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临澧县城历史上的内外八景(五)

(2016-07-09 17:28:46)
标签:

365

古老危峰

说话的云

文化

分类: 杂谈调侃

临澧县城历史上的内外八景(五)

  安福城外八景之五古老危峰

 

    古老山又名果老山,地处临澧县腹地,属武陵山脉余脉,起自澧县猪羊山,在停弦渡王凤垭进入县境,经潘家垭、仙牛垭、华儿垭,蔓延至七重堰。长约12公里,最高海拔246米。

 

    站在古老山巅,层岚叠嶂迤逦北去,直饮澧水;南望县城,于太平水库上游截然而至。晴空之时,极目楚天舒,可以鸟瞰万里丘壑;阴雨之时,仙雾缭绕,如临仙境。移步山下,或在207国道,或于太平水库大堤仰望古老山,危峰耸立,苍翠逼人,让人肃然起敬。

 

    古老山山顶原有一古庙,是乾山寺最初的雏形。相传隋朝大将杨广带领兵马征夷,途径安福县城,选择古老山安营扎寨,他命令士兵防守于山脚、山腰,自己则带亲信登临山顶,开山伐木,建成临时指挥所。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曾率军幸临此地,攀登山巅,见此处视野开阔,特别是北向山峦起伏,连绵不绝,阳光雨露,别是丰盈,乃万物竞长之地。于是建成一塔,曰晒经塔,置700斤重大钟于塔顶,同时挖天井一口,筑围墙,这便是乾山寺初始状态。

 

    明末清初,李自成兵败离京南下,逃往夹山寺时,曾上古老山停留,并在晒经塔下整兵。后人不断修整,运来石凳、石桌、石碗、石床,供上石菩萨,建成庙宇。每逢初一,十五定期举行庙会,香火不断,远近闻名。

 

    乾山寺的得名颇具传奇色彩,据说乾隆下江南抵达安福县,在古老山下探路时,突然头痛不已,吃药也无济于事。寻访名士道长,原来是因为冲撞了古老山山神。无计可施的乾隆只好手擎香烛攀临山顶,对着石神长拜。这一招果然灵验,头痛不医而愈。乾隆惊奇不已,深感山神神灵,于是把自己名字中一字赐予此庙,封山庙为乾山寺。这便是乾山寺名称的由来。

 

    自此古老山乾山寺香火大增,远近千里香客闻名前来膜拜与探访,求神拜佛,消灾降福,一时名声鹊起,门庭若市。然树大招风,乾山寺一夜之间毁于大火。个中原因众说纷呈,比较可信的说法是清末有一位叫刘西北的将领,因为胸中怨气无处可施,便跑上古老山放火泄愤。     

 

    现在的乾山寺于2000年由各界人士重新捐建,基本保持当年风格。据说香火不断,灵验不减。

 

               临澧县城历史上的内外八景(五)

 

    乾山寺有一幅对联挺有意思。上联: 'xuan'(两日并列,一声 'zhao'(上下两日共四日,四声安天下” ;下联:月朋' liao'(上一月下两月共三月,二声('lang',三声定乾坤” ;横批:“紫气高照”。另外还有一种比较流行的读法是:日暖晶华安天下,月朋娑罗定乾坤。其对应的解释是:古人用累积来表达对关帝老爷做人行事日月般光明磊落的赞美之情,据一些老学者们介绍,这幅怪联应该还有一个横批,内容为亘古一人,这一人指的就是关羽关帝老爷。

 

    乾山寺因古老山而神奇,古老山因乾山寺而富厚。古老山因位置重要,被称为南楚一雄,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有古诗赞曰:“危峰高百尺,苍然一老翁。何从问甲子,天地为始终。”

 

    此心可表苍天,可昭日月,任凭风吹雨打,我自巍然不动。古老危峰,想要诠释的正是古老山带给人内心的这种富足和安宁。因为有厚重的古老山做坚强后盾,临澧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憧憬信心满满,无比坚定。

 

   注:引用部分史料由修梅镇党政办提供。

 

临澧县城历史上的内外八景(五)

 

临澧县城历史上的内外八景(五)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