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6日
星期天 晴
打铃或打梆,广济禅寺的师兄们总在准点的时间叫醒你。其实不用师兄敲梆,五点不到,我就醒了,然后就一直没睡。尽管在二楼,2205房间的湿气还是很重,潮潮的被子睡着不是太舒服,气温较低,尽管我加盖了一床棉被,感觉还是有点冷,加上睡的是通铺,六位的通铺睡了五位,杨罗先、李砚青、曾飞云、佘国武加上说话的云,酣声此起彼伏,很容易清醒。
六点早课,我们准时来到大雄宝殿感受早课的氛围。想要了解一件事物,唯有深入进去,才能领略其中的真谛。不能留遗憾,观摩寺院的早课一定得参加。释迦牟尼坐在高高的云端,男左女右,形成两个方阵。击鼓的、敲木鱼的,还有指引的师兄分工合作,把一个神圣的早课演绎得大气磅礴。主持是宗显法师,他拿着麦引导着整个仪式发展,就像一个高明的导演。
冗长繁杂的早课,在我看来是那么生动。宗显法师时而高唱时而低吟,时而屈身叩拜,时而进退回旋,灯光、背景、道具一应俱全。我看这里不是佛堂,而是舞台,宗显法师不只是导演,还是主演。每个善男信女面前都有一个蒲团,上面放着佛教课本。叩拜完毕拿起课本跟着诵早课,诵读的内容大多深奥,一知半解,但可以感知都是教化人的信条。早课持续的时间足有一个小时,围绕大殿转了数圈,在歌颂释迦牟尼佛的唱诺声中结束。
直接进入斋堂早斋。这又是一个神圣的仪式,宗显法师恭敬对着斋堂神位鞠躬,然后坐上主持台。早斋的仪式相对简单,宗显唱颂之后,大家跟着宣言。随后,大家将两只碗平放在前方桌沿边,义工和师兄们端来稀饭和米粉,大家便开始静静地用餐。第一道吃食用完之后,通常还有第二次添加。如果两次还不能吃饱的话,还可以自己去打点。早斋吃完之后,宗显又拿麦开始仪式,大家将碗叠起,筷子置于碗边,起立,将凳子放入条桌下,列队向外,男迈右脚、女迈左脚出大门,行廊靠右边走,男迈左脚、女迈右脚走进大雄宝殿,再次行叩拜仪式。
仪式完毕已至7:30,我们和宗显法师在大雄宝殿前告别,合影留念。然后,准备徒步登祝融峰。班长陈玲通知大家在在天王殿前坪集合,有行李的同学把行李集中放在彭誉泉的车上。这当口,大家纷纷找昨晚赶到的游和平院长、刘哲老师合影。8:00,罗诗斌一声招呼,大家便跟着开始登山的行程。
离开广济禅寺时,我看了指示牌,由此处至祝融峰5000米。崇山峻岭之中的石级小路直向峰顶,开始之时,我和陈宜波、徐玉成、刘威在第一方阵,谢宗玉、高玲、杨罗先、蒋炎炜等在第二方阵,爬得很辛苦,也很开心。那潺潺的水声,婉转的鸟鸣,嶙峋的怪石,还有蓝天、白云、阳光,把登山的兴趣提高到极致。一直和刘威说话,她是《湖南文学》编辑。我叫她威姐,谢宗玉老师叫她威爷,体力不错,真牛。爬着爬着,我便落单了,一个人处在第一和第二阵之间,越上越陡峭,第一与第二阵汇合,合影,然后又分开。有同学们互相照应,一路下来并不太累。在一处险坡,我有点体力不支,后面的同学慢慢跟上,蒋炎炜在后面推着我,让我感觉轻松了不少。
全程真要一个半小时。经历一个长长的石坡之后,来到一个歇台,继续朝上,终于来到禹王城,祝融峰就可以真真地看见了。我和曾飞云摆了一个造,见证了一下征服衡山的快乐。
三十年,弹指一挥间,祝融峰比当年更年轻和更阳光。不年轻,不阳光也不成,此时此刻,祝融峰晴空万里,应该是衡山少有的好天气。
爬山的过程很快乐,特别是登临绝顶之后,劳乏一扫而光,非常有成就感。陈宜波、彭世民、杨罗先和我特意在上面照了一个合影。
下山一个小时,写意多了,走大道到半山亭。我、何庆文和彭世民一路,走到来建上封寺前,遇见谢宗玉、张韵波、佘国武,还有李颖和她弟弟。我们分享了张韵波带来的特产豆腐干。张韵波是《创作与评论》的编辑,这次来和两年前毛院的身份略有变化,用她自己的话说,“由未婚少女变成了已婚少女。”我倒没感觉到她有多大的变化。估计应该是我们断后,我提醒大家赶紧时间,不要掉队,于是几人结伴,向半山亭迤逦而去。
下山容易上山难,上山辛苦下山欢。这使我想起宗显法师的讲学,登山和下山也应该是一次参禅。何止是参禅,我理解我们这一干人的此次南岳行,与衡山,不,与佛结缘,个个都沐浴了佛的光芒,变成了一个个伟大的菩萨,宛如被开光的事物,正在散发佛性的光芒。
三十年前的衡山和现在衡山本质上并没有多大变化,如果说有变化,那么变化的只有人的心境。这座佛性的山让我更成熟、更圆融。
接下来的行程可以省略,乘车下山,农家餐馆午餐,一顿好菜好酒等着。我要开车,不可饮酒,陪游院长品酒的任务交给杨罗先他们。杨班班倒是蛮负责,喝得不下桌,把谢老师喝跑了,把游院长喝得酩酊大醉。我、黄挺、张韵波、李颖、肖艳辉、周琼、罗诗斌、陈玲同在一桌,可以共同见证。不得已我示意蒋炎炜请出舍不得离开酒局的杨罗先抽身出来,驱车回家。衡阳夏桢翔的服务工作做得好,驱车送我至素语茶缘宾馆取车,又导引我车来餐馆接杨罗先他们。刘哲候在餐馆前,这位老师真好,赤膊爬山,大口喝酒,然后殷勤送客,且亲切且温暖。
返程一车依然四人,高玲、杨罗先、蒋炎炜和我,四百公里的里程按下不表。手握方向盘的我,没有聆听他们的谈话,而是回忆《祝融峰上的太阳》。
又大又圆
干净而明亮
照得上身
热烘烘、暖洋洋
☆☆☆
时而在山前山后钻进钻出
时而在云里雾里东躲西藏
别问为啥那般牛
应该早被某个佛陀开光
2016年11月8日于瘦云瘦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