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一段时间感觉很疲惫。“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似乎是形容爱情,但我怎么老觉得是形容我最近一段的心境?以前经常教训自己,要保持一颗年轻的心,积极的心,乐观的心,有时,只要说说,自己强调一下,似乎浑身便有了力量。现在试图尝试那种心境,竟然不容易做到,心有余而力不足。有些决心容易下,真正去实现很难。所以,尽管新年前,用足大半年时间编辑的诗集印刷出来,也没有挡住扑面而来的沧桑和消沉。
很沉重的疲劳会挫伤人的斗志。
不可,要积极的应对生活。这种自我安慰很见效,常常把我从酣睡状态惊醒。我会使劲地揉一下眼睛,或者用手指习惯性地轻叩一下眉毛,似乎就可以精神抖擞地投入战斗状态。
很多的时候我都在用文字安慰自己、激励自己、战胜自己。
记得很小的时候就有一习惯,有什么心思总爱记在日记本上,读书期间应该有十多本日记。后来参加工作后,生活日记不是天天记,而是有选择性的记,日记的名称也叫写作日记。有时日记上的一些东西也间或变成铅字。日记和写作的目的很明确,就是自我鼓励。有时候,自己一个人裂变成两个人,一问一答,或者相互斗争,最终说服自己或者战胜自己积极应对生活。现在,工作日志外,生活日记的习惯没有了,博客的习惯却坚持下来。工作中纵有千般喜悦,万般烦忧,扎进博客里就会变成另外一个人。别人在博客上记录心灵日记,我在博客里搞文字练兵。五年来,有了两百多万字的积累,就象一个仓库。
少有去主动投稿。主要是觉得这些文字应该是自娱自乐,若干年后的回忆素材。能够在报刊选载的作品大多是朋友选送或者编辑挑选的。
今天,“1·20”,这个足够从数字上想象“要爱您”的日子,收到了两份特别的礼物,一个是陈惠芳主编的湖南日报湘江副刊上诗歌《紫色风铃》,另一个是唐益红选送给常德晚报下午茶栏目散文《向春天飞奔》。两篇文字若要考察写作背景,都是在年底前艰难运转过程中释压的东西,创作的过程,也就是自我打气的过程。结果被两位诗人慧眼识珠,变成了铅字礼物。
不能不说是一个惊喜。在这乏善可表的岁末,看到自己的这两篇铅字作品,就如同一个旅者在久困的沙漠里看到了绿洲。
玛雅预测,2012年是世界末日,可能吗?你不见,那些载着喜悦的文字在紫色风铃的激励下,正迈开大步向春天飞奔。
1月20日湖南日报湘江
1月20日常德晚报下午茶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