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引生山水画的风水艺术

标签:
文化旅游时尚历史 |
分类: 文化陕西 |
中国文化的源头在太极,太极·阴阳·易·道等,其实都是一回事,本质是对太阳照射地球规律的把握,假如没有阳光,一切将无从谈起,而书画、摄影、剪纸、雕塑等等的艺术,又恰恰是光线的应用艺术,它们也许比文字本身的艺术更早,或更直观地反映了光线之道的价值和意义。
山水画家刘引生,笔底下的山水像个灵动的地球仪,总在不断地转动着角度,寻找着天光打下来的喜悦,然后去恰当地安放水色的魅力,使其在光线里获得萌动与点染,而成就山水画的立体效果,用刘引生的行话说就是勾勒线条,先打底子,后盖面子,墨量有时极少极淡,若有似无,称为惜墨如金,但有时却泼墨如倾,似乎难以收拾,正是在这种放纵与吝啬的用墨中,塑造了山水的雄奇与俊秀,自然与和谐,于是,我将刘引生的这种借光定位、合道施墨的绘画艺术,称为山水画上的风水艺术。
那么,什么是风水和风水艺术呢?
应该从伏羲立竿见影、夸父逐日说起,那是一个神圣而伟大的发现与发明的时代,他们站在亚洲的黄土高坡上,发现了太阳照射地球的方式是东升西降,而河流却自西向东,即“日月经天·江河行地”世界应该是一个“圆”。这个“圆”就是后来阴阳鱼太极图的雏形,他们发现“圆”中对着太阳的是阳,背着太阳的是阴,当太阳走过一年,不仅有四季,而且有二十四节气,从而发明了历法,指导了中华五千年农耕文明,使中华民族像一座雄伟的昆仑,成为世界的龙脉之祖。所谓风水,就是研究不同的山形地貌,在阳光变化中的各自出路。
如果说堪舆是一门艺术,那么,绘画,尤其是中国山水画更是风水艺术中的艺术。
请看刘引生先生笔下的群山,都是活灵活现的,高昂头颅,顶天立地,没有匍匐的奴颜,也没有跪地求饶的眉骨,一眼就能看出他心中的群山富有刚正、伟岸与努力向上的品格与气节。那些淡淡的云彩,缠绕在山腰,却阻挡不了群山朝天的向往,以至于挺拔而纯粹地接近阳光,在险峻奇绝的地方,丛林,闲树,杂花,随意生长,实现着画面的自洽。
刘引生先生笔下的水,多半是隐藏在山间的大溪水。几乎,每一幅画面都有淙淙流水的形象与声响。有的,高挂成瀑布,映衬着山的高度;有的如云似雾,激荡胸怀;有的山川绵延,大开大合,苍茫锦绣。
其实,我最关心的并不是看他画了什么?而是看他是怎样画的?我最喜欢的是他心中有太阳,眼里有光明,笔下分阴阳,不同季节的山水有不同季节的特征,冬至一阳生水,此刻的水是“天一生水·地六成之”(河图释义),整个冬景不是死寂的,群山不是枯萎的,而是岩石裂隙里有着早春的意蕴,生命回阳的热望,有积极向上、向善、向美的追求。
(陕南春色)
取名《陕南春色》的山水画,令人想起河图上的阴阳点“天三生木·地八成之”,在易经中“卯【木】”代表春季,也指东方,所以整个画面就像一所合乎风水要求的房子,坐西朝东,风水上叫着“酉山卯向”,阳光从东面打过来,万物春和景明,欣欣向荣,易经叫“帝出乎震”。这个季节,山体岩石“春色遥看近却无”,林叶光鲜亮丽,春水含烟而温暖,草木相望无语,天地顾盼有情。而山间云水,让你分不清哪是云?哪是雾?哪是水?只感觉到,群山苍岩立于暖春怀抱,春水柔丽跌宕在峡谷山脚,整个一个春梦迷离的陕南水乡的挺拔气势,令人过目不忘。
(秋韵)
取名为《秋韵》的这幅山水画也特别有意思。秋天“地四生金·天九成之”(河图释义),易经中“酉【金】”代表西方,表示秋季。实际上是秋阳高照,万物成熟,叶黄果满的时节,于是,刘先生笔下的秋韵画面,就像建造一座房子,选择了坐东朝西,即风水上的“卯山酉向”,让西面的阳光喷薄而来,强烈地照耀在东山的景物之中,着重凸显了画面上的“秋肥”色彩,但刘先生的山水画却不同于西方的油画,它不是让你直观感受油画逼真的艺术效果,而是让你感受到比油画更为博大的内在世界,明丽敦厚与各有所归,娴静无尘与爽朗愉悦,真是好一幅秋意绵绵的仙境图。当然,这幅山水画必定是借用了风水上的采光效果,而实际建房的卯山酉向不一定合情合理,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这幅取名《深山通途》的山水画,也颇有现代人文的风水意蕴。画面的背景是两山夹一川,中间是一桥飞架,天堑变通途。在我看来,刘先生是想竭力表达“天人合一”的完美主题。正是,天桥并不影响自然的行云流水,也不会障碍春夏秋冬的寒来暑往,天道与人道各取所需,各执精彩。著名学者、哲学家谢德民教授说过,“天人合一”实质上是“人天合一”,因为天道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只有人觉悟了,顺应天道了,才会是“人能弘道而道不远人”。
刘引生先生很了不起,用无声的笔墨,按照传统的风水理论原则,紧随时代的前沿智慧,用画面说话,他以敬畏之心把自然看得很高很大,在《陕南春色》中,他把河那边人家的景象放置得很小很弱,表现着他对人与自然的关系的理解与关爱、主张与倾向。在《秋韵》中,他干干脆脆就没有涉及到人的行踪,只表达着对秋山、秋水与秋韵的纯正向往与无限赞美。在《深山通途》中,他用“通途”表现现代科学技术带给人们的便捷,以及集约化手段,缩小了人的占有范围,减少了人对自然的污染和破坏,从而放大了自然空间,又以科技的方式更高层次地回归自然怀抱。
行文至此,我们不禁要问,究竟什么样的山水画才算是好画?在我看来,中国山水画是最能体现中国传统文化精髓的,尽管崇尚“阳光”是人类共有的价值观,而利用“光线”创造艺术也是世界性的通则,但是艺各有运也有命,要取决于艺术家的主体境界。
“阳光”,对于自然而言,那就是万物的同生共荣;对于社会而言,那就是公平正义;对于心灵而言,那就是和善友好。
刘引生尊崇“道法自然”,要求画面合乎自然规律,在具体创作的过程中,他不仅要求自己有风水常识、天道情怀,还要有“人天合一”的思想指归,使之画出来的作品山河锦绣、端庄大气,大有趋吉避凶、美化环境与提升境界的文化内涵。
记得实力派山水画家祝金刚先生说过,“山水画就是对自然与人文世界的高度概括,既要有历史传承的脉络,又要具有时代的气息。”我想所谓的时代气息,大致是画家通过画面,能够表现出与时俱进的感受力、想象力与感染力。刘引生先生的画作虽不是尽善尽美,但他一直在向着明确的主旨攀登。
于是,通过上述所言,不难看出好的山水画,既要形似,更要神似,特别是画面背后所隐含的诗情画意与天言哲语。从这个意义上讲,刘引生的山水画,不仅可以收藏,更可以成交与悬挂,因为他有传统的美感,也有时代的前瞻意义与和谐精神!
附:刘引生简介
刘引生 男,字(雲深),西安市人、陕西省军旅书画家协会常务理事、陕西省文化产业促进会会员、陕西省民间艺术促进会副秘书长、陕西国际书画艺术交流协会会员、陕西书法研究中心会员,陕西金秋画社画家、汉唐书苑签约画家。善长山水、花鸟、尤以山水为佳,曾受益于著名山水画家吴蓬、王中年、花鸟画家徐湛、孙玉德等多位老师。作品多次参加全国和省、市、及西北地区书画展并获奖,作品被“新浪网、中外艺术、一点资讯、百家号、手机百度、卓信艺术集市网;水墨丹青文化网;西安大川文化网;陕西书画艺术网;陕西美术出版社美报推荐宣传。曾参展中央电视台书画频道师生书画作品展,中央电视台书画频道第二、三、四届迎春书画优秀作品展播,作品录入中央电视台书画频道优秀作品专集,百余幅作品被政府有关部门和社会各界收藏。 联系电话:133892357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