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佘市桥的春天

(2011-12-18 11:56:56)
标签:

佘市桥

春天

说话的云

文化

分类: 矜漍散文

佘市桥的春天

有事没事的时候,我都会来这佘市桥上走走。

站在河洲上遥望,也算不得遥望,近些,再近些不过二十来米的距离,看这九孔石拱桥,心情总是升腾起一些神圣的东西。从南宋宝庆元年(1225年)建成石礅木梁桥,或者从元至元二年(1336年)取太浮山之石建成的289孔石拱桥算起,这桥都六七百岁了。扳着手指头算算,那些流年,亦或浮云,算不过来。

走走,就是走走。午后或者黄昏,从居住屋出来左折,南向,沿着古朴的街道迤逦而去,不过五分钟,就可以立定在桥面。如果是冬天,这个季节肯定是冬天,道水浅浅的,可以看见夏天遗留的水草和水草下面的泥沙,似乎向东流,似乎凝滞不动。一条画练,搭在秋天灰绿色深处,会让人止不住探究一些艺术的东西或者夸张的想像。画练两边,是古老和现代的村落,世居或者迁徙的移民在此休养生息,繁衍后代。这桥就是这画练的横截面,立定在这截面,你便入画了,看着冬天暖暖的斜阳,你的心情便会深沉或者艺术起来,信马由缰地想一些毫无由来的事情。这时候,你是自由而写意的。

有些事情常常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心有余而力不足。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真正能达到这种境界的又有几人?于是有了“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中庸之道,几千年来的知识分子们总是给自己定位一个看起来很有颜面的人生目标。我有时在想,其实大多数的人都在随波逐流,一如佘市桥下的河水。抬头看天空的云彩,云卷云舒,眨眼就云消雾散,就如历史尘埃一般。

这座桥经历了七百年风风雨雨,现在尚在服役,按理,它早就应该像赵州桥那样保护起来。可惜,它没有赵州桥那样幸运。2005年,古桥桥面毁损严重,栏杆倾斜,亟待维修。当时有两种方案,维修现有的古桥,另一种异址新建。而异址新建需要数千万元投入,还不算改道需要的经费。在经济发展与文物保护发生冲突时,当地的决策者们不得取鱼而舍熊掌也,不仅未将文物保护升级,反而将早在2000年申请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撤销。当时,如果不撤销,在桥梁基础上维修的方案就得不到文化部门的批准。

基础部分在维修时没有动,只是加固了桥面和栏杆,好比一个人重新换了一件衣服一样,身体部分没有改变,就是说维修后文物的作用没有弱化。还是那条河,还是那座桥,还是那些日益增加的载重车辆……站在新修的水泥桥面,看流水,看河洲上的稻田,看远处的村庄农舍,你不用侧耳就可以聆听到古桥幽怨的叹息,那是一种古老而深远的叹息,让人内心颤栗。

这座桥是有灵性的。当年改造揭取古桥石板时,一名施工人员触电身亡,而运送石板的拖拉机怎么也发不动。虽然是简单事故、偶然事件,却成了当地街谈巷议的猛料,认为是惩罚和报应。虽然牵强附会,我却宁愿相信是真的,宁愿相信古桥是有灵性的。

这座桥成了佘市人民的心疼,也成了当地政府的心疼。每天都有川流不息的人流、车流通过,甚至有几十吨上百吨的载重车辆过往,不管怎样,这座桥现在都不应该承担如此重负。一直以来,有志之士、当地政府和相关部门一直没有停止对这座桥的保护工作,特别是有专家学者积极呼吁将佘市石桥纳入国家文物保护单位。好在,临澧县城至佘市桥镇的公路升级为省道,纳入国家“十二五”建设规划。道路建设设计时,当地政府积极做争取改道保护佘市桥的工作,终于有了好消息,最迟明春启动,道不改,桥新建。

这个冬天来得比早,早来的原因是为了春天提前到来。春天来了,佘市桥就轻松了,就不再压抑、沉重和悲伤,就会笑看风云,享受鲜花、绿色和阳光,一展古桥古朴成熟的风采。

我看见了佘市桥的春天,天空和大地都是透明的,脚下流水淙淙,视野里是稻椒千里的田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