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致《华人杰出投资者》读者

(2007-09-10 10:09:43)
分类: 编读往来

致《华人杰出投资者》读者:

    在《华人杰出投资者》出版前,就有读者提出今后大家要讨论它。

    现在它出版了,当然可以充分讨论了,梨园人家和新网友的见解如何?你们又有何意见或想法?请大家多多指正。

    《华人杰出投资者》以后还会有续集,所以读者的意见很重要。

 

张志雄

2007-9-10

 

梨园人家

2007-09-09 11:41:13

 

老张:《华人杰出投资者》读完了。
    1、我读书一般是凭兴趣,哪段好看就先读,最先看的是《流畅地投资》,最后读的是《N个因素和一个模型》。
    《流畅地投资》极喜欢,反复读了几遍,很喜欢张函其人。此篇换个题目,叫:《安静地投资》,似更贴切。
    在美国的三个华人篇,对我而言,只是开阔视野,增加一点知识而已。
    2、如果一定要用“价值投资”标签给书中的主人公作个比较,“价值投资原教旨主义”和“价值投机主义”各居一端,前者代表人物但斌,后者李弛。我的排序如下:但斌、张涵、叶静儒、黄庆和、江作良、朱南松。
    但斌有才气、有激情、更有诗人的浪漫情怀,立论高远。他的文章时常令我陶醉和激动。可以说他是狂热的价值投资拥趸。你称他为原教旨,一点没错,原教旨后面是疯狂。关于大鹏证券,但斌的话说大了。我最担心的是但斌,高调的崇高总是令我辈怀疑,叫人无法安心。
    江作良的“寻找市场的共鸣点”,稍微有一点模糊价值投资和投机的边界,市场共鸣点有有价值,也有无价值的(譬如题材、概念的炒作),是进还是退?
    朱南松的“主流行情和主流板快”,离价值投资就更远了。其中也不排除有价值投资的东西,但那只是一种方法和策略。
    我无意否定各位大家,赚钱是硬道理。
    我们该如何理解“价值投资”?
    3、价值投资=买入持有。对吗?
    价值投资本来含义:当价格低于内在价值(有安全边际更佳)买入并持有;当价格高于内在价值(显著高于更有利)卖出。困难在于确定内在价值,有客观成分,更是艺术和主观判断。
    价值投资是理念,“买入持有”只是价值投资实现的策略和方式之一。
    4、价值投资的当代化身巴菲特在其五十余年投资生涯中并非不间断地“买入持有”,至少有二次大规模地卖出股票。他的套利活动,应该是远远地超出了“价值投资”范围了。
    巴菲特大部分时间实行“买入持有”策略,有老巴的苦衷。
    (1)美国相对长期投资而言奇高的资本利得税(目前大约是五年以内20%,五年以上18%)对回报杀伤力太大,老巴舍不得动。中国尚未开征此税种。
    (2)树大招风,老巴不敢轻举妄动。否则便要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5、任何人无法准确预测市场,所以阶段性持股走不通。
    估值从长期看回归平均,这是常识。按估值程度决定股票的买卖持有。持股三、五个月,三、五年或者更长都有可能。可行否,当然这需要相当功力。

 


新网友

2007-09-09 22:18:01

 

谈三点:
1.从直觉上,黄庆和是具高水准的,尽管其篇幅不大,但话能讲到要害,且对多个市场有观察透彻。
2.江作良值得琢磨,把他比作米勒可能过了点,但不拘泥于传统价值投资模式,积极寻求非主流关注的另类价值本身就是对价值投资的大胆尝试。当然,米勒是经过时间检验的,江还有待观察。不过,我会往他身上下赌注。
3.朱南松表面上是动能派,但其对杠杆运用的观点还是显示其老道之处,因此,熊市一定搞不垮他,切换到牛市,其收益会靠前。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