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孩,打破这个时代的意识束缚

标签:
情感女性 |
分类: 铌言喔语 |
前两天看到一个视频,叫做《像个女孩一样》(《like a girl》),视频摄制组找来各色人等来表现“像女孩一样”的种种行为,比如女孩怎么跑步,女孩怎么打球,男人和成年女性的模仿运用了“女性特征”,比如兰花指,比如扭捏,比如柔软无力;摄制组再找来几个小女孩,分别请她们表演跑步,女孩子们没有丝毫犹豫,马力全开奔跑起来,行为上与男生没有区别。导演问其中一个小女孩,什么叫做“像女孩一样跑步”,小女孩说,就是快速的,用尽全力的。
视频展现了美国文化,青春期男孩无论是对女性成长的恐惧还是神马其他的,在成长期会产生分别概念,并出言羞辱对方。10-12岁的女孩心理脆弱,此时正在经历自我了解及自我接受的阶段。当她们听到”HEY,你像女孩一样***”,女孩会充满疑惑,视频里一个姑娘说,“当我听到别人形容我像‘女生一样扔球’,我会想到底是什么意思。因为女孩觉得自己很强壮,但他们好像在说,你很弱,你比不上其他人。”
中国在对女孩自信心保护和提高这方面的文化更加差劲。
我小时候田径队,8年,家里老人基本没给过好脸色,他们认为女孩应该乖乖上课,放学回家,而不是在外头疯跑疯闹。但我体育成绩特别好,我不擅长在教室里背知识,却天生爱冒险,在生人面前不胆怯,自己特别有主见。但这一切和老人的认知差异巨大,于是我所有擅长在家人面前成为缺点,我度过了非常郁闷又自卑的童年。
我属于不幸中幸运的,碰触过心理学,心身灵成长,佛学,于是能把童年黑暗的记忆通过自我清洗减化伤害,并且通过意识更新的方式,更新认知,重获自信,大步向前。
我身边有很多好女孩,长得貌美如仙,性格温柔爽快直接,学历拿出来金子般烫手。可偏偏这么好的女孩,越活越胆怯。
有一天和几个名校毕业的美女聚会,大家痛骂一到25岁长辈就各种为自己安排相亲的行为,从脚底一直呕到嗓子眼。这是一种多大的侮辱呀,一则不相信自己的孩子足够有魅力吸引异性,二则把人生最美好的爱情用各路标签所替代,三则限定了人生的自由和可发展性。最让我们忍气吞声出于孝意不愿顶撞的是,家长理直气壮说我们只是提供可能性,现在开放了,孩子们恋爱自由,可实则背后的魔抓及控制的鹰眼,天天看着你,看着你,你单身一天他们就好像受苦受难了十年。
在充满叛逆和自我的争斗中,最让人心疼的事情最终还是发生了。
埋下的因开出了恶人的果。
其中一个女孩子,整场晚饭闷闷不乐。她是典型的妈妈们嘴里的那个“邻居家的孩子”,貌美如仙,是真仙而不是个妖,名校毕业,家教良好,自持力强,富有爱心。她先生也挺帅的,高智商,自己创业。两个人放在马路上,都是瞬间有人扑上的主。
那年她和他分手,这个从小被妈当成骄傲的姑娘突然没有了下家,她妈开始焦虑和恐惧,相亲大军排起长龙。就在此时,他找回她,她烦透了无法拒绝的相亲安排,于是速速婚了。她曾是母亲口中的骄傲,聪明,乖巧,成绩优异,漂亮,听话,她满足了父母一切虚荣心,她按照中国所有家长期待的女孩子的样子长大了,父母有一张标准优秀女儿列表,她努力的一个个画勾,一个个完成。大学毕业后,整个社会大声叫嚷着权利,金钱,人类的发展,人类生命的价值成为一个无人问津的东西。爸爸妈妈那个年代认知的优秀社会人不一定能生存在如今的社会上。女孩想重新成为妈妈口中的骄傲,成为身边人的骄傲。但没有人再过来给她递一张标准答案。
她迷失了。
他对她提出了离婚。
我们心疼到差些落下了眼泪。
姑娘坚强勇敢,她准备坚持,不为那个男人,为曾经自己的承诺,为心中的一份感情。
这个姑娘类似的故事,在我身边一些姐妹身上重复发生。小时候父母给予的个人意识,在成熟期有一些竟然开出的是恶果。拔掉恶果,是带着拔去肉刺撕心裂肺的疼痛的。
这个社会从来没有标准答案,别人安装在我们身上的传统意识,并不一定会带给我们幸福。
女孩,去做你心有所想,踢翻你所有的恐惧,甩掉来自亲人的控制和束缚。你所期盼不发生的,它终会发生。我们会让家人失望,因为他们的期待失去理性和原则;我们的男人会偷瞄或奔向身边的美女,因为他是一位生理健康的直男;我们的事业会面对坎坷,因为也有人希望得到你手中的奶酪;我们终究会面对一定比例的失败,因为这个世界是由失败和成功共同组成的。
所以女孩,放掉恐惧,去做你心有所想。去实现你的价值,去改变这个社会,去让世界更好,去让下一代少经历我们的痛苦。
女孩,永远都没有太晚,重要的是现在开始去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