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再谈杂的坛——怀念驴棚时代

(2011-10-08 23:28:28)
标签:

驴棚

陈惠芳

说话的云

杂谈

分类: 杂谈调侃

                  再谈杂的坛——怀念驴棚时代

 

 

    有谁在现实中见过一万多层的高楼?没有,杂坛有,驴棚时代就有过这样的高楼,堪称经典,长久地矗立在驴友记忆之中。

 

    本来偶不大喜欢谈人长短,说人是非的,不是不擅于,主要是觉得没多大的意思。与其与人口舌之战浪费精力,不如整点严肃文学留做纪念。所以,杂坛所谓砖战如火如荼之时,偶通常只是围观,即使当年被封为驴棚副盟主,惠芳大盟主振聋发聩地发飙或者风生水响地扳砖之时,偶也是壁上观,或者稍许附和。神马意思?淡定压倒一切,要知道那不过是小孩子过家家的摆演。

 

    可是最近总感到杂坛少了一点什么,这个问题让我很纠结。其实偶在新浪混论坛时间从2006年开始,真正进入杂坛应该是2008年开始发主帖,历史不是很长,偶尔在里面丢一个两个帖子,或主帖或跟帖,时间一长,个数就有一万多个了。如此算来,在杂坛的潜水或者浮游的时间也不短,超出了所有文字编织的时间。不过杂坛对偶也真不薄,所有来坛的帖基本都置顶,那104个精华帖,百分之六七十都是杂坛颁发的荣誉证书。所以,偶不得不来,即使走了惊贱、走了万年小妖等超级版主,偶也一样照来。虽然任文化漫谈论坛的版主,在服务区呆的时间似乎短很多,对杂谈的情结就好比初恋,难以弃舍。

 

    突然就有些怀念驴棚时代,我觉得那个时代才是杂坛最牛逼的时期。我是从健身俱乐部跑步机上跑完4.4千米后在回家的路上突然生出这份感觉的。我进健身房就好比进杂坛,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弄得体重一天一天增加,直抵77千克大关。最近有好久没去了,跑5千米居然感觉吃力,体力真是一日不如一日了。我思考问题如同我去健身,从来都没由来的。从健身房出来后,推掉几个重要的约请,直接回家洗澡上网。坐在电脑前,脚得其实上网也蛮沮丧,博客的交流还是没有论坛那样直接,木有几个谈得来的聊友,要是驴棚还在就好了——怀念驴棚时代!想想和陈惠芳等一帮驴友已经有好多天数没交言了,驴棚要是还在该有多好啊!感慨就那么顺其自然地出来了。

 

    对于新浪论坛有一个问题始终没弄明白,为什么要取消博论坛?一直持续了很久的博论坛说取消就取消,居然悄没声息,新浪对博主或者帖主也没有过交待,什么东东?服务态度也恁差了一点吧?如果这个功能不取消,论坛的火爆程度不说高开,也不至于现在这样低走。当年偶和不少板油包括驴棚驴们交流过这样的观点。现在热衷于微博时代的新浪似乎对待博客和论坛轻视了许多,也许无需再探讨这样的话题了。

 

    怀念驴棚时代真的没有理由,如果说要片面去牵强理由的话,有四条可以搪塞:其一,驴棚的互动意识最强,这正是论坛首要的东西。你想想,陈惠芳身居驴棚,他自己哪天不是扔下几百条评论?还有,那些驴棚的精英们,比如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我最爱热闹、蒙山翠柏、555灰姑娘、飞来飞去不亦乐乎、呼唤黎明的海鸥等等每天都在论坛扔帖无数。另外,还有驴棚的所谓“敌人”谢尤美、磊磊哥、老贾等,不是同样扔下数不清的炮弹?其二,填补了心灵的空虚,这也是玩论坛的目的之一。你说来论坛,一方面补充知识,增长见识,另外一方面,打发时间,至少少一些其他不利于健康和节约的消遣,比如打牌赌博,比如歌舞升平等。其三,增强了友谊,搭建了沟通的直通平台。可以在帖下交流、讨论,可以成为朋友、成为对手。不打不相识,锥心的痛也能成为铭刻心底的思念。其四,诠释了娱乐精神,这是玩论坛的精髓。陈惠芳倡导友善,和谐相处,打出娱乐品牌,把快乐晒出来和大家分享,这才是论坛长久的基石。

 

    与驴棚时代相距不远的是牛棚时代,牛棚时代中有很多正义之士坚持真理,最终从牛棚走出来,走进人群中,发出了耀眼的光芒。那么,从驴棚中走出来的驴们,还能回到驴友中发出夺目的光辉?或者再造一座精神的城堡?

 

    偶想,神马都可能发生,包括驴棚的回归。

 

    结尾一句:偶不是浮云,偶是说话的云,云一说话就下雨,希望没有打湿你的心情。



    相关链接:关于论坛的浅显杂谈

 

                      进入新浪杂谈论坛浏览此帖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燕子的幸福
后一篇:天使心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