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在股市中遇见凯恩斯(五)

(2007-03-08 09:20:29)
分类: ★精品文章★
选自《Value》杂志  www.valuegood.com
2007.3月刊  封面故事   文/张志雄
 
  公众不是傻瓜,他们深知反其道而行之所面临的风险和因此所要遭受的痛苦。
  真的,大多时候,反向投资与见识无关,它与能否承受心理和生理的极度恐惧有关。
  李嘉图的好朋友马尔萨斯也是一位大经济学家,见识不可谓不高。滑铁卢公债发行之前,马尔萨斯曾经让李嘉图为他购买5,000英镑的债券,随着战争的临近,马尔萨斯坐不住了,他要李嘉图把自己的份额卖掉,哪怕只能获得很少的利润。结果是马尔萨斯不仅没能像李嘉图那样发财,而且经常要接受李嘉图的资助。
  在滑铁卢战役有了结果之前,李嘉图的感受如何不得而知,但我们可以从凯恩斯的一些书信和档案中窥出一些逆向投资者的心情消息来。
  凯恩斯的投资人生曾有过三次大的失败,分别是在1920-1921年、1928-1929年和1937-1938年间。我们已介绍过前两次失败,在从1937年春季开始的大衰退中,凯恩斯竟又损失了所有财产的三分之二。由于凯恩斯从经纪商那儿大量融资投资股票,一场市场浩劫袭来,从1936年年末到1938年年末,他的净资产价值从506,222英镑下降到181,244英镑,这并不令人奇怪。雪上加霜的是,凯恩斯的财富在缩水的同时还伴随着健康状况的恶化,华尔街股市的下挫发生在他心脏病发作之时。
  凯恩斯的贷款数量很大,但他坚持对这些股票的信心,一直不愿出手。而凯恩斯的心情却越来越紧张,193792日他从疗养院写信给朋友:
尽管我的处境仍完全正常,但我不想借一笔巨款。我还未到变为熊市心态的地步,但在借贷上我更不愿意有牛市心态。将债务降低是一个必要而又枯燥无味的、困难的过程。
  《凯恩斯传》写道:
  
但是,这却是现在所要采取的步骤。他的股票经纪商巴克马斯特摩尔公司要求他增加保证金,所以他减少债务的唯一办法是在下跌的股市中抛售股票。股市的持续下跌对他的身体恢复起了延缓作用,而股市的短暂复苏和接踵而来的更严重的崩盘,对他的心脏也产生了冲击。他在1010日给母亲的信中说:市场糟透了,但我的感觉是价格现在已经跌到了谷底。事实上,华尔街在九天后又大跌了一次。莉迪娅在11月的治疗日记中写道:股市暴跌对健康是致命的打击。19371116日,梅纳德给国民保险银行的G·H·莱克奈尔的信中说:当然,我认为抛售的时机应当在春季,但在当时十分难以确认。
  凯恩斯所主导的包括国王学院、国民地方保险公司、国民人寿保险公司等机构的投资也有惨重的损失,1937年,国民人寿保险公司的账面资本损失了641,000英镑。临时代理凯恩斯出任主席的寇松不断要求抛售股票,1938318日凯恩斯写信给寇松,说第一,我不相信低价抛出是对没能在高位时出手的一种补偿……价格不合理地跌至合理价值以下时,往往会经历一段长时间的沉寂,此时弥补以前的失误已为时过晚,正确的选择是静观不动。第二,市场已走向低谷而手中仍持有股票,对此我并不汗颜。我并不认为,一个机构或一个严肃的投资者应在市场下挫时随时准备割肉斩仓,或者一旦手中的股票下跌就陷于自责中……一个投资者的目标或者说应有的目标应当是长期收益,这也是评价投资者的唯一依据……至于在市场进入低谷前,我们应全部抛出股票,换成现金,这种想法不仅异想天开,并且有损于整个体制。
  然而,国民人寿保险公司1938年一季度资本损失高达231,000英镑,让机构中的悲观主义更为弥漫。凯恩斯又写了几封信给该机构中另两位同事,信中这样写道:这并不意味着我反对在市场价格逐渐回升时逐步售出,正如我喜欢在市场下跌时逐渐买进。我对市场反应的准确色调(如果可以这样比喻的话)在其他场合表现得更明显,从去年10月到今年3月,我一直在适量买入,而10月前未能及时大量售出,结果是331日我在美国投资的账面价值达到了最高点。从5月到现在,在价格逐渐上扬的过程中,我一直在分批售出,售出量已超过去年10月到今年3月的买入量,应当说,普通股出手量比你认为合适的14%还要高。但实际仓位并没有明显减轻,因为售出的一半的普通股又投资于债券和优先股。事实上迄今为止,我一直在利用这段行情提高证券的质量而不是减少数量。但以后我不倾向于在品种间换来换去,而且在市场每一次弹升时都应减轻仓位。假如市场总体回升达到10%-20%,我的售出将会较慢。但当市场再上涨到20%时,市场会异常活跃。假如再出现一个20%-30%的上涨时,市场恐怕会进入危险地带。寇松和董事会对凯恩斯的说法不以为然,凯恩斯于是在193810月辞去国民人寿保险公司董事会主席的职务,并向一位朋友解释说:一个人对他觉得最不满意的那些活动就应当加以放弃。这似乎又回到1935年凯恩斯写《通论》时的预言:处世哲学告诉人们,就人们的声誉而言,循规蹈矩的失败者要好于独出心裁的成功者。
 
 
 
全文链接:

在股市中遇见凯恩斯(一)
http://blog.sina.com.cn/u/4a72e9bb010007xm
在股市中遇见凯恩斯(二) http://blog.sina.com.cn/u/4a72e9bb010007xn
在股市中遇见凯恩斯(三) http://blog.sina.com.cn/u/4a72e9bb010007xo
在股市中遇见凯恩斯(四) http://blog.sina.com.cn/u/4a72e9bb010007xp
在股市中遇见凯恩斯(五) http://blog.sina.com.cn/u/4a72e9bb010007z1
在股市中遇见凯恩斯(六) http://blog.sina.com.cn/u/4a72e9bb010007z2

文章引用自价值杂志:
http://www.valuegood.com/neirong/200703/mulu.htm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