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股票 |
分类: 编读往来 |
如何看待味千中国(0538)?
如何看待味千中国(0538)?
味千(中国)控股有限公司
观察了上海的各家店铺,生意一直很兴隆,不知在其他城市如何?味千(中国)控股有限公司具有香港和大陆的经营权。
2007-12-21 20:25:00
不错.
2007-12-21 20:59:00
第3楼
本地最近新开了几家,其中有一家在宜家附近、欧尚楼下,选点不错,作为新开业的店生意很好,不远处新开的肯德基比它人流都要少。
不过我吃过了,不喜欢其口味,基本不会再光顾。
2007-12-21 21:35:00
第4楼
记得前几年抗议靖国的时候,很多商家受到影响。深圳味千打出了一个横幅大意是:味千中国
百分百港资 同宗同族
同样爱国,看的挺有意思。现在个人不是很喜欢味千,味道不是很适应,不过感觉各个味千的店人还是很多的,高峰的时候还要排队。
2007-12-21 23:04:00
第5楼
从市值看味千潜力很大,深圳华强北的味千店,亲自去吃了一次,坐了1小时。数新进来的客户,122个(中午12:40到下午1:40),基本符合报表里说的翻台率1:6但是要达到单店平均消费50有困难,我叫的是最贵的一种面,36元/碗。问了边上叫了寿司的MM,说不会经常来光顾。
因为个人和身边的朋友不喜欢味千拉面的口味,所以还是放弃在9元买进味千的机会。
2007-12-21 23:24:00
第6楼
我们这些人不喜欢味千拉面味道不要紧,只要其他更多的人喜欢就可以了。可能他的料的味道能提起人们兴趣;同样的面馆,好像还没有一家达到他家这样的水平,从口味、店铺量、服务等。
2007-12-22 14:55:00
第7楼
我自己的感觉深圳味千店的服务,非常一般。
店铺量目前150家,要达到公司说的500家,感觉难度较大。
另外alfla 对公司的管理层了解吗?
这个比较关键,对管理层诚信和能力的了解,才有信心长期持有。
2007-12-22 21:06:00
第8楼
之前买过味千,可是当我去了几次味千,看到服务员对偶的态度,偶就把味千给抛了,管理还有待提高啊!
2007-12-22 21:10:00
第9楼
另外,导致偶抛出味千的另一个理由是,前些日子味千被曝光拿了公司2个亿左右的资金在炒股票,虽然现在炒股票确实收益会不错,但我希望它只是一家单纯卖拉面的公司,如果它实在不知道钱多了怎么花,可以考虑分红或是股权回购!
2007-12-22 21:12:00
第10楼
对于味千员工的服务态度问题,也许我遇到的服务还不错,其他同志遇到的就很一般,服务态度是一个比较动态的指标,即有偶然性(比如是个新手、或者正好心情不好),也有必然性(企业的培训、管理以及文化层面的),是我们看一个企业状态的一个因素,味千目前应该算是加速扩张期吧?
至于对于公司管理层的了解确实不太容易,也就从公开媒体上了解。想听听各位的意见,从多方面多角度考量一个企业。
顺便还有一家没有上市的餐饮企业“真功夫”各位是否有所了解?
2007-12-22 23:16:00
第11楼
看好“真功夫”,标准化可复制
2007-12-23 10:48:00
第12楼
在东莞“真功夫”生意不错,在深圳“真功夫”只是在占地盘,生意一般。
2007-12-23 11:09:00
第13楼
因为工作的原因,和一些餐饮公司的老大聊天,从他们的观点来看,中国餐饮业最好的模式是连锁火锅,起初投资小(厨房投资是大头,这块省了很多),后期运行费用也省(不用请厨师,餐饮业工资成本最高的就是厨师),所以管理跟上,有点特色的话,一定能赚跟多的钱。
2007-12-23 17:58:00
第14楼
以下是引用xunhedz在2007-12-23 11:09:00的发言:
在东莞“真功夫”生意不错,在深圳“真功夫”只是在占地盘,生意一般。
曾经和真功夫的一个员工聊过,比一般餐饮行业的同级员工专业的多!
2007-12-23 18:05:00
第15楼
真功夫个人看法:
第一:味道不错,出品质量稳定。从一个国外的饮食节目曾经拍摄过真功夫(亚洲台还是明珠台播放的),流程基本是标准化,出品稳定、效率高。
第二:加钱偏贵。几条青菜(或者西兰花)、一碗汤、一小碟荤菜、一碗米饭,这样套餐25元左右。中午人流量还可以,但在晚饭时间,人不太多。如果以广州的消费水平,人均25元,可以到一般的餐厅点菜,真功夫晚市缺乏竞争力。如果要我本人长期把真功夫当作午饭,套餐价格最好不超过15元。
第三:环境。相当干净整洁,在中餐类餐厅中算得上上流水平。
第四:可复制化。标准流程,容易复制。
总体上说,我对真功夫唯一问题是价格偏高(从另外一个角度看,也可以认为是毛利率高),有机会再观察一下真功夫在深圳的表现。
2007-12-24 9:32:00
第16楼
对于餐饮连锁,关键之一在于口味是否好,而且是否吸引人长期去吃,类似肯德基,如果仅仅让人图新鲜吃过两次就不再光顾,长期来说这是个必然失败的案例。
2007-12-24 9:48:00
第17楼
深圳的华辉(红荔)肠粉王都很不错,除了堂食,外卖是很大的一笔收入。
2007-12-24 10:52:00
第18楼
第一,中餐连锁能持久经营多年的有几家?
第二,我觉得对于消费品投资,拟自己得信,我不爱吃味千,所以不会买
2007-12-24 14:39:00
第19楼
538在港是收服务费的,大家乐、美心都不收。
2007-12-24 20:18:00
第20楼
我也不喜欢味千的口味,对这公司没底,但斌很看好它,有多少炒作的成份呢?说真的,如果是面点王或嘉旺我想我会购点它们的股票。
2007-12-24 22:05:00
不一定自己喜欢,就买某产品的股票.比如,我不想买万科的房子,但照样买它的股票.
2007-12-24 22:14:00
第22楼
投资品不是消费品,只要有更多的别人去消费就行了,我们自己不喜欢去消费,不代表我们不能投资,当然考量的因素还有很多。最重要的是有持续不断的消费者,还有在扩张时不要出现资金周转上的问题。
2007-12-25 19:41:00
第23楼
我在四川成都居住,四川绵阳工作
成都有5家味千拉店面,绵阳有1家。店址都在大型的商业中心或购物中心,显示出了在选址上的良苦用心。上座率也很高,每次去这些中心时,我都会去店面观察,发现高峰期上座率是很高的,几乎都是100%,侯坐是常事。
成都铂金城店还有唯一的碳火烤肉业务,生意很好,晚餐时间开始座位都供不应求,很多消费者候坐。老婆喜欢吃,我是受害者,经常在店里排号。不知道各位投资者在其他城市是否发现此业务?客源如何?
和各位观察到的一样,我也认为该店有如下的缺点:
1, 口味。 确实,我从很多人的口里得到的是对味千口味不满意的答案。我想这一方面有地域因素,或许也有产品本身的因素。我老婆供职日本企业,曾和日本经理共往消费,但日本方面的客人表示味千的拉面产品是不符合日本人口味的,应该根据中国人的口味进行了改良。但是这种改良或许还要保持这种日式风格的影响,显示了不够彻底,大部分人前往的原因仍是方便,快,干净。
2, 服务质量。确实不敢恭维,服务人员素质参差不齐。点错餐,送错餐,不主动都是我在店面中遇到过的例子。虽然有人员素质和劳务成本的影响,但我同样认为公司在公司文化和人员管理上还需要下工夫
2007-12-26 9:2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