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改编:如痴如醉的宋玉文化研究者

标签:
365宋玉文化江从镐说话的云文化 |
分类: 矜漍散文 |

江从镐是土生土长的临澧人,曾任湖南省重点中学临澧一中校长,中学特级教师。今年已至八旬、疾病缠身的他执着研究宋玉文化,并希望能在他有生之年将临澧县宋玉文化这块的文章做起来。江从镐随时都带着他撰写的相关作品,随时随地研究的同时,愿意与有志趣相投的人分享自己的观点。当你在芸芸众生中,你不经意遇到这样一位睿智长者,你就有足够的理由相信,寻梦,不分年龄大小,是生命存在的价值所在。
2017年3月,江从镐提着一个布袋子,第一次来到我的办公室,就说明来意,有几位退休的老领导介绍他来找我,说我喜爱写作,也喜爱宋玉文化,找我的目的,是要为宋玉正名。一进办公室,就直奔主题,他说:“宋玉是临澧人,是纯文学之祖。”他的话让我有点吃惊。在我理解,对一个人的籍贯判断理应以出生地为准,在他看来,封建社会的户籍制度是以久居地为依据。宋玉在临澧生活了近五十年,由此认定是临澧人。他拿出自己的研究成果,阐述宋玉是纯文学之祖的理由看起来也很充分。江从镐的喉咙动过手术,说话有些沙哑。我从他说话的语气可以判断他的焦急,他不同意国内许多研究宋玉专家的观点,他很想将自己的观点或者说是研究成果分享给天下人,并希望大家接受。他如数家珍从布袋子里拿出打印的文稿,递给我看,让我在第一时间消化。
我在县委宣传部工作,知道他在有生之年想给宋玉及其作品正名的心情非常急迫。他一次又一次给相关领导讲宋玉是临澧人,宋玉的地位,宋玉文化的重要性,临澧必须高度重视宋玉的申遗问题。一次比一次执拗地重复这样的观点。当他第五次到访临澧县宣传部时,我答应他两条,一是在官方微信“微临澧”公众号分享他的作品;二是组织临澧县宋玉文化座谈会,讨论他的学术研究成果。江从镐很高兴,他把相关研究文稿的电子档送到新闻组,同时积极准备座谈会发言。
大概在12月份时,我拟召开座谈会。和江从镐头几天前联系好之后打了会议通知,临开会的前一天晚上突然听他老婆说病了不能参加,我只好将座谈会延后。原来,江从镐一直感冒卧床,他不想因这个原因耽误会议,一直未说明,直到会议即将召开,身体无法支撑他来到会场,迫不得已,才让其老婆说明原由。由此可见他对这次座谈会的期待。大约过了三天之后,江从镐打我的电话,说,病好了,会议可以召开。
我没敢迟疑,迅速把县内有关宋玉文化的专家和相关乡镇分管文化的宣传委员请来,共同商讨宋玉文化的挖掘问题。这次座谈会上,我让江从镐为主讲,让他把他的观点表达出来,把他的建议分享出来。他戴着眼镜,非常认真拿出写得十分工整的笔记本,尽量把沙哑的声音发出来。我认真倾听,听他的叙述。听着听着,我就幻化进入一种迷境,或者说穿越。我仿佛回到了两千多年前的战国时代,来到泛舟湖边,看花山上,宋玉就在旁边拿着毛笔,在竹简之上一笔一笔写着《九辩》。那一刻我甚至产生幻觉,我一个人进入尚未消失的喧闹的宋玉古城,追寻宋玉的脚步,试图在完全陌生的场景,寻找宋玉的蛛丝马迹。看着倔强的江从镐老人,我有一霎时陷入沉思,十多年如一日,如此潜心研究一个人的作品,研究一个人,他究竟是基于什么样的目的或者要达成什么样的愿景,才不会寝食难安?
临澧县原计划2018年承办第四届宋玉国际学术研讨会,江从镐得知这个消息后非常高兴,来我的办公室更加频繁。我告诉他,这是一次难得的机会,把有些学术观点进一步提炼整理,届时在会上交流发言。江从镐于是把所有的研究文章整理,编成了一本书《宋玉作品研读》,厚厚的,有好几百页。他给我送来了一本,我捧着他用心血凝聚的集子,内心无比感动。
江从镐研究宋玉作品而得出的结论,也独辟蹊径,与众不同。他认为,宋玉文化是国之瑰宝。于政治而言,宋玉一生都是为复兴楚国而奋斗,是我国第一个倡导民族复兴的有识之士。于思想而言,宋玉虽没有专门的思想理论专著,但创造了一套用“赋”这种文体表达的具有特色的治国理政的理论,不止是对治国,就是对任何一个组织的工作都有借鉴意义。于文学而言,富有创新精神,抽出“赋”与诗区别开来,成为与“诗”并列的叙事性文学,使文学从文史哲分离出来成为一种纯文学。于道德而言,倾城倾国的东邻女,爬上墙头偷看他三年,而他没有动心;出行投宿,有店家女儿横陈在他的身边,以死相逼,都没令他起苟且之意,说明宋玉是一个不折不扣的道德楷模。于人品而言,一生尽职尽责,自古享有“讽谏诗人”的美称,不唯上,对君王的错误言行敢于直言规劝,甚至当面批驳,证明宋玉是一个铁骨铮铮、有胆有识的志士。宋玉文化闪烁着浓郁的政治意图、爱国情操、理政思想、道德风尚、文学内涵的光泽,古今受益,价值至高,无与伦比。
《九辩》的主题是宋玉自述其“志”而不是悲秋;《笛赋》是宋玉临终前的民族复兴梦;《大言赋》《小言赋》不是游戏之作,是进谏襄王复兴楚国的宣言;《舞赋》:一场最出色的文艺招待会;《风赋》:敢为人民仗义执言;《高唐赋》《神女赋》的抑扬顿挫之妙;《钓赋》:是把君王引向沉溺于游乐还是勤于治国,是宋玉与守旧贵族集团斗争的实质;《论义赋》:用“赋”写成的治国理政的“理论”;《登徒子好色赋》《讽赋》:宋玉与守旧贵族的较量;《对楚王问》:不是答楚王问;《招魂》不是宋玉作。每一篇文章的标题就是他一个独立的观点,论证其观点的是宋玉作品本身。江从镐用题记、注、析、评等方式解剖作品,提炼作品主旨,从而得出研究成果。
即将跨入耄耋之年的江从镐,不承认当今学术界给宋玉的定位。他说:“今天谈论(宋玉)最多的是‘赋祖与赋圣’,‘伤春文学与悲秋文学’,‘性梦文学与艳情文学’,山水文学,游戏文学……看来宋玉今天仍然被重重的历史迷雾笼罩着。”
江从镐认为至今宋玉在中国文学史上没有占到应有的一席之地。他在书中写道:“研究任何一个文学家都要从他的作品入手,更何况宋玉的一生笼罩着重重的历史迷雾。” 是金子就能发光,研讨宋玉的作品,就可以认识一个真实的宋玉,也只有认识了真正的宋玉,才会理解宋玉是历史留给我们的一笔宝贵财富。
2018年春天,我组织一次宣传、卫生系统的政协委员到宋玉故里的望城街道考察宋玉文化,觉得有必要让江从镐出面给我们委员普及一下宋玉文化知识,征求江从镐的意见,他二话没说就答应了。3月29日,我驱车去接他,他早早站在路边等我。他提着的,还是他常提的脏兮兮、却视若珍宝的布袋子。上车后,一路上继续叙说他的观点,并有点恨铁不成钢地对我说:“你应该加大临澧申报宋玉文化的非物质遗产保护工作。”我告诉他,相关部门一直在做,他说力度不够,我们会输给河南、湖北的。我听得出他语气里的失望,也为自己的搪塞而羞愧。
大约到2018年5月下旬,临澧申报2018年宋玉国际学术研讨会的申请没有批准,就是说要延迟。我把这个消息告诉江从镐时,我看见他的嘴唇颤抖了一下,表面上不动声色,我可以感觉到他内心失望。
不过,欣慰的是,在江老的呼吁下,现在,宋玉文化已经引起临澧县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临澧县人大常委会牵头组织编写了宋玉城系列丛书,并组织申报宋玉城国家文物保护单位,宋玉楚风文化主题公园已列入相关规划。
江从镐笃信,只要持之以恒坚持做,相信假以时日,一定能打响宋玉文化品牌,擦亮宋玉文化符号,做大宋玉文化产业。
我,我们也信,同时,也真诚地向这位老人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