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编读往来 |
Kevin
2007-11-08
01:46:50
上礼拜从网上定的书到了,我也是价值杂志的订户,当初就是看了张主编的序才买这本书
今天下午看了这本书,看了前第一章与附赠光盘,居然在怎麽样也不想继续看下去了,我想了想问题的原因
1.里面充满了巴菲特的各种事迹,这类的事情在坊间的书刊与网络文章层出不穷,我感觉有好像又是一本剪贴巴菲特的书籍,只是换成"私募基金"版的
2.里面也是充满的如贵州茅台式的佐证,坊间也是很多文章说投资贵州茅台获得多大的收益等等,虽然投资贵州茅台没错,但并没让人觉得有投资一个大家都没发现的公司,令人眼前一亮(我这些想法可能不大健康,只是看了太多自吹自擂的分析师或是投资顾问公司的文章跟电视,容易联想在一起,关键字大概是"贵州茅台")
3.上面提到如果在86年投资台湾的人寿,89年就能获得超多倍的收入,我是经历那时候大泡沫时代的人,作者应该说说89年後泡沫破裂,市场连跌十八天的无量下跌的惨况,看看现在那些暴涨的银行跟保险股的价钱,如果你在高点发现了"价值",那价值可是要人命的
总之,我只是咬了第一口,可能没有细细品味这本书的後续味道,但总觉得一个感觉,里面有些经过"价值投资"包装过的头脑发热,这个发热也可能是在股指连续大涨了四五倍以後的肯定与自我强化,更觉得买到一本要我付帐的私募基金广告本.当然,这些都可能是我看到第一章的错误反应,希望是.
PS.价值杂志会不会在某一期的好书烂书中评论此书,不知给几颗星呢?
回答:Kevin
我给"时间的玫瑰"三颗星。
另:Kevin,你是不是1990年时在台湾股市?如果是,能不能写写当时的感受,我真的很想知道。
张志雄
2007-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