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回答:烟花三月

(2007-09-19 13:24:40)
分类: 编读往来

烟花三月
2007-09-19 11:22:25
    在拉萨的网吧里抽空看一眼张总的博客。
    我初中的时候到一个同学家,他家满壁的书(大多是六、七十年代的小说)深深震撼了我,于是在很长的岁月中,我也收藏了许多那个年代的小说和连环画,其实目的就是为了让我看起来象个“喜欢读书的人”——连知识分子都不敢自称。
    到了今年快到40岁才发现我读的书太少太少,许多时间都花在了“没用的书”上。
    如果早有方向,我会系统地读一些经济学方面的书,今日,不知晚了没有。
    把在西藏的时间用于上网,是不是也是一个“没用的浪费”,庆幸的事,我边打字一抬头就看见了西藏蓝蓝的天,还有蓝天下的一个藏胞!

 

 

回答:烟花三月
    在西藏的蓝天下,太幸福了,想起了我10年前去那儿的情景。读书什么时候都不晚,而且如果年纪越大仍坚持学习的话,受益越大,因为阅历和经验都丰富了嘛。我就有这种感受。
    读书最难的地方在于,如何批判性地吸收。
    我是先“信”,然后通过实践与阅历,再批判。
    换句话说,我宁愿先傻,做个书呆子,然后再跳开去。

 

    又:你好像没订《投资者文摘》吧,其实,我正在里面比较系统地介绍一些港台与海外最新的财经(投资与商业)书籍。我认为,经济学的书不必读得太多,太理论,容易走火入魔。还是经验主义的好,这就要读“实用”的投资与商业书籍。巴菲特喜欢读人物与公司传记,我认为也好,因为可以学习与模仿。

 

张志雄

2007-9-19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