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it |
曹宇杰
所谓eHR,即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是基于先进的软件和高速、大容量的硬件基础上的新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通过集中式的数据库、自动处理信息、员工自助服务、外协以及服务共享,达到降低成本、提高效率、改进员工服务模式的目的。
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97年开始出现市场应用,尽管应用历史已达10年,但企业用户对人力资源管理软件的应用并没有实现普遍的成熟化,这与同期发展起来的财务管理软件、进销存系统等差距较大。目前eHR的应用现状是两级分化,第一类企业,基础信息系统建设完善、或ERP应用良好、或管理流程优化的企业,他们的eHR应用不仅可以与企业其他管理系统有机融合,而且能够更为宏观地支持企业决策,甚至可以看到eHR应用所带来的管理价值和效益,这部分企业当前只存在于部分行业的大型企业,数量有限;而另一类企业,也是绝大多数用户,eHR应用还停留在较低层面,只能服务于企业一般的人事管理,或者连基本的人事管理信息化还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应用的两级分化?主要是HR应用不是企业单一业务、管理环节的应用,而是受到企业基本管理流程优化程度、其他信息管理系统应用水平等多方面、多环节的限制。因此越是上述各方面建设良好的企业越能够提升eHR应用的价值,成熟化程度越高;反之,应用水平存在巨大制约。目前大部分企业在eHR应用中遇到的问题主要包括: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的基础薄弱,人力资源管理流程尚没有优化的标准;由于对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的系统认识,对人力资源管理的信息化的理解及实现出现了偏差;另外,在系统之间转换时也出现了很多问题。之所以会出现这些让企业感到棘手的问题,其主要原因有:人力资源管理的基础工作做得不够好;管理流程不顺;缺乏可依据的标准;信息误导现象严重;信息集成层次不高,无法更宏观地利用人力资源数据。进一步挖掘深层次根源:首先是观念问题。企业决策者对人力资源管理及人力资源管理的信息化的观念尚未达到足够的高度,重视程度比较低,注重其系统建设的短期效应。其次,随着系统应用程度的提高,企业实施成本会不断增加,资金问题会更加严重。第三是实施效果问题。由于不能系统地评价人力资源管理的应用效果,很多企业不能客观地认识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的效应。最后,HR软件服务商的技术水平、业务能力以及服务等得不到很好的确认等。
企业eHR应用成熟度两极分化导致人力资源管理软件市场发展的不愠不火,随着企业对上述分析原因认识的逐步加深、以及企业其他环节信息系统应用水平的提升,企业对eHR成熟应用的制约将越来越小,eHR应用也将会出现加速增长,计世资讯判断以大型企业集团化管理应用为代表,eHR应用加速增长的趋势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