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一脚踏着生活,一脚踏着死亡

(2008-07-31 00:46:07)
标签:

旅游

四川

地震

分类: 行走,改变生活

一脚踏着生活,一脚踏着死亡

下午把自己扔在屋子里,把这两个月积累下的杂志都翻了个遍,私家地理、新探索、心理周刊、英语读物还有米娜。

然后就很有写点东西的欲望。

房间有个大窗户,占据了大半面墙,一张双人床贴窗摆放,白色床单、被子和枕头,把斜射进来的阳光反衬的更加纯净。地上铺着红色的木质地板,暖洋洋的为房间增加柔和度。剩下三面墙各站立三个大活动衣架,还有一个大书柜。昨天在房间里接了三盏坐地灯,角落里摆放了高镜,暖色灯光四处扫来,被无数衣裳围绕,是我喜欢的简单时尚。

这段时间,因为慵懒,没有把生活记录下来。反而,也落得一身轻松。

2个月回国的时间,因为各种原因,不断出行,上海,西安,内蒙古,海南,广州,成都,北戴河。7个地方两个月,我成了机场的常客。

一脚踏着生活,一脚踏着死亡

在成都的一个夜里,凌晨一点,房门似乎被谁重重的关上,随后整个房间来回震动了几秒钟,我自言自语问了声,有小偷?随即突然一个激灵,地震了。

本不想说地震,大家看的太多了,就不要再增加心理压力。可当时的感受让我时时刻刻想在这里倾诉出来。

说不恐慌是假的,可说恐慌到不知所措,也没有必要。

余震来的很快,走的也迅速。在我还没有反应过来时它就已经离去了。

一系列复杂的心情,其实来源于思考时的后怕。

没有经历过永远不懂,在余震中等待的四川人是什么样的心情。

那不是电视里喊口号大家掏钱赈灾就能解决的,况且,赈灾用款也没什么给成都人民。

一直坚守在成都的爸爸说,这一个月,是他从商这么多年来,最难受的一个月。每天无事可做,终日惶恐,但仍然要坚守公司稳定军心。

之前,我都只是听着他说,然后表以同情加点安慰。可现在,我终于明白那是什么样的感觉,那是只要在这里就时刻有死去的可能。

那为什么不离开呢?离开?去哪里?哪里能收留他们,哪里有他们多年积累的情感。

何去何从。

只能生活于恐慌和无奈。

终于相信,命,自有天定。

一脚踏着生活,一脚踏着死亡

有生命的地方,就有希望.

512后,爸爸一直很想去他和妈妈曾经当兵时的部队所在地看看—四川八角。在成都的最后一天,我们一家人出发了。开了大概二个多小时,路边出现了一些垮掉的房屋。第一次,我刻意压制住自己想照相的冲动。在受灾群众面前拿起相机拍他们倒塌的房间,那是伤口上撒盐。我们不是灾区游客,不是受灾观光者。

八角在一片山沟里,进入山区,个别山面因滑坡只剩下光秃秃的土坡。在一个没有任何标示的岔路口,爸爸熟悉的把车转了进去。沟口站有几个保安打扮的人,他们只是看了看我们,但并没有让我们停下。

爸爸对我们说,他们看到这些车肯定知道是怎么回事,知道开车的人来到这个小破山沟是为了什么。顿了一下,他补充,来看这儿最后一面,尽管只是一些破房子。

山沟里部队留下的楼房,已经倒下了一片,地上全是砖片。

车所经过的地方,看到的都不知道是什么东西。妈妈不断指着远处的废墟,说那里曾经是他们上小学的地方,那块地曾经有一个大操场,那个小角落是个小车站,和爸爸谈恋爱时,就在这里一起等车进城,这里。。。那里。。。

一脚踏着生活,一脚踏着死亡

后头靠边边的房子,曾有家中老人美好回忆.老太的房间.

四川八角,曾经是聚集全中国科技精英的宝地。这里有全国机密武器制造场,据说保密措施做的连当时的四川政府都不了解这里。前几年大热的连续剧《暗算》讲的就是发生在这里的故事。而我的老太,爷爷奶奶姥姥姥爷,还有爸爸妈妈大伯大妈,都在这里生活过奋斗过奉献过。

只是如今,用爸爸话来讲,不需要多久,就再也没有人知道,这个破山沟曾那么辉煌过。

很多从这里离开的人,都喜欢年年回来看看,看看仅剩下的几栋房子,他们说,那叫做盼头。

这里有他们年轻时,关于单纯,梦想和战友间兄弟情深的美好回忆。

可如今,全没有了。

离开时,爸爸妈妈带走了很多最后一眼的照片,要给爷爷奶奶姥姥姥爷看。

最后,留下了一句话,

“再也不用回来了。”

一脚踏着生活,一脚踏着死亡

一脚踏着生活,一脚踏着死亡

 

一脚踏着生活,一脚踏着死亡

 

一脚踏着生活,一脚踏着死亡

 

一脚踏着生活,一脚踏着死亡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