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彭其芳文集》首发式现场)
2017年7月9日上午,《彭其芳文集》首发式在常德市城区东海渔庄酒店举行。首发式由常德市文艺老科协主办,纯粹民间组织。市内外近百名文学界作家、评论家和文友参加了这一盛会。收到郑桦老师邀请,我推开一切俗务,准点赶到现场。仪式由市文艺老科协的刘钧涛先生主持,整个流程简单、庄重、热烈,不少文艺界同仁在会上以说话的方式分享了彭其芳喜悦。我在张新民、周友恩发言之后,也上台谈了自己的感受(附后)。
临澧县有覃柏林、宋庆莲、张亦工和我四位参加,与周碧华、杨亚杰、陈集亮、曾宪红等同坐一席。吃过午饭之后,临澧的四位同仁又结伴来到彭其芳住所,和彭其芳老师进行了简短交流。

(与会人员合影)
附:说话的云在《彭其芳文集》首发式上的发言
说话的云在《彭其芳文集》首发式上的发言
各位前辈、老师,各位文友:
非常荣幸参加《彭其芳文集》首发式。看见《彭其芳文集》出版,我的内心无比骄傲和自豪。因为文字结缘,认识其芳老师已经10年,10年来,我和其芳老师淡淡交往,彼此结下了深厚的情谊。说自己骄傲和自豪,因为84岁高龄的其芳老师于我而言,即是前辈、老师,也是标杆,又是忘年交的朋友,他出文集比我个人出作品更值得高兴。
在《彭其芳文集》首发式上,我想表达三层意思。
一、
著作等身,成果结集是当今文坛盛事
其芳老师一生著述颇丰,编辑文稿不计其数,自己创作或发表出版的作品多达800多万字。今天浓缩成这一套10卷本、490多万字的文集,是精品,更是一生文学成果的展示。他的精美文章,入选众多文集,有的完全可以入选中小学教材。我做为一名仰慕他的文学作者,足够引以为荣。文集首发,不仅仅是其芳老师个人的大事,更是常德、湖南、中国乃至当今世界文坛的盛事。其芳老师本人是常德市德艺双馨的人才,其作品更是华人世界宝贵的财富。
二、
桃李天下,玉汝于成是前辈终生执念
像爱惜玉、琢磨玉一样爱护和造就他人,学生广播四面八方。其芳老师就职《桃花源》杂志社时间最长,可以说一辈子从事文学编辑和创作工作,大多时间替他人做嫁衣裳。由他带动、鼓励和培养的作者、作家不计其数。从文集的鸿雁传书中可以窥见。认识彭其芳10年来,他对本人的关怀也是没齿难忘。
我在新浪开有博客“说话的云”,完整记录他的对本人关爱的博文有9篇,他给我写的书信、邮件、评论有6篇。现在不妨把清单分享给各位。
说话的云有关彭其芳的博文:
1、《背篓秋色的真情汉子——彭其芳》(2007年8月23日);
2、《竹山夜雨》(2008年4月2日);
3、《彭其芳为说话的云小说集〈白娘〉作序》(2010年8月5日);
4、《写给彭其芳老师的回信》(2010年11月25日);
5、《彭其芳眼里的〈说话的云〉》(2013年5月8日);
6、《鸿雁传书:彭其芳老师的殷殷寄语》(2013年7月22日);
7、《远山的呼唤——读彭其芳长篇小说〈山魂〉》(2013年8月3日);
8、《醉在楠竹山》(2015年6月17日);
9、《〈常德日报〉:没有想象就没有诗》。
彭其芳有关说话的云的书信、邮件和评论:
1、《爱与恨的淋漓诉说——序刘金国中短篇小说集〈白娘〉》(2010年8月4日);
2、鼓励信一封(2010年9月20日);
3、《一位乡官高尚的农民情怀——读刘金国诗集〈说话的云〉有感》(2013年5月7日);
4、邮件一封(附评论文章一篇,2013年5月8日);
5、信件一封(2013年7月14日);
6、《没有想象就没有诗——读金国诗集〈撕夜〉》(2016年4月2日)。
管中窥豹,可见一斑。对我是这样,对每一个热爱文学的同仁都是如此。其芳老师就像蜡烛一样,燃烧自己,照亮别人。
三、
以德化人,高尚情怀是后人学习标杆
其芳老师用无私奉献的精神,在常德文学界竖起一座丰碑,我本人是高山仰止。见过其人读过其作品的人无不被他的情操感染。因时间关系,我用四句话概括:对事业的追求孜孜不倦,《桃花源》杂志曾创造过发行量超过160万份辉煌,与他付出分不开;对爱的坚守忠贞不渝,十八年如一日,照顾瘫痪在床的妻子文幼稚莲堪称情比金坚;对人才的呵护悠悠我心,今天来到首发式现场的没有不沐浴其教诲;对文学的执着可昭日月,800多万文字手稿力透纸背,用坏成百上千只毛笔。
最后,借此机会,祝其芳老师的文字千古流传,祝其芳老师健康长寿,祝其芳老师文学之路长久,文学之树常青。
2017年7月9日星期日整理于瘦云斋
(左起:宋庆莲、彭其芳、说话的云)

(临澧四位左起:说话的云、覃柏林、张亦工、宋庆莲)
(张新民第一位发言)
(说话的云发言)

(彭其芳在首发式现场)

(10卷本文集)

(周碧华发言)

(陈集亮在现场)

(杨亚杰发言)

(开始前等待)

(彭其芳手稿)

(彭其芳手稿)

(彭其芳书房)
(彭其芳书桌前饰照)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