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你一定知道,他内心蓄积的能量
定可喷出火焰山,足够温暖
你眼眸里冬天,足够绽放
你春天般笑靥
别以为他只会燃烧
只会与风雨搏斗,在他健硕的臂膀上
一样绿成嫩绿,一样秀出秀果
奉给你棉绒的暖和柔
攀枝花,别当他是地标
他更是英雄,用血的颜色
标注经度和纬度,守护于你的
必经路口
《网络诗选》当天诗歌搜索(6-26):http://blog.sina.com.cn/s/blog_62ea2fcf0102uw4u.html
《纯诗诗刊》 纯诗夜读(297):http://blog.sina.com.cn/s/blog_bf60a3720102uw2p.html
附吉久百花诗歌系列同题小感(三):
百花诗歌系列同题小感(三)
吉久
云老师更新作品的时间,很多都在深夜,工作了一天,不是着急进梦乡,而是品文看图写字,聊作抒谴,用这种习惯装点生活中每一个日子,内心恬静而又优雅。不过,睡得太晚从医学养生的角度来说对身体还是不太好。我常常会在次日上午发现老师的作品更新,点击进去,图文并茂,让人心灵很享受,老师的图片挑选很有品味,网上同一种植物的图片成千上万,每每挑中的图片很有代表性,大部分都能突出他诗文里所表现的审美情结,比如《鹤望兰》这篇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老师对它的形态描写,神韵雕刻,联想延伸,都与之对应,图文结合似乎天衣无缝。每一个品种的花卉分类繁多,很多类花朵不一定见过,这幅图片当时让我很惊讶,惊讶于这么有气质的花朵居然第一次见到它,真是太孤陋寡闻,也真是一个意外的收获。对这种兰我查了资料,浏览过其它一些图片,对它有了少许的感知,固执的认为它脱俗美好,便把自己的感觉揉合在短短几行文字里,写文是娱已的事情。
诗歌《一品红》,老师惯用情诗的风格写诗,饱满的情感浓墨喷洒,很能感染人的情绪,多愁善感的我有时读着这类诗歌心里偶觉温暖,或许爱情不如意的人可以用文字来弥补那份残缺的浪漫,让暧昧情调在心中漫延。其实当一个人走过了某段人生,才会懂得美好的爱情不在现实里,现实终将与琐屑为伍,走过了才会明白人生是阶段性的,某个年龄阶段做某些该做的事,情情爱爱是年轻时代的甜点,是单身男女的伴侣。青春渐逝的已婚人士读写谈情说爱的文字,不过是给日子锦上添花之举,聊以自慰。老师在这首诗歌里制造出一个活脱脱苦情王子的意像,把读者的思绪散发开来,这种意像往往具备强效迷惑人感官的能力,不小心就会沦陷在文字里,如同可以反复听某支歌曲一般。诗歌廖廖几笔,层层设局,我愿意逃出迷阵,另辟蹊径,理解为作者意欲借着植物自白的口吻,传达它的奉献和向往,对欣赏者的感怀,这样理解会不会太过牵强呢。同题写字,很难做到像老师这般赋予它们丰富的感情,在我的世界里还找不到这股灵感之泉,无以为盾,估计这个习作优点是我学不来的,也无需刻意去模仿。值得我学习的是老师不老的为文心态,让文字不老,让心不老,让诗歌不老。
话语针对某个人时,就连赞美听起来似乎也是罪,在这里我没有说云老师人老的意思,哈,老师本人正是一枝花的状态。
老师写花,我读花,我感言,我同题写花。随感随记随写,热闹了博客,热闹了心情,都说女人话多,原本我不以为然,如今也以为然了。若不记录,这段过程也将不着痕迹。或许生活不是因为这些闲言而琐碎,它自身原本就是琐碎的,偏偏我愿把它整理成篇章。
原文地址:http://blog.sina.com.cn/s/blog_9cf04a980101kfdn.html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