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文学地扯谈

(2011-12-07 21:48:48)
标签:

文学地扯谈

说话的云

杂谈

分类: 杂谈调侃

                        文学地扯谈

 

 

我看了黑皮四卦的杂谈《说》,只是鲸吞式地读了一遍,木有纵深思考。窃以为老黑想说出的意思,不是实话实说,而要修饰地说。帖中最后一句可以佐证:“黑皮奉劝你在公开场合说,和在隐蔽场合说,要考虑考虑……

 

杂谈是一个开放的说地,虽然不是以弘扬主旋律为主,但也不至于藏污纳垢,如果想说啥就说啥,任何人都可以脱裤子撒尿,新浪也撑不到今天。别说政治不答应,板油也不会答应。所以,我比较赞同老黑地观点,说前还停顿三秒地好。这个停顿可以让你的语言增加文学的内质,说出来的东西也许文化,就有了不同的效果。

 

文学的说比直说更有魅力和效果,打一个不太贴切的比方。别人给你介绍了一个女朋友,这个女子很靓,貌若天仙,和你见面后下田就割谷,二话没说就脱光衣服欲和你交媾,你的反应肯定认为这女子不正常,不吓跑才怪。换种方式,这位女子羞羞答答,欲盖弥彰,三番五次交往,仍不和你亲热,你就会发现倘若与这个女子合欢一定是天下最美好的事情,别说讨厌,趋之若鹜尚不解恨。前面的太直接,让人无法接受,直至逃跑;后面的含蓄文学,不仅让人接受,还让人遐想,效果就比较出来了。

 

别小看杂谈的说,说体现国民素质,体现国民道德和文化水平。经济社会发展了,思想观念也要不断更新,要赶上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杂谈是一个说的平台,某种意义上讲也是检验国民文化道德水平平台或者试金石,再大一点靠,还可以考量出一个国家的文化软实力。在杂谈里说,是一个人说,一群人说,即可以引导,也可以误导;即会众口铄金,也会孤掌难鸣。不管是哪一种效果,都能折射板油或者国民说的水平,表象国民素质。

 

我不大爱说,喜欢写浅浅的文学的东西。依然曾经表扬我的文字表面光艳好看,其实是在批评我的文字骨子里木血木肉。这个我比较接受,所以最近看一些传统文化性的东西,比如《论语》、《楚辞》,看着看着仿佛血脉里就有了一传统的东西。为什么会看这些现在年轻人认为晦涩的东西?我想起一件事情:1988年,七十多位诺贝尔奖金得主在巴黎聚首,令人感到奇怪的是,在他们展望未来时,却不约而同把目光投向了古老的东方,于是这群智者在《巴黎宣言》中写道:“人类如果在21世纪继续生存下去,那就必须回到2500年前的孔子那里汲取智慧。”如果每个人都把这宣言里的提示当回事,不仅说的水平会提高,优秀的传统思想观念和道德水准必将增强,社会风气将会得到根本改善。

 

说的技艺、措辞、方法、水平,自有专家著述,不是我探讨的内容。不过,笨拙的表达只会带来事倍功半,讲究的措辞一定可以收到立竿见影的艺术的效果。英国维多利亚女王偶尔和不关心政治的丈夫闹别扭。一天深夜,女王办事回来,卧室紧闭,只好敲门。阿尔伯特问:“谁?”女王回答:“我是女王。”房门没有打开。女王耐着性子再敲。阿尔伯特又问:“谁?”女王回答:“我是维多利亚。”房门还是没有开。女王想了想,再次敲门。阿尔伯特再问:“谁?”女王回答:“你的妻子。”门“呀”地一声开了,同时张开的,还有阿尔伯特热情的双臂。可见,不同的表达措辞,就会收到不同的效果。

 

说即大家通常所称扯谈,扯谈是生活中的语言艺术,谈扯得好,心情或者相处就会快乐和谐;谈扯得不好,心情或者空气里就会飞进苍蝇来。那么,多学习,丰富自己的思想,文学地扯谈吧!如此,社会不美好都不成。

 

帖尾借用波斯萨迪的一句话,与杂谈的帖友共勉:

 

因为言语,你胜于野兽;若是语无伦次,野兽就胜于你。



                     新浪杂谈论坛浏览此帖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