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熊孵蛋
丹龙(烟花三月):
很高兴你对我的提醒,真希望永远是你的朋友,因为你是真心关心我和VALUE的.
首先,我们不要自封是什么价值投资的领导者,这是由后人来说的.更何况,领导者一般都没有什么好下场,后面跟着也不错.
当然,我知道你这番恭维,是为了下面的提醒或警告,后者才是重点吧.其实,我一直很小心,量力而行.比如,一直说要开网上论坛,但仅是讨论而已,因为我知道如果没有很好的设计的话,精力牵扯会很大.我宁愿呆在新浪博客里,随遇而安.
直到前两天,一名VALUE读者的投资者文摘网上俱乐部的建议,让我茅塞顿开.真的,我只用了五分钟,便肯定这是个好主意.我很想认识这位读者.VALUE读者中时不时冒出这样的朋友,今后一定还会有.
现在是让新浪博客恢复它的VALUE窗口功能的时候了,我暂时不会对它投入过多的精力,放一放吧.但我会把在这儿学来的经验用到VALUE网站上的.例如,两条消极经验是:
第一,我们不能力求完美,有问必答,有求必应,有贴必发,否则最后一定是让博主疲于奔命.一旦有人要与博主作对,匿名是他最好的武器,而博主的最佳防守工具是删除.如果博主书生意气,以为要给所有人公平发表意见的权利,是自取其辱.
第二,一百个VALUE读者中,总会有一到二位是非常挑剔的,他很容易成为麻烦制造者.这个比例,相信在银行等服务业的客户中也有.你只能舍弃这百分之一.换句话说,你如果让百分之一满意,一定是劳命伤财,最后让百分之九十九不满意.你要果断地与麻烦制造者说再见.
今后的投资者文摘博客用的是实名制,同质性很高.相信问题不大.匿名与实名有天壤之别,人在匿名的情况下是很容易变形的.我们在那儿,不会与百分之一纠缠了.删了就是了.即便不删,也没人理他.
这与新浪博客不同,那儿确有影响,大部分时候,我和这种人论战,就没想说服他,只是写给别人看的.
在投资者文摘博客中,没这必要.
我很相信VALUE的读者.现在已出现VALUE订户大部分要订投资者文摘的趋势,这是读者对我们的最大认同和默契.在中国,内外有别,投资者文摘是内部报告,我们就有较大的自由,不象VALUE是公开媒体,放不开手脚.一些读者想讨论其中许多专业投资内容,却觉得在新浪博客难以展开.有了投资者文摘博客,当然就方便了.唯其如此,我相信,投资者文摘博客的专业水平应该不错,很快会火起来的.
另外,VALUE的质量也会水涨船高.我一直说VALUE的质量保证在于我自己也在读它用它,这就象一位厨师做饭,自己也吃的话,品质不会太差.人不会亏待自己的,放心吧.而且,VALUE今年以来,有不少朋友提供了许多帮助,是活水之源.
VALUE的进步,是需要读者与时俱进相配合的.有位读者问我,VALUE原来的主笔袁剑在哪儿?
袁剑因家在南京,所以后来回去做事业了,我们还保持联系.这位读者说袁剑当年写的<<中国证券市场批判>>比我2006年的<<中国股市十七年>>深刻,我没什么不高兴的.因为<<中国证券市场批判>>的一些内容来自当年VALUE的封面故事,是我和他共同策划,由他执笔写的.那时我忙于VALUE的生存,东奔西走,没心思写东西.不过<<中国股市十七年>>与前者不是同一类型,它标志着VALUE这两年的转型.
2006年前的VALUE还是传统财经媒体的路子,文章要显得与众不同,要深刻,但与投资等大趋势相不相合并不重要.比如,过去VALUE有一篇封面故事-<<人民币迷雾>>,说得是考虑到农业因素,人民币应该贬值,这明显是在唱反调,显得很深刻,但连我自己也觉得人民币肯定要升值,再深刻也是自我标榜而已,所以那时的VALUE谁都说深刻,就是叫好不叫座,没人订.
现在的VALUE不深刻了,但它努力去实用,至少实事求是.这种风格在今天的媒体中是另类的,严格说它已不是媒体了.但看得懂它的人,知道它有用或努力有用也就够了.而到了投资者文摘,因为它是内部报告,索性把媒体的形式也扔了,大家就更容易接受了.
还有许多东西,不再展开了.最后讲一个<<小熊孵蛋>>的故事吧,一般我给两岁儿子买的故事书,我看到一半就知道结尾,但它却不是.<<小熊孵蛋>>说的是有一只小熊见天鹅孵蛋,它也想模仿,天鹅不肯给它蛋,它只好在森林中找到一只棕色的"蛋",努力孵它,有一天,熊妈妈告诉小熊,那只"蛋"原来是橡子,它最后成长为一棵高大的橡树.从2002年的VALUE到今天,就是小熊孵蛋,橡子已长成一棵小树,希望它早日成材.
志雄
2007.11.3
烟花三月
2007-11-03 16:37:01
张总又是办投资者文摘俱乐部又是举办读者见面会,好不热闹。
《VALUE》至此,一个杂志、文摘、俱乐部、定期见面会、博客、网络的全方位架构即将展现在我们面前。
这是《VALUE》快速发展的一个信号,一个标志。
《VALUE》不仅仅是价值投资的启蒙者,倡导者了,将来更多地担负起领导、组织和实践的重任,这是一个全方位的蜕变和升华。
全方位的发展,所消耗功夫巨大,牵扯精力巨大。
三思而行,谋定后动。
不希望看到如奥运门票系统在经历过多次压力测试后,却没能应付购票热情的尴尬。
当前,读者热情高涨,张总小心。
一路走好!
见面会我可能不会参加了,投资者文摘俱乐部争取第一个报名。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