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读书札记之五:村上春树的《挪威的森林》

(2015-11-09 22:13:03)
标签:

365

挪威的森林

说话的云

读书札记

文化

分类: 杂谈调侃

                                      读书札记之五:村上春树的《挪威的森林》

   写一本长篇小说比读一本长篇小说巨难。我开始写作以来,试图写成一部,却以没有好的出版渠道为借口,一直放在那里总是没有结局。不过30多万字,对于一个喜欢文字的人来说,不算什么。如果用功,两个月可以写完,如果不用功,半年或一年可以写完吧,我却用了大约十年时间,尚不知最终能否出世。所以,我特别佩服那些致力长篇小说创作的人,就象建筑一项巨大工程,却需要耗尽心血一砖一瓦垒成,非常不容易。比如村上春树,据我所知,他写的各类专著有38部,其中长篇小说有10多部。

   相对而言,读比写要轻松。案头就有一本村上春树的《挪威的森林》,这是他1987年出版的长篇小说,在38岁时创作完成的,可以说是他的代表作。我几乎是在闲适状态下读完这部作品。

   先了解一下小说简要情节:渡边的第一个恋人直子原是他高中要好同学木月的女友,但后来木月自杀了,直子一人生活着。一年后,渡边同直子巧遇开始了交往,此时的直子已变得娴静腼腆,眸子里不时掠过一丝阴翳。直子20岁生日的晚上两人发生了性关系,不料第二天直子便不知去向。几个月后直子来信说她住进一家远在深山里的精神疗养院。渡边前去探望时发现直子开始带有成熟女性的丰腴与娇美,还认识了和直子同一宿舍的玲子,在离开前渡边表示永远等待直子。在一家小餐馆渡边结识了绿子,因为绿子问他借了《戏剧史II》的课堂笔记,以后就渐渐熟络。这期间,在永泽的鼓动下渡边与永泽经常外出找陌生女孩喝酒和发生一夜情。并认识了永泽的女朋友初美,与初美交往后,她一度成为渡边心目中的少年憧憬。当绿子的父亲去世后,渡边开始与低年级的绿子交往。绿子同内向的直子截然相反,显得十分清纯活泼。渡边内心十分苦闷彷徨。一方面念念不忘直子缠绵的病情与柔情,一方面又难以抗拒绿子大胆的表白和迷人的活力。不久传来直子自杀的噩耗,渡边失魂落魄地四处徒步旅行。最后,在直子同房病友玲子的鼓励下,开始摸索此后的人生。

   我认为,这是一部青春揭秘小说,把青春少年内心和现实中种种成长秘密一一道来,直播或者还原成长过程中的本来面貌。

   这是我的观点。网上有一部分人倾向说《挪威的森林》是一部自我救赎小说或自传体小说;译者林少华说是一部现实主义爱情小说;作者村上春树有两个观点,一方面认为并大张旗鼓地宣传“百分之百的恋爱小说”,另一方面又私下定义为成长小说。我认为这些都对,都不对。都对,说中了小说的某些方面,都不对,概括得不够准确,没有提炼出共性的东西。我觉得说成一部青春揭秘小说比较确切,把17岁到21岁这段青春经历和心路历程,包括性和死,用直白语言描画出来,正是为了让人窥视主人翁诸多鲜为人知的隐私。

   为什么我认为是一部青春揭秘小说?

   第一,对性自由的描述大胆。也许是制度不同带来的观念不同,村上春树向我们展示日本青少年性的开放程度很高,且年龄从很小就开始。小说中的“我”即渡边高中时就和一个女孩保持了一段时间的同居关系。而渡边的大学同学永泽到大学时差不多与七八十个陌生女孩发生了性关系。小说把性与爱情分得很清,性不等同于爱情,即使渡边与多名女性甚至包括大他19岁的有满身皱纹的玲子发生性关系,都未影响到与直子和绿子的爱情,未影响到渡边的纯洁感情。

   第二,对生理和心理的揭示直白。小说中多次描写直子的完美胴体,也描写了初美、绿子、玲子的身体,包括与直子和玲子的性爱,展示女性身体里的神秘。小说没有回避生理需求,包括男女。手淫似乎是成长期间不可或缺的需要。为了帮助渡边消除冲动,直子在疗养院郊外给他打飞机,绿子与他同床时,也用手帮他解决问题。而这这部小说中,通篇暗示的身体中的障碍恐怕还是心理,直子姐妹,直子的男友木月,玲子,恐怕还有初美,甚至还有作者本人,都没法解决青春期生理和心理困惑和迷惘。

   第三,对死亡的判断冷静。“死并非生的对立面,而作为生的一部分永存。”这是木月死时渡边所作的感叹。当直子死时,更加剧了这种情绪,“死并非生的对立面,死潜伏在我们的生之中。”木月死了,直子死了,初美死了,直子的姐姐死了,幸运的是,渡边最后活过来了。《挪威的森林》本是一首歌,仿佛是死者的安魂曲,又是青春的墓志铭。所以作者在开篇的题词是:“献给许许多多的祭日。”

   “所谓成长恰恰如此。”青春如果是一座森林需要穿越,有很多的人能走出来,有很多的人不能走出来。事实上,渡边即小说中的“我”最后穿越了那片无边的泥泞沼泽和阴暗森林,开始同现实接轨,摸索新的人生。每个人每分每秒都面临生死考验,坚强的人就能一直走下去,走出丛林,走向成熟。而一部分人会深陷沼泽或丛林,不能获得永生。

   作者成书的年代刚好是我和小说中主人翁相仿的年岁,当年如果第一时间读到,一定能从中激起很多共鸣,现在读这本书,同样感悟更多、更冷静。青春本来是一部成人剧,从童话中走出来,走向尘世,被世俗社会这个大染缸漂洗,变白的变白,变红的变红,变黑的变黑,最后回归尘土。在这个漂洗的过程中,肉体和精神的欢悦与痛苦,构成青春时代的记忆。村上春树给我们展示的,正是这些记忆碎片。

   感谢村上春树,读完这本青春期发蒙小说,或许让我更理性地思考或探索人生的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