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下小人物系列之十三 宋屈(上)

标签:
乡下小人物宋屈说话的云文化 |
分类: 短篇小说 |
宋屈住在条头岗不远。
那得先了解条头岗,条头岗离佘市桥不远。佘市桥是一座九孔石拱桥,横亘于澧水一级支流道水中游,距今约七百年历史,是中国国境里尚在服役的几个为数凤毛麟角的古老的石拱桥之一。这个条头岗也是一个正待出名的地方,国家、省、市的文物专家2011年春天就开始这个地方倒腾,用了几个月考古发掘,竟然有惊人发现。据说发现旧石器时代,准确讲是细石器时代文物六七千件,就是说这旮旯两三万年前就有人类活动的痕迹,乖乖,那还得了,人类文明的历史即将改写,这个地方也行将申报国家文物保护单位。
宋屈就住在条头岗不远的地方,宋屈一抬头,就可以看见群英渡槽。群英渡槽也是文化,那是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大上水利工程的杰作,三四十米高,足足两公里,如同一条彩练当空舞。当年这个地方三年不办分配,建成了亚洲一流的青山水轮泵站,现在还在发挥巨大效益。这个渡槽是灌区工程的代表作之一。
宋屈这个名字看上去与楚文化关联。想想,宋屈,屈宋,屈原和宋玉两个正是在中国历史上的著名的楚文化领军人物。
不得不文化。本来条头岗就属于道水流域屈原,特别是宋玉当年活动的范围,与宋玉居住地宋玉村或者楚城村相距不到五公里,加上上游有佘市桥,头顶有群英渡槽,脚踩条头岗,真是前后左右上下都与文化沾着边。
说了半天还是没说出宋屈是谁,除了想证明宋屈与文化靠边之外。呵呵,也不尽然,说宋屈有点文化还勉强,说宋屈是个文化人,那可是大大的冤枉。宋屈只不过取了个文化的名字,今年五十四岁,小学没毕业,肚子里的确没有几斤墨水。但如果说宋屈不文化那也不一定正确,宋屈字写不了几个,记忆里倒是惊人,特别年轻时候几乎过目不忘。因为没读过书,他特崇拜文化人,特别是在道水曾经活动过的屈宋,简直是他的偶像。别的不说,屈原的《离骚》二千四百七十七个字,他能一个不拉背诵出来,尽管是不明就里,生吞活剥。还有《九歌》、《九辩》、《神女赋》、《登徒子好色赋》等也可以随便来几句或者几段。还有,就是他的名字,以前并不叫宋屈,而是叫宋大春,在他离了第一个老婆后,就坚决地改名为宋屈了。
今天是2011年11月11日,这是个千载难逢的好日子,也是宋屈和杨清照大喜的吉日。这不,我刚从他家喝喜酒回来,酒还没醒,想到宋屈的写意人生,忍不住想记述一下。杨清照比宋屈小了整整26岁,足够两代人了,竟然恩爱有加,天造地设,不能不让人艳羡和妒嫉了。我看过《西厢记》,也看过《罗米欧与朱丽叶》等,曾经被无数经典的爱情所打动,参加过宋屈与杨清照的婚宴后,我才深深地知道,年龄决不是爱情的障碍。
说起宋屈和杨清照的爱情,也是极俱传奇色彩的。
宋屈只不过去了麦村一趟,就收获了杨清照。叶镇不过二十三个村,麦村算是偏远村,地处叶镇的东北角,人口不过七八百来号。宋屈去到麦村刚刚过世的八十岁吴爷家打了两夜大鼓,就被充满了爱女情结的罗妈相中。在罗妈看来,宋屈不过三十出头,四十不到的样子配二十八岁待字闺中爱女清照刚刚好。所以,当宋屈收拾起疲惫的鼓槌,准备打车返回条头岗时,罗妈热情地邀请宋屈到她家喝早茶。一路上,罗妈直言不讳地想认宋屈为女婿,弄得一直在女人堆里左右逢源的宋屈有点不好意思了。宋屈在老婆冷子在三年前车祸丧生后,尚没有再娶的心思。在他看来,自己轰轰烈烈的前半生中,被爱所伤,为情所困,罄竹难书,现在再提找女人,无疑是在伤口撒盐。
“没事,看得中就中,看不中当没这回事。”罗妈仿佛看穿了宋屈的心思,宽慰道。
冷子是宋屈的第五任老婆。说来也怪,仿佛命运格外青睐,宋屈的每一个老婆都格外漂亮,这让认识宋屈的人分外嫉妒,认为宋屈一生都在走桃花运。当十年前宋屈和冷子结婚时,宋屈形容冷子用了《神女赋》里的十二个字:“晔兮如华,温乎如莹。五色并驰,不可殚形。”其实宋屈只感觉这几个字配冷子,并不解其中真意。他觉得再也不能浪荡生活,要好好收心过日子了。因为在冷子之前,宋屈就结过四次婚,拿宋屈的话来讲,年轻时不懂事,那是不成熟,到了年长应该成熟的时候还不成熟,那就叫老不肖尸。这位冷子认定可以终老的女人,终究弃他而去,死时不到四十岁。这让宋屈无比悲哀。他觉得,女人跟他在一起,都不讨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