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记:2015年12月6日,星期日。三人行文学社刘宏波社长牵头,组织了走进澧州看澧州文学采风活动。临澧、澧县、石门、津市等地三十多名会员参加了这次采风活动,东道主是澧县籍常德市诗歌协会副主席胡平。一行人参观了城头山、余家牌坊、文庙、洗墨池、兰江公园、八方楼等景点,休闲而写意。我很荣幸应邀参加,度过了一个难忘的周末。特选几处感兴趣的地方涂鸦,当是性情文字。
城头山的阳光
说话的云
温暖如昨,一如六千几百年前。
连续多日的阴雨把太阳洗得又红又大,一大早在城头山露出头来,满脸羞涩。阳光落在收割后的田野,给整齐的稻桩镶上一层金边。这些稻桩是六千几百年前稻谷祖先哺育子孙留下的胞衣。那些多年前稻谷的孩子不断繁衍生息,一年又一年进化,形成现在的颗粒模样,秋收之后便会扔下这样的胞衣。呼吸着稻香,沐浴着这样的阳光,走进城头山,恍惚中我在穿越时空隧道,走进史前,走进一个古老而温暖的梦。
应是一个冬日暖阳,城头人刀耕火种之余,烧制陶器,摆坛祭祀,繁衍子孙。不用茹毛饮血,无需风餐露宿,水煮的稻谷,火烧的牛肉,土筑的城池,一遍和平景象。几个孩子爬上苦楝树,把鸟窝掏了。一群男女晒干祭器,祭天祭地祭太阳祭祖先,然后把心养宽了。
也是一个冬日暖阳,我把心也养宽了。虽然相距六千几百年,我像那群载歌载舞的史前城头山人,身心全无负担。尾随在一群诗人后面,真像一个世纪大盗。那满鼻清新空气,满地青草绿色,满把灿烂阳光,还有诗歌,一串串,一行行,宛如层次分明、标注清晰的古城墙般的诗歌,都是我盗取的目标。
我把目光拉直,让目光转弯,我用满怀虔诚完成心祭,仿佛还原一场古老祭祀。
我祈祷,用这照了六千几百年还将继续照耀下去的阳光作证,让我做城头山的一个稻谷粒子。如果很多年后,我有幸被碳化,成为城头山的一个分子,那该多么幸福。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