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建华大题材·大合作·大奉献

标签:
文化教育历史旅游图片 |
分类: 文化陕西 |
——在推动陕西文化艺术事业高质量发展调研座谈会的发言
文|吴建华
在党的二十大精神感召下,我们今天召开这样一个座谈会,来调研陕西文化艺术事业如何实现高质量发展?这个会议开得及时而成功,令人振奋。
因此,我想借机谈两点认识和一点建议:
第一个认识:文化艺术创作要站在时代潮头,去抓住中流砥柱式的宏大题材,否则难有大作为。
习近平总书记曾说过:“一切有理想、有抱负的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都应该立时代之潮头、通古今之变化、发思想之先声。”
书画艺术也是如此,其他各门艺术创作也是如此。
举一个例子,上次我们在蓝田举办“诗经对话蓝田玉”活动,发现了陈双军先生是个人才,花费多年精力,推出了40多件玉雕系列作品,用以反映《诗经》内容,用丰收喜悦的画面来彰显我们这个时代“饭碗要牢牢端在自己手里”的宏大主题;用农夫解甲归田重返家园的生动画面,来反映世界安全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宏大思想,是多么具有时代价值和现实意义!
为什么?因为陈双军站得高,看得远,舍得下功夫,在通古今之变的“变”字上做了大文章。反过来说,假如他每天起来雕个观音刻个佛,纵有万千手把件,也注定没有大作为,担当不了大时代重任。
第二个认识:中国式现代化就艺术而言,就是传统艺术向现代转化,借用现在手段,走向大联合,形成大气候。
因为《诗经》是制礼作乐时代的先锋,是我们艺术创作的源头精华,也是我们今天弘扬优秀传统文化而面向世界和未来的重要法宝。又因为《诗经》的重头戏在我们陕西,而今天的陕西文化在全国占有重要的文化地位。所以,我们应该把《诗经》艺术现代化的目标,纳入到国家艺术创作扶持的计划当中,当成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来,一抓到底。
第三个是建议:建议成立《诗经》艺术现代创作课题组,当成本届班子,乃至整个陕西文艺创作的重要任务来奋力推动。
一是制定通盘计划,确定内容,落实具体成员和任务;
二是定期召开推进会议,像宝风会长出版《秦风汉韵》集著那样,准点到站达标。
三是以陈双军《诗经》玉雕为龙头,形成大合作,三年拿出精品,该出版的出版,该展览的展览,该收藏的收藏,该出国的就去世界各地潇洒走一回,送去中国“和”文化的世界情感,以及“世界文明”的中国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