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关山晨曦(附新乡土诗歌研究会一次会议消息)

(2013-02-03 22:10:34)
标签:

关山晨曦

说话的云

新乡土

文化

分类: 主人寄语

关山晨曦(附新乡土诗歌研究会一次会议消息)

关山晨曦

说话的云

 

所有的浓雾散尽,攀攀楼聆听

春天的脚步,曙光隐匿在

一棵桂花树的衣袖,等待一场喜雨

出浴

 

一座楼成为一个磁场

连接宇宙,把所有林木的方言

写进记录,等待晨曦装上翅膀

走成阳光的线路

 

一群诗人,成为楼台背景

镁光镜拷贝雕塑

太阳让一种植物唤醒

乳名新乡土

 

 注:2013年2月2日至3日,湖南新乡土诗歌研究会在宁乡县关山攀攀楼召开了第一次理事会,本人匆匆赶到参加会议,见证了新乡土诗歌这一历史时刻,临屏写下这些句子,做为记忆碎片。在理事会上,本人提出五点建议:一是多吸纳会员;二是多相互交流;三是多组织资金;四是多开展活动;五是多推介作品。把新乡土诗歌研究会推向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发展轨道。

 

以下转自于陈惠芳博客:

 

新乡土诗歌研究会第一次代表大会圆满召开

 

    2013年2月2日至3日,湖南中华文化促进会新乡土诗歌研究会第一次代表大会在湖南省宁乡县关山社区召开。这次会议充满团结、和谐、坦诚、务实的浓烈气氛,取得了重大的成果。

    出席会议的有:陈惠芳、杨林、黄曙辉、杨罗先、黄明祥、任君行、刘金国、龚志华、邓少珍、舞月飘雪、素面朝天、杨晓澜、唐益红、幽林石子、隐子、贺小平、杨新春等。会议由杨林主持。陈惠芳代表新乡土诗歌研究会作工作报告《同心同德  求真务实》(全文附后)。此次会议由杨罗先具体承办。杨罗先致开幕词。

    会议审议了《新乡土诗歌研究会章程》,正式选举了新乡土诗歌研究会理事会和新乡土诗歌研究会组织机构(名单附后)。

    会议认为,一年多来,新乡土诗派在“新三驾马车”的坚强引领下,走出了复兴与发展的坚实步伐,取得了一系列丰厚的成绩。“和诗运动”与“诗歌接力”发挥了重要作用。杨林《春夏秋冬》研讨会、常德宋玉故里行、首届长诗研讨会等诗歌活动产生了重大影响。一批个人诗集的出版,显示了新乡土诗派的整体实力。

    会议要求,新乡土诗歌研究会在“组织建设”、“平台建设”、“作品建设”、“制度建设”等方面,积极努力,勤奋共进,取得新的成果。2013年,将实施“诗歌项目负责人制”,每件事落实到人,抓出实效。

    会议决定:

    1、修订《新乡土诗歌研究会章程》,发展会员。由杨罗先、素素负责。

    2、联系理事单位,筹建新乡土诗歌研究会诗歌发展基金。由杨林、杨罗先、黄明祥、任君行负责。

    3、加快《新乡土诗选(2011-2012年卷)》定编、出版进度。由任君行担任总策划,陈惠芳担任主编,黄曙辉、龚志华担任执行主编。

    4、组织春季诗歌采风活动。由陈惠芳负责。

    5、筹建新乡土诗歌研究会官方网站“新乡土诗论坛”。由杨林负责。

    6、创办《新乡土诗》季刊。由杨林、杨晓澜、唐益红负责。

    7、继续办好《新乡土诗》网刊(双月刊)。由杨罗先、龚志华负责。

    会议号召,新乡土诗歌研究会全体会员在“一大”精神感召下,以更加务实的态度、更加严谨的作风、更加宽容的姿态、更加创新的手段,开创新乡土诗派新的局面,提升整体与个体水平,为诗歌事业作出更大贡献。

 

附录一

 

新乡土诗歌研究会组织机构名单

 

会长:陈惠芳

常务副会长:杨林

副会长:黄曙辉   杨罗先   黄明祥   唐运均(任君行)  刘金国(说话的云)  龚志华  周碧华   刘毅翔

秘书长:杨林(

副秘书长:杨罗先()   周素娥(素素)  杨晓澜(一番)

 

附录二

 

新乡土诗歌研究会理事会名单以姓氏笔划为序

 

 

邓少珍(荷花绝纤尘)龙红年 龙凌 石世红(幽林石子)江兴群(霢紫)安敏 刘金国(说话的云) 刘振华(萧雨风)刘毅翔 陈拥军(隐子)陈惠芳  何江(冰融)何春华 吴志松 宋庆莲 张泽欧 周浩鹏(素面朝天)周素娥(素素)周碧华 范如虹(味驼子) 赵继宁(江南老农)武黎雯(静若芸杨志富(荆臻)杨罗先 杨林 杨新春 杨晓澜(一番)杨碧群(了无痕)崔爱琴(醉了流年)贺小平 封志良 姚茂椿(湘椿)唐运均(任君行)唐益红 黄俊军(雄黄)章晓苔(梅苔儿)章旭红(舞月飘雪) 黄曙辉 黄明祥 龚志华 曾继强

 

(注:本名排列,括号内为网名)

 

附录三

 

           同心同德 求真务实
     ——在新乡土诗歌研究会第一次代表大会上的工作报告

 

                                    陈惠芳

   

    人心齐,泰山移。人气旺,诗歌旺。
    这是我参加这次大会最深的感受。相信诗友们也有同感。
    我们为了诗歌,为了新乡土诗派的复兴与发展,聚会宁乡关山。这是一种难得的缘分,也是一种难得的机会。
    新乡土诗歌研究会是2012年7月初正式成立的,是湖南中华文化促进会的一个分支机构,接受湖南中华文化促进会的管理与指导。省文化厅的领导对我们是很关心爱护的,也寄予了厚望。我们没有任何理由不把自己的事情办好。
    这一次宁乡会议有许多重要的议程。其中两个最主要的议程就是正式选举新乡土诗歌研究会主席团,带领所有成员开创新的局面;扎扎实实办成几件有影响、有成效的大事。所以,“同心同德,求真务实”成了此次会议的主旨。
    一年多来,新乡土诗派坚持“传承民族血脉,塑造精神家园”的宗旨,坚持“坚实、简约”的基本风格,以富有创造新的思维、求同存异的现实精神,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果,得到了社会广泛认同与赞誉。这是全体成员共同努力的结果。对此,我代表个人与新乡土诗歌研究会,表示深深谢意。
             
                     
     新乡土诗派九大亮点
   
    一年来的工作,我认为主要是以下九大亮点:
    1、新乡土诗歌研究会的正式成立,是新乡土诗派历史上具有里程牌意义的大事。在湖南中华文化促进会的领导之下,工作卓有成效。
    2、“新三驾马车”引领作用十分明显,个人成绩丰厚。
    3、杨林的《春夏秋冬》研讨会取得了巨大成功,给个人与群体都带来了非常高的声誉。很多诗友自愿参加活动,显示了新乡土诗派强大的凝聚力。
    4、“和诗运动”与“诗歌接力”在新乡土诗派复兴与发展的过程中,发挥了非常好的作用,长盛不衰。
    5、杨林、黄曙辉、杨罗先、刘金国、张泽欧等诗人出版了一本或多本个人作品集,显示了雄厚的实力。
    6、《新乡土诗》网刊推出了七期,编选水平高,很多作品质量上乘。主编杨罗先、执行主编龚志华的工作值得充分肯定。
    7、新乡土诗歌研究会举办的几大诗歌活动,都取得了圆满成功。承办者付出了大量心血。比如,黄曙辉承办的“益阳诗会”,刘金国承办的“宋玉故里行”、黄明祥承办的“首届长诗研讨会”、杨林承办的《侗族大歌》发布会、杨罗先承办的“宁乡关山骨干诗人预备会”等,扩大了新乡土诗派的影响力,提升了诗友们的创作能力。
    8、博客创作与纸媒发表,相得益彰。《湖南日报》推出七次专版或专辑,影响深远。陈惠芳的推荐发挥了重要作用。《创作与评论》、《诗歌》月刊、《文学界》、《芙蓉》、《贵州民族报·民族文学周刊》、《芒果画报》、《文化之声》等发表大量作品,反响良好。
    9、《新乡土诗选(2011-2012年卷)》由任君行策划,黄曙辉、龚志华编辑,已基本编就。由刘毅翔担任主编的《短诗精选100家》也已编成。编者对此付出了大量心血,无私劳动,应予以高度评介。

    这些大事,都需要好好回顾与总结。
    我们的足迹,都留在《新乡土诗派大事记》。这是新乡土诗派真实的史料库。我愿意借这个机会比较详细地谈一谈。为了行文规范,涉及到我本人的还是用“陈惠芳”来表述。请理解。

                     

                          拓荒者的开拓与创新 


    先提及一件具有历史意义的大事,特别提及两位拓荒者。
    2011年10月21日晚,陈惠芳刚刚从北京参加完第三届中国(湘潭)齐白石国际文化艺术节新闻发布会赶回长沙,与老朋友杨林在毛家饭店见面,一拍即合,就“复兴新乡土诗派”达成一致意见。此次会晤,其重大意义不亚于“朱毛会师井冈山”。新乡土诗派复兴的大旗由此举起。
    经过一段时间的酝酿,新乡土诗派复兴的第一个举措就是以“诗配图”为形式的“和诗运动”。在座的很多诗友都参加了“和诗运动”,为新乡土诗派的复兴作出了自己的贡献。
    与“和诗运动”同时进行的,是陈惠芳与杨林进行的“诗歌理论”的构建。陈惠芳写作了“新乡土诗派系列述评”,杨林写作了“新乡土诗价值追求速评”系列文章。这些文章对了解新乡土诗派发展的历史、现状与前景,很有帮助。陈惠芳还写作了“新乡土诗派诗人论”系列评论,对主力诗人一一予以点评。
    新乡土诗派初露曙光。杨林的诗集《潮起潮落》由团结出版社出版。刘金国的诗集《说话的云》由大众文艺出版社出版。这是新乡土诗派复兴以来,最早出版的个人诗集。
    更令人可喜的是,勤奋的杨林从2011年12月份开始,写作中国首部接龙长诗《春夏秋冬》。

           

               “和诗运动”与“诗歌接力”风起云涌
               
    进入2012年,新乡土诗派驶入快车道。1月20日,《湖南日报》“湘江”文学副刊第一次推出新乡土诗派作品专版《龙抬头:新春诗会》,发表陈惠芳、杨林、任君行、杨罗先、刘金国、邓少珍、小睫、荆臻、舞月飘雪、冰融、张蓉、幽林石子的作品。此后,《湖南日报》又推出了七个专版,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
    好戏连台。诗人们的创新意识更加强烈。2012年1月26日晚,陈惠芳与杨林在新浪博客以一人一行的形式,接力《呼唤春天》,开创新乡土诗派“诗歌接力”的先河,并引发黄曙辉等几十位诗友的唱和。黄曙辉的加盟,极大地强盛了新乡土诗派的阵容。“新三驾马车”自此携手共进。
    “诗歌接力”成为新乡土诗派长盛不衰的保留节目,并从博客延伸至QQ群,产生了不可低估的影响。据不完全统计,自2012年1月26日至年底,诗歌接力场次超过150场。陈惠芳、杨林、吴志松等很多诗人担任主持人,付出了大量心血。
   2012年1月,黄曙辉的诗集《大地空茫》由团结出版社出版。这是新乡土诗派的重要成果。
   1月4日,立春。《湖南日报》“湘江”文学副刊推出第二个新乡土诗派作品专版《呼唤春天》,发表陈惠芳、杨林、黄曙辉、小睫、邓少珍、任君行、杨罗先、荆臻、杨车车的作品。此专版被评为《湖南日报》总编辑创新奖。
    1月10日至11日,新乡土诗派举办第一次正式诗歌笔会——益阳笔会。由黄曙辉主持,陈惠芳、杨林、杨罗先、任君行、邓少珍参加。益阳诗人黄琼芳、周正良、隐子等与会。
    2月17日,《湖南日报》“湘江”文学副刊推出新乡土诗派第三个作品专版,发表陈惠芳的评论《创新诗歌写作手段  坚韧打造精神家园》、何春华的评论《“诗歌接力”好》,并发表接力诗歌《飞翔》、《火把》、《水流》。17日晚,诗歌接力《四羊方尊》,宁乡籍诗人陈惠芳、杨罗先、刘怀彧、任君行参加。这是新乡土诗派第一次集体关注“地域文化”。
    3月17日,《湖南日报》“湘江”文学副刊推出新乡土诗派第四个作品专版《四羊方尊》,发表陈惠芳、杨罗先、刘怀彧、任君行、黄曙辉、邓少珍、小睫、龚志华、舞月飘雪、荆臻、冰融的作品。
    3月21日,《湖南日报》“湘江”文学副刊推出新乡土诗派第五个作品专版《日月同辉》。此为《阳光》、《月光》擂台赛专版。发表接力诗歌《阳光》、《月光》,并发表陈惠芳的评论《日月同辉  “擂”出精彩》、黄曙辉的评论《春江花月夜的温情歌唱》、小睫的评论《力量与温暖的绽放》。
    2012年4月,新乡土诗派迎来十分难得的机遇。当月13日,应湖南省文化厅领导之邀,陈惠芳、杨林、黄曙辉作为新乡土诗派的代表,汇报最近几个月的情况。《文化之声》主编黄明祥主持汇报会。《文化之声》编辑部专题采访。湖南省文化厅领导高度评介新乡土诗派的复兴与发展,认为这是湖南出现的一种重要文化现象,是对“文化强省”的一种有力呼应,并正式命名陈惠芳、杨林、黄曙辉为新乡土诗派“新三驾马车”。
    趁此良机,新乡土诗派几位主力诗人在宁乡召开碰头会,商议成立新乡土诗歌研究会,并拟定了筹备组名单。
    4月18日,《湖南日报》又传出好消息。“湘江”文学副刊推出新乡土诗派第六个作品专版《天路》,发表陈惠芳的散文《壮哉,矮寨大桥》、黄曙辉的评论《天路抒怀  激情豪迈》以及杨罗先、邓少珍、龚志华、荆臻、梅苔儿的诗歌。
    4月20日,长沙市作协第八届主席团第二次会议召开,增补杨林为副主席。
    新乡土诗派创新手段不断。4月22日,在新浪博客开辟《诗歌圆桌》论坛。由陈惠芳主持。第一期《诗歌圆桌》论坛题目为《我们为什么要进行诗歌接力?》。
    4月25日晚,新乡土诗派进行第一次散文诗接力——《乡音》,参加《乡音》接力的诗友分为两组。每组一章,共为8章。每人一段(一行),集体交叉。
    4月28日下午,新乡土诗歌研究会筹备组在长沙举办筹备会议。陈惠芳、杨林、黄曙辉、杨罗先、任君行、黄明祥参加会议。计划编辑“新乡土诗派作品丛书”(第一辑),向《作品与创作》推荐发表“新三驾马车”作品与评论,支持杨林举办作品研讨会,敲定《文化之声》创刊号有关新乡土诗派作品与评论内容,筹划编辑新乡土诗人协会网刊《新乡土诗》。

           

            诗歌活动如火如荼,《春夏秋冬》一炮走红
   
     2012年5月12日至13日,新乡土诗派夏日第一站宋玉故里行,取得极大成功。这次活动由刘金国承办。陈惠芳、程兴国、杨林、黄曙辉、杨罗先、任君行、黄明祥、邓少珍与常德市诗人彭其芳、了无痕等汇集常德市临澧县望城乡,拜谒楚大夫宋玉之墓,参观丁玲故居与林伯渠故居,并在宋玉城举办诗歌研讨会。与会诗人创作了一大批宋玉题材的诗歌,形成新一轮创作高潮。
   6月3日,新乡土诗派在长沙举办首届长诗研讨会。由黄明祥承办。陈惠芳、杨林,黄曙辉、杨罗先、任君行、刘金国、邓少珍、龚志华、张泽欧、萧雨风、鱼爱飞、一番、刘毅翔、方国云、素素、了无痕、范新平、吴志松、素面朝天、范如虹、幽林石子、谢小青以及程兴国、姚茂椿、王涘海、易清华、曾冬与会。陈惠芳作主题发言《写诗就是长途跋涉》。同日,“新乡土诗派大家庭”QQ群建立,由素素担任群主。
    6月份,新乡土诗派又获重大收获。杨林诗集《春夏秋冬》由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黄曙辉诗集《在时光的锋刃上》由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
    2012年7月,新乡土诗派达到新的高度。最重大的事件是湖南中华文化促进会新乡土诗歌研究会正式成立与杨林《春夏秋冬》研讨会。国内外新闻媒体形成巨大的“《春夏秋冬》冲击波”,给杨林和新乡土诗派带来了很高的荣誉。
    同月,《创作与评论》杂志第7期,开辟“新乡土诗派研究”专栏。《新乡土诗派“新三驾马车”诗选》中,发表陈惠芳的长诗《湘》、杨林的长诗《宋玉:九章》、黄曙辉的短诗《朝圣之路》及《你的潮水打湿了我枯萎的文字》。同时,发表陈惠芳的评论《长途跋涉的诗歌之旅——新乡土诗派概论》、杨克的评论《诗意中国的全新演绎——读杨林的<春夏秋冬>》、黄恩鹏的评论《诗歌在心灵纯净的人那里找到了故乡——黄曙辉诗歌文本中的唯美回归》。
    《诗歌》月刊第7期,开辟“湖南六人作品特辑”,其中包括陈惠芳、杨林、黄曙辉的组诗。
    由杨罗先担任主编、龚志华担任执行主编的《新乡土诗》网刊创刊号问世。此后一共推出七期。
    2012年7月,黄曙辉写出长篇评论《欲返不尽,相期与来——陈惠芳诗歌的乡土性研究》。
    2012年8月11日,由湖南省文学艺术联合会、中国侗族文学学会、湖南中华文化促进会主办,长沙市文联、长沙市作协、湖南中华文化促进会新乡土诗歌研究会承办的“侗族大歌”全国巡回演唱会(长沙)暨杨林《侗族大歌》诗集发布会在长沙举行。
    19日上午,“墨守成规——聂之鸿2012中国画展开展仪式暨《文化之声》杂志首发仪式”,在湖南大剧院举行。新乡土诗歌研究会会员陈惠芳、杨林、杨罗先、任君行、黄明祥、何春华、素素、范如红、吴志松、一番、方国云、幽林石子等出席。
    30日开始,湖南邵阳《资江源》杂志社征集2012新乡土诗人《短诗精选100家》。计划毎年一卷,2012年为第一卷。
    2012年9月5日至8日,“第十二届全国散文诗笔会”暨“全国诗报诗刊主编峰会”在湖南益阳举行,来自全国的诗人近百人参加会议。黄曙辉与会。
    7日,杨罗先的散文集《太阳雨》、诗集《故乡的风景》由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
    12日,杨林在京港地铁4号线“4号诗歌坊”主题《土地》诗歌作品展中,展示诗歌《谷雨》。
    14日,由郭思思担任执行主编的《贵州民族报·民族文学周刊》,以一个整版的篇幅推出“新世纪诗歌夫妻档案”,陈惠芳与邓少珍的作品入选,占据半个版。
     2012年10月29日,陈惠芳写作《印象中的湖南诗坛三十年》,引起关注。
     9月10月,QQ群诗歌接力形成一个又一个高潮。“中秋诗会”贯穿中秋、国庆长假,盛况空前。吴志松、江南老农等诗人表现抢眼。

               

                   个人创作更具独特性与自觉性
               
   
     2012年10日至11日,新乡土诗歌研究会在宁乡关山举行骨干诗人预备会议。杨罗先承办。陈惠芳、黄曙辉、杨罗先、任君行、龚志华、萧雨风、素素、素面朝天、范如虹、幽林石子以及特邀嘉宾摄郎等参加会议。陈惠芳作报告《挺立文化新潮头,开创诗派新局面》。会议最大的收获是启动“新乡土诗派丛书”(第一辑)编辑出版计划。《新乡土诗派年选(2012年卷)》由黄曙辉、龚志华负责编辑,任君行出资出版。并拟建立“新乡土诗歌研究会诗歌发展基金”。陈惠芳写作《关山日记》14篇,全方位记录出席“宁乡会议”诗人的生活场景。
    19日,陈惠芳开始创作大型组诗《长沙诗歌地图》。
    22日,由方雪梅主编的《湖南工人报》副刊正式推出“龚志华专栏”,发表《词牌散章》散文诗系列。
    30日,贵州都市报《文学周刊》推出新乡土诗派“新三驾马车”的作品。
    2013年新年伊始,新乡土诗派出现新气象。1月1日,由金迪、杨林发起的第一届金迪诗歌奖征稿活动正式启动。
    8日,由袁叙田主编的《邵阳诗歌》第二期,头版推出《湖南新乡土诗派作品专版》,陈惠芳、杨林、黄曙辉、李晃、任君行、黄明祥、素面朝天、素素、章旭红、杨罗先等10位诗人作品入选。
    14日,黄曙辉开始创作大型组诗《这些我们并不陌生的字和事》,18日推出第一首《挊(nòng)》。至1月31日,已写作14首。
    25日,《湖南日报》“湘江”副刊以大半个版的篇幅,推出“新乡土诗派作品小辑”,集中发表陈惠芳、黄曙辉、杨罗先、任君行、刘金国、龚志华、邓少珍、荆臻的作品。
    27日,陈惠芳创作的大型组诗《长沙诗歌地图》已达100首。第一首诗歌写作始于2012年11月19日。
    由普冬主编的《新诗》第五卷由北京九州出版社出版,收录新乡土诗派四位诗人陈惠芳、黄曙辉、吴志松、童心公主的作品。
    《文学界·湖南文学》第一期发表杨林的《秋天》(组诗)。《散文诗》第一期发表杨林散文诗《火把》、《水流》。《芒果画报》第一期发表杨林文章《生命,一半是生,一半是命》。
    《中国诗歌地理:长沙九人诗选》由北京图书出版社出版,头条位置收录杨林诗歌12首,并配发唐诗评论《爱情有遮不住的光芒》。
    29日晚,在湖南大剧院彩纳轩召开新乡土诗歌研究会第一次代表大会预备会。会议由黄明祥主持。参加会议的诗人是:陈惠芳、杨林、黄曙辉、杨罗先、任君行、刘金国、素素、涂塗·旧依人。
    2013年2月1日,《新诗经》推出“湖南诗歌月”,首期展示陈惠芳的作品。
                  

                    四点建议:更勤勉,更务实

   

    回顾过去,我们充满自豪。展望未来,我们充满自信。因为我们是一支团结奋进的坚强诗歌团队。
    接下来,我们要更勤勉,更务实,在新的一年留下更辉煌的成绩。希望诗友们好好利用这一次团聚的机会,谈具体想法,拿具体方案,一件一件事落实。
    我个人有如下建议,供诗友们参考:
    1、组织机构成员要分工合作。每人都要侧重一个方面的工作,主抓一项,抓出成效。实施“诗歌项目负责制”,专人负责,规定完成的时限与质量,不能拖泥带水。年底实行考核。
    2、努力扩大新乡土诗歌研究会的规模,吸收更多的诗歌活动家、诗歌爱好者参加。此次会议后,秘书处立即吸收会员,造表发证。
    3、加强与新媒体的合作与互动,纸媒、电视、网络齐头并进,多渠道扩大新乡土诗派的影响。
    4、加强有特色的少数民族地区采风活动,以诗歌、新闻笔会的形式,与当地相关单位合作,达到双赢效果。

   

    诗友们!我们已经打好了比较好的基础,有了进一步发展的实力。只要我们精诚团结,甘于奉献,就一定能迎来更加美好的明天。新乡土诗派的又一个春天即将到来!

                                             

                                                        2013年2月2日

 关山晨曦(附新乡土诗歌研究会一次会议消息)

关山晨曦(附新乡土诗歌研究会一次会议消息)

关山晨曦(附新乡土诗歌研究会一次会议消息)

关山晨曦(附新乡土诗歌研究会一次会议消息)

关山晨曦(附新乡土诗歌研究会一次会议消息)

关山晨曦(附新乡土诗歌研究会一次会议消息)

关山晨曦(附新乡土诗歌研究会一次会议消息)

关山晨曦(附新乡土诗歌研究会一次会议消息)

关山晨曦(附新乡土诗歌研究会一次会议消息)

                           

 

关山晨曦(附新乡土诗歌研究会一次会议消息)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