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油價始終是要下跌的

(2007-11-07 09:14:52)
分类: ★精品文章★

油價始終是要下跌的

作者:經濟學人EIU


    2005年,經過一波驚人的漲勢之後,高盛的分析師預測石油價格將急劇上升至每桶105美元。

就在今年10月31日,當紐約交易所西德州中級原油(WTI)到達每桶94.74美元,甚至突破96美元時,預測看起來似乎就要成真。但高盛的觀察家已不再確定油價在短時間內便漲至他們的預測價格,他們在前一天即警告投資人:下跌的動能已經開始增加了。

近幾個月的漲勢起因於原油儲存量(特別是美國境內)的減少,顯示全世界石油的產能入不敷出。

一般來說,夏季及冬季的的存量會因為交通和暖氣的需求大增而減少,春秋兩季則會上升,但今年秋天截至目前為止,存量沒有任何提高的跡象,使得油商擔心進入冬季後全世界的石油便會短缺。而最近的降息極有可能使得美國的經濟成長得更快,更加深了他們的不安。

在存量低時,原先較不重要的減產,也會產生重大的影響。例如最近的一波價格揚升,便緊接著墨西哥國營石油公司因氣候因素關閉近海油田而來,即使那僅僅減少了全世界1%的產量。此外,中東地區的情勢緊繃也使得油價更上一層樓。

理論上,這時應該會有新的供給投入市場。石油國家組織(OPEC)已同意這個月稍微提高他們的產量,並駁斥石油短缺的疑慮,強調目前的供應量仍能滿足需求。

另一方面,非OPEC的生產者則計畫在接下來幾個月裡開發數個新油田。整體來說,他們在缺乏技術人員及設備而使得開發成本大增的情況下,實在難以增加產出-英國石油(BP)和殼牌(Shell)皆表示,今年第三季的產量不若去年同期。

換個角度自需求面觀之,如此高漲的價格應該也會減少石油的需求。富裕國家中汽機車對燃料的消耗確實減低了,但如美林的Francisco Blanch指出,近年來增加的需求太多來自中國、印度及中東,而在這些國家的汽柴油都有補助或是上限,使得駕駛人少有節省的動機。

除非政府方面開始考慮不再讓使用者享用便宜的午餐,他們的胃口絕對難以節制。最近的一個動作可以看出端倪:中國在10月31日宣布今年首次調高燃料的售價。

最好的情況是供給持續上升、需求受到控制,最終將可緩和當前的緊繃局面。高盛預估明年四月的油價將回到80美元,但分析師也同時提出警訊:在四月之前,已經壓得人喘不過氣來的油價,還有可能更重一些。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