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卷卷尘心——我的邻居们(一)

(2012-08-07 17:52:02)
标签:

我的邻居们

分类: 心语心香

      http://s4/middle/4a7248afhc6a61a0af7e3&690

                            

                     你就像一首美妙的旋律,滋润着我的每个日出与日落。

                                                                          ——题记

   

    我童年的邻居是一户姓李的人家,他们家有五个孩子。我们家与他们家的好几间屋子的墙壁都是共墙的,如果不是很小声,隔着一堵墙彼此都能听到对方的话语。

   

    这个几十户的院子原本是一户大地主的房产,解放后被贫下中农给分了。以前全是木墙,后来重新筑成了土墙,不过位置都没太大的变化。这让我想起了外婆,她们家原本也是大地主,不但房产被瓜分,还被批斗。在大学任教的外公因肺结核病逝后,经受不起肉体和精神上折磨的外婆也跟着外公去了,在我母亲还很小的时候。

   

    母亲为了生活,14岁就嫁给了一贫如洗的父亲,爷爷家是穷得不能再穷的贫农,以前是佃户,帮地主家种田。世事就是这样的轮回,有谁说得清呢?

  

    只有经历了才懂得,也只有懂得才知道怜惜。吃过苦的母亲和邻居的关系处的很好,她很热情也很大方。父亲是种田的好手,菜也种得好,吃不完的母亲就分一些给乡里邻里。那个年代,饭都吃不饱,邻居家孩子多,挣工分的人手少,每年都补社,粮食每年年末都接不上。

 

    父母勤劳,母亲那时除了参加队里的劳动,还为生产队里养蚕,蚕养得好,挣了一些工分。爷爷为队里喂牛,下了好几头小牛,也挣了不少工分,我们那时的家境在队里比起来还算比较好的了,粮食一年下来还有些剩余。院子里不管哪家没吃的了来借,母亲都会不计前嫌地借给他们,邻居家就更不用说了,母亲还会暗暗地资助他们一些。

 

    后来大家的日子都在一天天好起来,邻居家的孩子也大了,但依旧沿袭着哪家有好的东西都彼此分享着,孩子们也是一样。我们家的厨房与他们家的厨房是相通的,我依然清晰的记得邻居家表叔娘的桐子叶麦粑很好吃,也曾记得有一次表叔娘在别人欺负我时像母亲一样护着我时的情形。

 

    再后来邻居家的哥哥们都长大成家了,打工挣了钱,搬出去重新修了楼房。我们兄妹也纷纷外出读书工作再成家,回老家的次数也是屈指可数了。如今那儿已成了工业园区,全村的人都搬了出来。当年的邻居都住在镇上,有的自己买了房,有的住在安置房里,住的地方都不一样,而住在城里的我们与邻居家的哥哥姐姐们相见的次数就更是少之又少了!

 

    联系虽少,但我们彼此之间还是一直有着对方的一些信息,遇到有事相求的时候,在自己能办到的情况之下,还是都会毫不犹豫的伸出手去。

 

    尽管世态炎凉,而有些记忆却如花一样,温暖的记忆则像花香,在寒冷的夜空也会放散。。。。。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