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城居士诗评——琥珀里的云彩
(2012-05-01 11:11:11)
标签:
诗评围城居士说话的云文化 |
分类: 主人寄语 |
附围城居士的诗评。
有一片说话的云
文//围城居士
收到博友说话的云寄来的诗集已经有一段时间了,忙里偷闲、断断续续的翻阅,总算,于“五一”节前夕将诗集重又完完整整地拜读了一遍;信不信由你,纸媒给人带来的愉悦是电媒无法比拟、无法取代的;虽然,诗集里收集的诗,大都在博客里见过的;但是,一个人静静地捧卷在手,与坐在电脑前劳神费力地用鼠标拨弄着电子网页的心情却是截然不同。
我喜欢把卷秉读的感觉,那是一种无法言喻的悠然自得;早晨、或者是午后、又或者就不拘什么时候,只要有时间,便可搬一把椅子当窗而坐、还要沏一盏新茶搁在近手的地方、一边慢慢地翻书,一边随着作者的思绪漫漫地神游——如独自徜徉在幽静的山间小径之上;时而,看作者的灵魂在激烈的舞蹈;时而,又与作者一起在文字的丛林里呼啸唱和;那,将是多么惬意的事情?
云的诗集共有六辑,它们分别是:第一辑、一粒奔跑的稻谷;第二辑、我和村庄等着你;第三辑、从子夜出发;第四辑、突然的桃花;第五辑、明天去看海;第六辑、王子与青蛙公主的爱情(长篇叙事诗),加上程一身先生的“桃花源诗群”丛书总序《桃花源里可种诗》和唐益红女士为云的诗集所作的序《那些岁月是注视大地的云朵》、以及云兄自撰的跋《心存月光》三篇文章便是这部诗集的全部,洋洋洒洒计有325页整。
通读云的诗,在这些长长短短的句子中间,你可以听到、或者,感觉到他的情怀,他是把自己所有的情愫都溶进汉字的这些点点划划之中了,他把对故乡的眷恋、对亲人的爱,珍藏在这浓缩了的句式之中;他把艰难的寻觅,以及跋涉人生的彷徨以及感触,以诗这样的形式急切地表达出来;顺着这个思路阅读,我发现,云,真的是一片会说话的云;我清晰地看到、并且了解了云的诗意;由此,我甚至可以看到一个赤裸着的、忘我吟哦的、激情澎湃的、干干净净的诗魂,我会因此而感激这奇妙的相遇。
关于诗歌的创作,一直以来,我都很笃定地认为,一个人,设若,他的胸中根本就没有蕴藏有汹涌澎湃的激情,那么,指望他写诗、或者写出好的诗来,则也如空中楼阁一样无从谈起。所幸得是,云博友的胸中藏满了激情;他是一个一刻也不肯停留、即行即觉、即感即动、一触即发的、热情敏感而又胸怀责任想要担当、想要呐喊些什么的诗人。
这一点,在他的诗集里随处可见,譬如,在《倾听一块土地》这首诗里,他说:有一块土地生长在南国/稻草、棉梗还有艾蒿/如同母亲的乳汁/把她滋养得肥沃和富饶/常常情难自禁地微笑/渴了、饿了还有倦了/不用思考/躺下来/比过母亲的怀抱/温暖、甜蜜还有幸福/夹杂复杂的味道……,这首诗,我相信他是由于工作的关系,在下乡融入到基层的时候,兀自站在广袤的田野上,突然触发的、内心的感慨;譬如,他在《梦里的小溪》一诗中说:……而趴满江南的女人/漫身色斑/无法激起爱恋/水做成的女人/原来都被水强奸/回归到梦里/也难以洗涤污染…!这首诗,我相信他是站在被严重污染了的小溪畔,涌起的难以言状的心痛;譬如,他怀着对春天的期盼站在三月的风里,说:期待排成行/聆听季节水响/想在柳絮轻盈的时候/撞击你最柔软的心房(摘自《三月的剧场》);譬如,他也会偶露惆怅,面对一个拾稻谷的小孩,说:……成熟的天空/有喜悦在流淌/孩子踩着谷桩/一根一根拾起金黄/孩子笑了/快乐照亮稚嫩的脸庞/那快乐笑声/爬过山岗/岭上的云彩/也上不住张望/弯下腰/俯拾秋天的惆怅/抬起头/仰望春天的希望(摘自《拾稻穗的小孩》)……,诗行里透出一些淡淡的忧虑,他在忧虑什么呢?也许,是那些留守在农村里跟着爷爷奶奶的孩子们,也许,是在担忧二十一世纪,谁来踏踏实实地做一个新时期的新农民;譬如,他还时不时地给自己一些激励,他把自己比作一粒不安分、有向往的稻谷,他说:从稻谷上分离/就保持一种固定起跑姿势/没有打算顺着农夫的思路走/走那条固定的轨迹,他……跑得焦虑/以至于错过匆忙的农田/撞入雨季,他遭遇了……一场细雨/拉直呼吸/大口大口喘气/便从喉咙里长出绿/长成一颗骄傲的稻树/就会结出得意的谷粒/那些骄傲和得意/足以让生命惊喜……
等等等等,所有的这些诗句,无不向我们展现了一个胸怀锦绣,激情跌宕的诗人的形象,这个诗人用他手中的笔、用他的思想、用他激情如炽的语言,氤氖蒸腾,在翻转与飞升的过程中轻飏着自己,最终,偎依在蓝天上,成就了一片会说话的云。
但是,我们说,诗人仅仅有激情是不够的,他还必须得有爱、有因爱而成的博大胸怀;如果说,激情是写诗的催产素的话,那么,爱,则是诗魂,没有爱的诗不过是一堆堆砌的、毫无生气的字词而已,就好象是没有灵魂的行尸走肉一般;时下,这样的诗充斥着网络,也令我们常常感到无奈和不堪。
我很高兴地看到,云就是这样一位有爱、有胸怀的诗人;他的爱,有卿卿我我的男女之爱、也有舐犊情深的父爱;有对自然万物欣欣然的爱怜,也有悄悄地仰望星空、或者在回想往事的过程中对自我的珍重与嘱托。
面对爱人,他毫不犹豫地说:苦难算不了什么/掸去旅途上的灰尘/计算着柴米油盐的日子/小心烹饪爱情/一种热烈正在升温/就在清贫里酝酿青荇……(摘自《爱人的眼睛》);面对儿子,他温柔地说…儿子就象一首诗/在春天的五线谱上爬行(摘自《爱人的眼睛》)……;面对大自然,他深情地说…春天/我种下一颗种子/一颗相思的种子/思念的种子很羞涩/在心床上发芽/生长着连春天也不知道的秘密(摘自《爱情证据》)……;他还说…站在绿色深处/我傻傻琢磨你的美丽/有炽热的情愫/膨胀胸襟/蓝天白云不是风景/桃花比烈火更着急/映红脸庞/映红心意(摘自《呼吸春天空气》)……
也有触动记忆回望过去的时候,也许是一次春天里田野上眺望的经历,悄悄地发酵了某一个独处的深夜,他缓缓地说:……记忆在黎明/太阳在地平线羞红了脸/我在村头/想象多年以后和一个女孩缠绵/那朦胧的眼神暧昧/写满渴望的经典(摘自《爱情记忆》)……
读着这些温暖的、温柔的诗句,你能想象云原来是一个四十二三岁(从来没有打问过,从他的文字里揣度,这个年纪大约错不太远的)年越不惑、行将知命的铮铮男儿么?这样的诗句,除非心中有大爱的人才能写得出来。
我们常常说写诗。其实,诗,哪里是用笔写的。它是诗人的心跳、它是诗人的思想、它是诗人的热情,当所有这一切统统蕴积在诗人的心里的时候,它就是炽热的岩浆、它就是深情的泉水、它就是春天里火热豁然绽放的鲜花,它是喷薄而出的、它是唱着歌钻出地壳来的、它是含着花香从花蕊上款款绽放而来的,但是,它唯独就不是写出来的;那种“为赋新词强说愁的诗”根本就不能算作是诗,真情流露、大爱广弥,云博友的诗当真是天边一片会说话的云彩。
一个诗人,有了激情澎湃的思绪、有了博爱的胸怀,如果能够勇敢地担当起自己应该担当的责任,那么,这个诗人就几近于完美了,我这么说,当然是想说云正是这样的诗人;这不是阿谀奉承,也不是歌功颂德,它是有充分的事实来佐证的。
譬如,他说:……娘/俺不走了/把书屋筑在古藤之上/守望一种承诺/让文字釀出瓜瓤/驱逐沧桑(摘自《守候恩娘》)……这是儿子对母亲的责任和担当;譬如,他说:……我的孩子/我的无奈/向我捅一刀吧/直抵心海/即使血流尽了/心跳依然还在(摘自《朝向我的心海》)……这是父亲对儿子的深爱;譬如,他说:……妈妈/孩子们都已经长大/你死不言弃的粉笔/现在可以放下(摘自《想念我远在天国的老师》)……这是学生对老师的承诺与报答;譬如,他说:……村长说了/脚下的地明年不能种了/地图上都有红线圈上/我不信/他教训我就要当居民了/怎么整也是个农夫模样/我站在城市与农村的结合部/脖子伸得歪长/城市张开血盆大口/一天比一天增加食量/我无处可逃/只能在她的胃里/播种梦想(摘自《在城市的梦里播种梦想》)……这是一个农村行政工作者对日益加剧的城市与乡村争夺土地的担忧,好了好了,这样的例子真的是俯拾即是不胜枚举,我也就不在这里絮叨了,云博友的责任和担当由此已经足以窥见一斑。
唉,人生何其短暂,谁又能够那么有幸,恰如云博友一样,在这短暂的一生中与文字喜结良缘,在孜孜不倦的写作生涯中,在人性与文字的相互砥砺、相互濡润的过程中,一边是努力不懈地写着、感悟着,一边又是在潜移默化中充实而又快乐地成长着,这是一件多么美好的事情呢!在这样充实与快乐的、生命的旅途之中,做一个有激情、有爱心、有担当的男人,生命就已经无憾,更何况,有这集结成册的硕果喜盈于眼前!云博友尽可以洋洋自得了吧?
当然,说云可以洋洋大自得,这不过是我的调侃;我很有些理由相信,出不出书的对云博友来说,大概实在并不是什么当紧的事情,他在意并且关注得是自己走过的那些个曾经,而这对过去的回望,也绝不仅仅是为了夸耀或裹足不前,他是为了更好地向前进。
他现在正在把自己的生命以岁月的高温锻炼,他渴望自己能够成为一颗经得住岁月侵蚀的琥珀;只是,他或者还没有料到,不经意间,他已经把一片会说话的云留在了那粒琥珀之中;而经年之后,以情结珠,这颗用生命凝成的琥珀里、这片会说话的云要给人们留下多少神思或遐想呢?我不知道,相信,做为读者的你也不知道;不过,这并不妨碍我为目前的感动而感动着……
2012-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