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在马建勋先生墓前的讲话

(2021-08-06 17:10:59)
标签:

旅游

历史

时尚

文化

分类: 文化陕西

     2021年8月7日著名作家、哲学家马建勋落葬于法门寺灵境园

                                  吴建华

 在马建勋先生墓前的讲话

    

良师益友马建勋先生走了,但这对于哲人来讲,并没有什么可怕的,因为有生就有死,生死是一个圆点关系,他生前与我曾多次讨论过这个问题。


在马建勋先生墓前的讲话


现在要害的问题是,马先生走了,谁来继续推动哲学创新?谁来接续放飞心中的天马?坚守文化的自觉与自信?


在马建勋先生墓前的讲话

    

马先生早年就读于西安灞桥六中,因家庭困难投靠于新疆工作的大哥。他曾在天山放马,涵养了马的忠诚与奔放、刚烈与智慧;因为写作,他后来做了新闻记者,接触了林则徐流放新疆的大量史迹,就了长篇历史小说《国魂》与《国殇》,而闯入中国文坛;那时,适逢著名作家王蒙下放伊犁,王蒙的人生意志与智慧,像灌浆一样支撑了马建勋的成长;1985年,王蒙推荐马建勋加入中国作协,推荐他进入武汉大学作家班深造。


在马建勋先生墓前的讲话


马建勋很像一树攀爬在阳光下的苦瓜花,在武大因写塞外系列散文,得到了写《天山景物记》的著名作家碧野的高度赞赏,在西北大学深造时结识了著名文学评论家刘建军、王愚,在北京大学讲学时又成为哲学泰斗张岱年的弟子。由于他敬仰先贤与大德高士,就踏上了集文、史、哲、画于一身的人生追求。


在马建勋先生墓前的讲话

上世纪九十年代,活跃而动荡的社会思潮,已不满足于贫乏的社会意识,马建勋先生敏锐推出了他的《圆点哲学》,1996年《新华文摘》全文转载《人文杂志》上的圆点世界观和圆点方法论,一时轰动了中国哲坛,但与之相伴的却是各种声讨与骂名,不仅在国内而且在国外,引起了轩然大波,赞同者认为,圆点哲学的“和谐”论是后来“和谐社会”理论提出的先导;反对的声音也是咄咄逼人,他们大跌眼镜,原来哲学还可以这样创新?还可以用圆点的眼光来看待这个变动不居的世界?


在马建勋先生墓前的讲话
       

树欲静而风不止。马建勋在应亚洲与西方文化交流中心邀请赴澳大利亚作访问学者之后,又应邀参加爱丁堡第21届国际学术代表大会,他在宣讲圆点哲学的同时,放眼东西差异,着力探求人类的融新之路,他一向反对黑格尔“中国没有哲学”之说,他在第二十四届世界哲学大会上进行过愤然驳斥。


在马建勋先生墓前的讲话


马先生深知,中国正在崛起,思想必须走在世界前列,哲学是观念中的观念,要继承,更要创新。2005年,他在临潼率先扛起了东方智慧创新研究院大旗,与鲍吉人、黄明理、赵永昌、蔺保群、俞明三、赵登亮、卢其旺、玛丽娜等一大批国内外哲人一起汇聚在骊山脚下,虽南北不同腔,但真理可融和。在马先生的带领下,从东方智慧创新研究院到太极城哲学创新研究院,凡十五六年来,直接与间接影响的全国哲学爱好者,何止成千上万,有识之士正在整理《中华当代诸子百家哲学》,其中马建勋先生开一代新风,功不可没,贡献卓越。


在马建勋先生墓前的讲话
     

 用马先生自己的话来说,他十年文学、十年哲学、十年绘画,三十年铸就三把宝剑。如今剑胆琴心,宝剑慷慨,它的主人却一去不归,留下北大讲坛、英国画展、墨尔本峰会虚位以待的万千遗憾,正如著名文学评论家常智奇先生所叹:恨天马行空夺我挚友,哭地利人和再无建勋,假如再有十年,马先生将会更加一马当先,万马奔腾。

在马建勋先生墓前的讲话
      

作为良师益友,马建勋曾任安康文联主席,是我的人生楷模,先生旷日持久的埋头苦干精神,独立思考而纯粹的真理探求精神,先天下乐而乐、后天下忧而忧的名士精神,一直激励着我走出山坳,胸怀世界,放眼未来。三十多年间,我们知己知彼,心心相印,即使他潜伏在偏僻的临潼作画,我也会准确找到他柴门半开的画室,一度传为文友佳话……


在马建勋先生墓前的讲话

  

呜呼,天妒雄才,积劳成疾,文魁归西,留下无尽思念,更留下无边思考。

  作为世界名人,今天,马先生被安放在法门寺灵境园风水宝地,他在九泉之下也会侧耳听世界,精研铸剑法门!


  安息吧,我的好友,马建勋先生!


                                                                          2021年7月8日


在马建勋先生墓前的讲话

在马建勋先生墓前的讲话
                                                (马建勋的儿子马也致《祭父文》)


在马建勋先生墓前的讲话
                                     (马建勋之好友常智奇撰写的两幅挽联)


在马建勋先生墓前的讲话


在马建勋先生墓前的讲话



在马建勋先生墓前的讲话



在马建勋先生墓前的讲话



在马建勋先生墓前的讲话


附:马建勋艺术简介

   

马建勋,西安市灞桥人,北京大學哲學泰鬥張岱年先生親傳哲學弟子,2004年中國哲學大會代表。大汉伏波将军马援之后,著名哲学家、作家、书画家,毕业于武汉大学和西北大学研究生院,系东方智慧创新研究院院长、东方当代名家书画院院长,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华人民共和国一级美术师,曾为新疆自治区作家协会会员,香港特区美术家协会会员。历任陕西省文联常委、省作协常务理事,安康市文联主席,中国书画名家协会名誉主席、北京奥林匹克书画院荣誉院长、国际名家书画院教授、副院长、英国牛津艺术学院客座教授、博士生导师;英国第11卷、美国第5卷、中国首卷《世界名人录》入选者,其自成体系,博大精深的《圆点哲学》1993年荣获世界杰出成就金奖108米国画长卷《中华熊猫图》荣获“2008·中国奥运会艺术金奖,现为中、英、澳3所知名高校客座教授,出版前瞻性、独创性、学术性、艺术性哲学、文学、教育、绘画等著作部。最新创作《丝绸之路油画系列》和《天马国画系列》及书法作品多幅,其作品观念新颖,风格独特,既富哲理又有诗意,因而远销世界各地。2020年3月29日病逝于西安,享年七十岁。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