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乡土第N场诗歌接力——乡道

标签:
乡道说话的云诗歌接力文化 |
分类: 主人寄语 |
题记:在国庆长假这个相对休闲的上午,随意打开QQ群,吴志松和江南老农这俩小伙子又在扬言接力四行诗。这俩家伙把诗蛮当回事,精力旺盛得很,天天把诗当饭吃、当酒喝,估计一天不整诗就会魂不附体。我坚决地说,不行,三人一起搞。木办法,这俩精怪不得不同意。志松让我出题,偶不假思索地道:“《乡道》,志松起头,老农收尾,我跟着混。”一场接力便风生水起。站在群边的荆臻、龚志华眼红,志松征求意见,一并加入不?还有么得说滴,一起上。
五个人,每人两句,循环接力,六句一章,共六章。新乡土又开创了循环接力的先河。四十分钟,一气呵成。乡道啊,乡愁铺成的风景,在每个游子心中固定成永恒的图腾。
吴志松
1
携着月光,提着桂香
回家。这计划不简单
走了多年,走得习惯
路基柔软,心情柔软
拐弯处,一块石头
卧成永远的故乡
2
泥土的芬芳
温暖着归家的脚步
让心情安静
扬起一路风尘
爱在转角柔情蜜意
承奉一抹深黄
3
就着月光一步一行诗
我把故乡整成一首老白干
杯里的影子,把乡愁弄醉
漂泊经年的惆怅
站在旷野的高粱
举一枚夕阳唱响恋曲
4
时光迤逦,一片金黄
童年在乡道上跳跃
一张料峭的冷脸
怎么也遮挡不住秋色
我把行程一节节卷起
装进行囊,捂暖疼痛
5
渐近的心跳,惊跑
灌木丛里的一只兔子
远远的屋顶上
炊烟在蓝天的宣纸上龙飞凤舞
看鸟鸣擦亮目光
一把泥土湿润了乡音
6
微尘的颗粒,不甘示弱
沃土的凝聚,五谷丰登
梦里徘徊,越走越清晰
一路相思,泪流满面
咽下闪亮的星光
把所有的影子,留在肺腑
老农接力肯定“走火入魔”了。我们昨晚接力《辣椒峰》后,我因有应酬跑了,这家伙竟等我到深夜,说要搞四行诗接力。
今天补上吧。我们准备“架场”时,说话的云来了,便开始了《乡道》“三人行”的接力。刚一开始,荆臻也来了,龚志华也来了,我们接力的阵容就“强大”了。五人《乡道》,轮番接力;交叉起句,顺利成章。妙也!
还是那句老话。时时可接力,处处有诗意。
一条泥巴路,牵系无数游子的目光。
乡道,一条流淌着乡音和月光的道路;鸟鸣溅起,野兔惊走,没入草丛。
告离故乡,乡间小路渐行渐远,如同孤独的琴弦,夜夜弹拨着愁绪。
乡道,更是一条鞭子,不断地抽打着我们模糊的身影,喊不出疼痛。
回家去,沿着月光的道路,沿着诗歌的道路。
我们是被拉回了绳索的风筝,翅膀上驮着异乡的泪水,滚烫的思念。
《乡道》,很有力道;亦是迈向未来的康庄大道!
乡道
文/铎木
乡道,一条脐带,在黎明突破重围
阳光萦纡我的梦中,王朝的阙歌冉冉而上
草根在母亲的血中滋长,从六点钟起
一个夏天,我从起点开始爬行
将太阳的温暖一点点蓄在母亲的背篓
一段段的拔节,无限延伸
一头牵着慈祥的挂念,母亲的白发飘逸
纳千针的布鞋,奔向男人的地方
思念一直跌宕,从翠绿的菜园子出来
正午的阳光穿过高梁地,与一条河流结伴
一辆驮着山歌的马车,野野地
上了山坡,山林中的马鞭声
惊醒蝉鸣,一个光着膀子的哥哥
采了一朵红山茶,站着等夕暮折叠
乡道的黄昏
然后,顺着月光拐过一个山坳
走进奶奶为我们留着柴火的丘陵
听晚风讲山里山外的传闻
无数的萤火光,牵着你的手
把整个世界走进我们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