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窗外的紫薇花(上)(《新塘文艺》2014第二期选载)

(2012-09-13 23:47:18)
标签:

紫薇

说话的云

休闲

分类: 短篇小说

            窗外的紫薇花(上)(《新塘文艺》2014第二期选载)

 

    如果你觉得太闷,一抬头,三株怒放的紫薇花象三簇热情的火苗,扑进你的视线,让你的心情一下子热烈起来,忧闷便会一扫而光。

 

    在这个办公室工作快半年,窗外的紫薇花就开了差不多半年。我就奇怪,紫薇花怎么就不见凋谢,一直那样开得如火如荼。蓬蓬勃勃。“人无千日好,花无百日红。”这话流传了几百年,对于紫薇却是例外。紫薇又名惊儿树、百日红、痒痒树、满堂花,生长在亚热带地区,江南一带依稀可见。宋代诗人杨万里诗赞:“似痴如醉丽还佳,露压风欺分外斜。谁道花无红百日,紫薇长放半年花。” 明代薛蕙也叹过:“紫薇花最久,烂熳十旬期,夏日逾秋序,新花续放枝。”属双子叶植物的紫薇了不起,我亲眼所见,真的让百日红变成了最典型的例证。

 

    我会常常记起紫薇,记起的紫薇不是花,是一个人。当我第一次听说这个人名时,我的心激灵了一下,这个世界上真的有人用花给自己命名,而当见到这个人时,我的心被震撼了一下,这个世界居然有如此让人怦然心动的女子。

 

    真的,这个女孩留给我的印象太深刻了,所以,每每我遇到我一种叫紫薇的植物时,我都情难自己,仿佛要拥着她,低语呢喃一番才可以做罢。这当然有点夸张,不过,不夸张的话不足以表达对紫薇的仰慕之情。

 

    那年我在县政府办工作,八月,突然就被抽调社教工作队员派去参加驻村。我和另外一位同事下到山南乡,一驻就是半年。湘西的山村偏远,我和同事老杜步行了多半天才来到所驻樟树村。老王分到另外一家,我被安排到紫薇家。来到村子的第一天,我就见到了紫薇家里的紫薇树,满院都是,怕有四五十株。我就奇怪,这家里真怪,不种瓜果蔬菜,不种果树材木,偏要种一院子的紫薇,是什么原因?如果放在现在,栽种花卉苗木是最赚钱的职业,刻意来种就一点也不难理解。可问题是,那还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刚刚在搞市场经济那会儿,农村里有那经济头脑的人貌似没有。

 

    认识紫薇你就不奇怪了,紫薇就是这些紫薇树的主人。她是那种一见就让人好感的女子,让人可亲可敬。身材高佻,模样俊秀,一笑露出一口整齐的碎牙,两只大眼睛特别有神,尤其是皮肤干净白皙,不带半点杂质。她喜欢紫薇花,在上初中时把自己的名字改成了紫薇,在高中毕业之后,在院子里种下了这些紫薇树。这样的女子应该早就恋爱嫁人了,但紫薇近二十八岁了,却还没有对象。这就让要奇怪了,这样好的条件,干嘛不恋爱结婚?紫薇比我大五岁,在家是老大,下面还有一个弟弟和一个妹妹,那时弟弟读大学,妹妹还在县城读高中。家里三个人,父母和紫薇,我来之后,就多了一个人。那时驻村工作也不复杂,白天在村里和支村委的同志一道工作,晚上回到驻户家过夜。我可以感觉到紫微对我的真诚欢迎,总是用最好的茶饭招待我,最热情的笑容迎接我。只要我回家,她的内心的欢喜就洋溢在脸上。后来,我还听说,紫薇本来打算十月去深圳打工,因为我来之后,她特意将外出打工的时间推迟。

 

    我没有去琢磨紫薇的心思,但我的心思自己明白。那时,我是刚刚毕业分配的大学生,国家干部,肯定不会把紫薇这样的女子做恋爱的对象。原因有两个,一是自己好不容易跳出农门,不会找一个农村女孩;二是紫薇比我大五岁,不会找一个姐姐。紫薇也不会把我当成她的白马王子,因为她也非常清楚自己与我的距离。

 

    这不排除两人之间的好感。在湘西的大山里,两个年岁相近的年轻人,在没有电视、没有电灯的乡村,除了看书,最好的精神生活就是语言的交流。通过几次的交谈,我了解了一些紫薇的情况。紫薇的父母在教育的问题上很开明,让三个孩子读书,一直读到不想读为止。紫薇读了三个高三,每次高考都是两三分之差而名落孙山。弟妹相继长大,读书费用增加,家里的开支便入不敷出。紫薇只好放弃第四次高考念头,回家帮父母种地和采药,以减轻家里负担。在樟树村,姑娘到二十岁前一般都嫁人,到二十八岁没结婚,那绝对是老姑娘。有人给她介绍山里的年青人,可读过几年书的紫薇,哪里还会瞧得上山里的那些笨小伙?高不来,低不就,紫薇成了山里人和父母眼里的大龄姑娘。紫薇的父母说了,春节前还不能确定对象,就让她给别人去填房。据说有一个四十三岁的壮汉前年死了老婆,非常中意紫薇。

 

    冬天来临时,我明显感觉紫薇的心神不宁。晚上,紫薇的父母睡得早,火塘边就只剩下我和紫薇。紫薇就告诉我,等我驻村结束,她就去深圳打工。她说,她不想象她的祖辈老死在山里,一定要走出去。她还告诉我,有好几个姐妹在那边,月薪上千元。我坚决支持她的想法,说,如果可能,立马就可以过去,路费和开销我可以先借给她。

 

    紫薇充满感激望着我,坚决地说,不,这个冬天过后,等我的驻村结束,她才走。我很感动,握着她的手说,姐,谢谢你。

 

         下节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