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