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过了国庆节,便是秋收,摘油茶,割晚稻,还有秋修冬造,乡下的农活忙不完。城里也忙着四季度全年工作扫尾,没得清闲的时候。感觉最近有点心累,人的心弦如果一直崩着,说不准就会出状况。所以,必要的散心很有必要。刚好尚一网组织桃源县灵岩洞笔会,去不去?去!推掉尘世杂务,轻装上阵,去到另一个天地找寻心灵的栖息地。
大清早出发,到达常德日报社刚好八点。太阳很好,气温很好,适合出行。大约等了半个小时,二十来个来自不同区县的笔友便陆续抵达,大家寒暄完毕,便分乘五辆小车,在网站筱庄庄主的带领下,风驰电掣地驶往目的的。桃源县是一个充满诗意和休闲的地方,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陶渊明兄勾勒的世外乐土,曾经让多少人趋之若鹜,梦寐以求。所以桃源不缺少诗歌和风景,不缺少梦幻和想象。
黄甲铺乡是我们的目的的,灵岩古洞采风是我们的任务。尹德立与刚子哥哥同车,我的车上除了吉久之外,还加上渐渐与龙向枚,他们一路谈诗、谈小说,我一路观景。沿途是一遍秋收景象——忙碌的农夫,忙碌的田园,忙碌的村庄,我们的到来,会不会给这一地的忙碌添乱?我想应该不至于,热情的主人早已经摆好了水果、茶具等待我们的光临。灵岩古洞保护协会设在半山腰一农户家,会员由当地长者组成。从协会简陋的条件不难判断组织者的苦心,一定寄希望通过我们的笔,来扩大灵岩古洞的知名度,引起各方关注,加快景区规划建设步伐。乡村两级组织的负责人介绍了情况,他们用地道的桃源话,有一半的词句我没法领会。不过大概的情况清楚,此处有风景和文化,归纳起来“三古七洞”。三古是指:古洞、古文、古树;七洞是指:灵岩前洞、灵岩后洞、夜宿洞、桃花洞,乌龟洞、神龟洞、麂子洞。据说部分山洞曲径通幽,地下可能相互贯通。协会长者介绍情况时,直接与陶渊明《桃花源记》文中的桃源洞划上等号。
这是一片尚未开发的处女地。这话有两种解释,一种解释风景待字闺中,未曾开发;另一种解释,这里古木参天,生态尚好。出协会右拐上水泥路,左手有一山坡,十多棵古树散落在山坡之上。这遍古树以古樟、古枫为主,较为特别是的树龄均高,大多在五百至八百年,形成古树群。古树之下有仙洞,在向导的带领下,我们直奔主题。
黄甲铺乡敬老院就在灵岩前洞的旁边,从敬老院穿过,院中花池内全部种上了时令蔬菜,成为独特风景。我自然不会放过考察敬老院的机会。我了解了一下,这是一所小学改建的乡敬老院,入住了五十多位孤寡老人。每间房里住两位老人,有单独的厕所、浴室,条件不错。伙食也成,除了食堂,自己还要可以买菜加工小灶。问询老人时,老人们充满了笑声,幸福指数还可以。几位老人把我们引领到了灵岩前洞洞口,一条石板小径通向洞中深处,小径泉水簇拥,潺潺水声从内传出。我观察过,洞上整个山都是青石页岩组成,此处多洞不足奇怪。大家纷纷在洞前合影留念。有老者指着石壁文字给我看,大多是清朝光绪年间所题写。山上古树,石壁上文字,加上古洞,这就是所谓“三古”。拍完照片往里走,灵岩前洞洞内虽不高,人却可以直立行走,里面有休闲石凳、石椅,还有供虔诚者叩拜的石神。约三四十米之后,豁然开朗,有一石阶向上把我们引领出洞。
继续钻洞。穿过古樟、古枫林,我们直抵灵岩后洞。灵岩后洞内有泉水,只能在洞边观望。由外观之,水深不知深,洞远不知远。问向导可否通前洞?向导回答,应该通,只是未疏。内有一小船,石门才子吴言挎着照相机让向导驾船洞内探幽,不想未划三米,和向导一同落水。水不深,淹其腰身。深秋时节,虽然不冷,却亦寒气逼人。在吴言去农户换衣服的当口,我们在灵岩后洞右上方拍照。这里有石刻一块,上面楷书:“青云直上。”落款是余良栋,光绪十六年所题,据说此君是当时县令。从他诸多的题刻分析,此君定是一个文化人,想必当年就渴望灵岩洞扬名立万。
从灵岩后洞出来,经桃花洞、乌龟洞,过公路,抵达虎背山对面山顶,有一夜宿洞,最具特色。说最具特色是因为未开放,进洞必须匍匐才能进入。说到桃源钻洞,至此才真正点题。我是一当然的冒险家,肯定要进洞探幽。女士冰花居然也敢于冒险,报名下洞。有筱庄、周末、胡平、刚子哥哥,加上我和向导组成七勇士,陆续钻入地下。进到洞,狭窄悠长,蜿蜒向下,坡度极大,须小心攀附石壁。洞内无光,事先准备三只手电筒派上用处。下到三十米,里面便十分潮湿,间或有水滴落在头上。右侧上方有一侧洞,里面可以容纳两人小睡,在侧洞顶有一蝙蝠倒立一动不动。估计此处应该是夜宿洞名的由来。再往下十米,有一黄龙钟乳石,惟妙惟肖,栩栩如生。就在我们惊叹大自然鬼斧神工之际,前方有四五只老鼠立在石块上。有一只简直象小兔子,直直望着我们,也不害怕手电光。我们不禁在洞内作起打油诗来,我说了一句:“老鼠大如猫。”刚子哥哥更正,并接一句:“老鼠大如兔,蝙蝠练倒立。”黑暗中不知谁补充一句:“黄龙洞中卧”,我想了想,跟一句:“游人挂在壁。”
老鼠大如兔,
蝙蝠练倒立。
黄龙洞中卧,
游人挂在壁。
这简直是打油诗接力嘛。继续下行据说还有几十米,大家觉得探幽的目的已经达到,便原路返回。出到洞口,早已大汗淋漓。我们七勇士拍了一张合影,才和一直等候的大家一同下山。
灵岩古洞虽然还养在深闺人未识,虽然还犹抱琵琶半遮面,但我相信,假以时日一定可以走出山村,走向世界。
钻洞、观洞,可以放松心绪,体验的是一种快乐心境。桃源的山水给了我们灵性,桃源的文化给了我们意境,我们在不经意中,享受到了大自然与人文交融的精神套餐。
午饭时间已至13:00,距离乡政府驻地不远,席设三楼,共两桌。我们一桌男士居多,只有三女士:99、冰花、月光夫人,三个女人一台戏,边喝酒边唱歌,其歌也飘飘,其乐也融融。惹得邻桌纷纷过来观看,惹得楼下行人纷纷驻足,把气氛渲染到了极致。
醉也,桃源灵岩;醉也,桃源秋色。

灵岩前洞

与筱庄合影

与孔雀合影

与丁香花开合影

面前有青云

钻洞七勇士

敬老院老人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