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早晨上班时,老婆在车上给我讲了上周在常德培训时的一个小故事。有位湘潭大学教授、公共管理学院硕士生导师周批改给她们上课,题目是《加强调查研究,创造幸福生活》。这位老师很幽默,课也教得非常好,很自然地吸引大家的注意力,让大家一直听下去,整个下午都意犹未尽。他的自我介绍也很经典:
“首先,我来介绍一下我的名字,叫周批改。我小时候的愿望是做一名每周批改一次作业的小学老师。现在,我是一名大学教授了,我觉得我已实现小时候愿望,非常幸福了。所以今天我就来谈谈关于幸福的话题。下面,我们来做一个幸福感的调查问卷。”
于是,周教授上课之前,做了一项关于幸福感的社会调查。他在微信群中,让每位学员用手机扫二维码,然后作答,提交。在电子显示屏上,显示收上来的问卷一共60份,有5
个人觉得不幸福,7个人觉得一般,其余都觉得幸福。
周教授便将60份关于幸福的答卷一一念了出来。回答没有统一模式,有的说幸福就是努力赚钱,有的说幸福就是夫妻恩爱,有的说幸福就是每天看得到最想见的人,有的说幸福就是每天不用加班……
周教授在念的过程中一直没有停顿,只有在念到倒数第三份问卷时,才停顿下来,并加以注解:“这个写得好,这是一位非常不错的母亲!”
这份答卷刚好是我老婆的答卷。对于幸福的定义,她是这样回答的:“孩子身体健康,孩子工作顺利,孩子心情愉快!”
老婆觉得很佩服他,她在车上反复说:“教授只看到这句话,就知道这是女人写的,不是男人写的,厉害。”
我听到这里时,内心一颤,眼眶分明有湿润溢出。
我没有继续和老婆讨论,而是陷入沉思。我一点也没在意她没写夫妻恩爱、相夫教子、家庭和睦、和气生财之类的答案,也没在意她对丈夫的漠视,而是从这份答卷中看见一位母亲对孩子的大度、无私、善良和宽厚的慈爱。联想到过去因为工作或种种原因,在孩子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方面,老婆关心得非常多,我关心得非常少。我反思自己在对孩子付出方面,比起老婆相差太大,羞愧不已。
一霎时,我感觉老婆伟大,我渺小。
2018年11月12日星期一,瘦云斋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