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秦。春秋战国时代,一个由弱变强,由小变大的典型。与罗马帝国、奥斯曼帝国、拜占庭帝国比肩,比罗马帝国、奥斯曼帝国、拜占庭帝国神圣。
从诸侯国到帝国的挺立,嬴氏家族用了五百多年。
用辩证的眼光站在历史的高度回望,大秦不是暴秦,而是一个最伟大的秦,用智慧和谋略思考天下,用铁骑和热血丈量文明。
无数生灵倒下,一个大国崛起。
(1)六国谋秦
公元前362年,黄河西岸少梁山地,秦魏之间打了一场恶仗。秦杀敌五万,俘获魏军统帅公叔痤。本是一场胜仗,却因秦献公嬴师隰为救爱子嬴渠梁,重入战场不幸中狼毒箭而亡而改写。
少梁的战场如屠宰场,连两国的大纛旗上都染红了鲜血。
22岁的嬴渠梁即位,思虑良久,果断释放公叔痤,将河西之地交割给魏,交出有国命之门的函谷关。秦孝公嬴渠梁如此退让,能赢得连连征战,国弱民苦的秦喘息之机?
未曾料想,一场惊天密谋正在发动,强大的魏国大有一统天下的鸿鹄之志,魏惠王魏罃委派上将军庞涓在大梁逢泽之地精心组织秘密会盟,共商分秦大计。
节俭之君韩国韩昭侯来了,桀骜不驯的燕国燕文公来了,精明豪爽的越国赵成侯赵种来了,天赋奇才的齐国齐威王田因齐来了,狡黠狂妄的楚国楚宣王羋良夫也来了,加上踌躇满志、胸有成竹的魏惠王魏罃,逢泽之地风云际会,宛如正分享饕餮大餐,而秦正是他们的口中之物。
逢泽北山坡行辕外,各色大纛旗迎风招展,行辕总帐内主宾分坐有序,正在议定六大国会盟宗旨:罢兵息战,安定天下。安定方略有三:一是六国盟誓,互不为敌,若违盟誓,五国共同讨伐;二是议定六国边界,划定诸侯小邦的处置位置;三是六国分秦,首定西土。
鼎中鹿肉沸腾,杯中的美酒沸腾,心中喜悦沸腾,六国之君各怀心思,却为共同的利益走到一起,举起手中的铜爵同仇敌忾,狼狈为奸。
我以为,六国谋秦不过是大国蚕食小国,达到自己目的的一种渐进和安抚策略,战国时期作战如吃小菜一般经常,利用盟会息战不过是让自己有缓冲时间各个击破而已。一致是暂时的,不一致才是经常的。六国的盟约终究不过一厢情愿,六国自己会真心履誓,秦国会坐以待毙吗?
“治大国,若烹小鲜。”小国大国,小家大家,都是一般持治之理。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