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意念残雪评《白娘》第二篇——血色见证

(2010-12-30 21:38:38)
标签:

意念残雪

书评

白娘

杂谈

分类: 主人寄语

                                 意念残雪评《白娘》第二篇——血色见证

 

 

想象一个女子安静地坐在沙发上,就着窗外的冬日暖阳,悠闲地读着小说。这种意境本来非常美,读着读着,读出了眼泪,这个意境还美吗?当然美,绝对是一幅动人的仕女读书画卷。恬静中柔和,淡雅中忧虑,沉思中妩媚,那是一种知识女性的魅力散发出来的光芒。

意念残雪就是这样一个女子。接触只是在杂谈版聊互动中的淡淡的几次,我甚至不知道她是男是女,我有些玩笑地说要寄书给她,她居然就很放心地把姓名、地址甚至电话告诉了我。我奇怪,网络多虚假和陷阱,为什么她会如此放心地把这些信息提供给我?应该不仅仅是索书这样简单。文字是共通的,我想那些通过文字传达出来的信息,在她那里接收反馈应该是这样的:说话的云是一个值得信赖的朋友。所以,她睿智的放心便拥有了我的赠书,也就有了与我结下的深厚网络友谊。这种友情弥足珍贵,让我平添了写作的动力。是善良而多情的《白娘》牵线,通过浩渺的网络一点一点把距离拉至咫尺,触手可及。

读过第一篇《评〈爷爷的爱情〉》之后,再读第二篇《评〈血色见证〉》,我便一寸又一寸从意念残雪的眉睫闯进心灵,触摸那些触手可及的思想。我看到她柔美的心房上散发着柔和的光,在柔韧的光圈里包裹着一颗柔软而多情的心,正生动地跳跃着春天的鼓响……

说再多也道不出心中的感受,那些真挚的谢意,不,感动岂是用文字可以表达?

 

附:意念残雪的书评《〈白娘〉——血色见证》

 

            [白娘]——“血色见证”

 


                                     意念残雪

 

 

                              絮语

   

    倚在沙发上,一杯浓茶,轻缓的音乐随荡在整个房间。地毯上映照着穿透玻璃窗而射的阳光。有阳光的冬日总是让人感觉暖暖的馨意。享受静好的时光,惬意的一种生活,捧起那本云兄的“白娘”。

 

 

               12/29日午12:45看完“血色见证”

 

 

    看至前部大体是有关那些“招商引资”的社动态,实话意念中无兴趣此类话题,不入境。呵呵……说这话云兄不要冲俺飞砖,事实如是,说起招商引资那可谓几家欢喜几家忧。有人是肥了“猪头”又肥“胸”,有人是瘦了腰“肋”瘦到“肺”。呵呵……言过其意,玩笑哈。

 

    真正让我投己所兴的是〈我透过车窗欣赏窗外的风景,远山近水翠耸碧坠,金黄色的稻浪则在秋日下发出柔和的光,让人止不住心旷神怡〉,独道的景致,田园般的气息,不加思索,身处喧嚣城市的人都会无尽的向往憧憬着,回归大自然的怀抱,感受自由的呼吸……可是最简单的早已成为一种奢望。提及“招商引资”无不让人“痛恨”,多少“田园”被毁?多少人的心凉了?呵呵……扯远了。

 

    再看……幺爹这一人物吸引着我。听名字就觉得是一位朴朴实实,和蔼可亲/可敬的老人,与田园一样充满乡土气息,绝对的“鲜氧”。接下来却是我始料不及的文字……思,随之发展/深入/浅出……

 

    原来最打动我的是幺爹心里想着念着的那个叫“青茶”的女子。

 

    文中所云〈送走秋田后,我转身观察幺爹,他在坟头边坐着,用手扯着坟上的青草,情绪尚未平息……我给幺爹一支烟……送上火,幺爹很笨拙地吸了两口,引得直咳嗽,呛出了泪,我拍着幺爹的肩膀,帮他顺口气,在幺爹的旁边的坟地上坐下来……幺爹指着坟地和云说:“云娃,我守这块地四十多年了,我想,终究不会永远守下去的……〉说到这些话时,不难想象幺爹的泪眼中饱含多少不为人知的心酸,只是一个人默默的将往事吸在身体里,痛在心底……有谁能真正的去了解他的一生所经历的?多年来他没娶妻生子,也从没回过山东老家,多年来他不争名逐利,情愿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田园生活,又有谁知道他将每月三千元左右的工资收入全部投送福利院,他图的是什么?天底下还有几个这样的人?就这样不图利不图名的一位幺爹为何会如此反感引进的投资项目……?

 

    带着诸多疑问继续看下去。

    读着看着,此时不得不起身关掉房间里的音乐,随手取些纸巾……无半点夸张此举。

    随着幺爹的字字讲述,不由的暗然泪下,湿了纸巾,湿了衣襟,情不自禁ING。

    原来这坟头里埋的是一个叫“青茶”的女子,就是这个女子让幺爹煎熬了一辈子,痛苦的记忆,直到现在仍不能释然。

 

    幺爹当年是国民党57师171团三营副营长,保卫战之前受令带一个排去石门调集军火,返途中,常德被日军包围,幺爹与日寇打起游击战,并藏身于偏僻的青茶家中,十八岁的青茶是个进步青年,并从事抗日宣传工作,她热情有序的安排着幺爹的队伍吃住等事务。或许同是有志向的年轻人,接触中产生共鸣与好感,只是两人都没有道破那份情感,都将其投身对敌战争中。

 

    战争是最残酷的,就在太浮山的那次战斗中,幺爹带领的三十人的队伍被日军一个整团兵力包围,最后只有包括幺爹在内的重伤六人突围,残忍的是在幺爹断后逃出包围时,不幸一发子弹击中他的下身,导致生殖器被击得粉碎。青茶不顾幺爹的吼令流着泪给幺爹包扎伤口。可以见得青茶既是一个刚烈的女子也是一个善良温柔的女子。

 

    为了幺爹和其他五位受重伤战士的安全,青茶将他们转移到一个山洞之中,而这其间日军顺着幺爹他们留下的血迹找到了青茶的家,并将房子烧毁,逼青茶的父母交出国军去向,青茶在暗中目睹了父母惨遭杀害。青茶咬着唇……以怎样的撕心之痛承受着?看到这不忍更多的去想象那种场面,泣泪而流,是啊,现在的人很难体会到那种痛彻心扉。

 

    面对青茶父母所遭受的种种,六位战士气愤中誓要报仇。可是就在其后第三天,他们又一次经历着……

 

    幺爹在洞口闭目养神,青茶在溪边洗衣,日军一个连的兵力向洞口方向摸进,距离洞口不到一公里,青茶慌张中赶回,望着手无寸铁的六名战士,她果断的做出了选择,自己将日军引开,保全战士,幺爹极力反对争执着要青茶留下,他怎能让一个女子做这样的牺牲,更何况是自己心爱的人,可是青茶说的不无道理,他们都身受重伤如何将日军引开?只能是事得其反。就这样青茶掩好洞口离开……

 

    最后于梅家坳,禽兽的日军将青茶剥光衣服蹂躏她并割下青茶双乳……不由想起日军侵华的种种罪行,当时不计其数的中国人惨遭屠杀,做为中国人是永远不会忘记那段历史。更何况幺爹亲临着这一切。

   

   多少年过去了,幺爹仍一直不安的自责着,当时为什么不冲出去,为什么让自己心爱的女人惨死在面前……?一直藏在心里那么久,他背负了一辈子的良心债,久久不能释怀。可是,谁都不难想到既便冲出去,无疑是以卵击石的道理。当云将简单的道理讲给幺爹时,老人沉默着……

希望幺爹真的可以放下心底的沉重,历史存在终究抹不去的回忆,青茶一直活在幺爹的灵魂里,也活在很多人心里……

 

    就当云要离开幺爹和青茶的家时,幺爹答应了秋田投资。〈幺爹突然开口:“云娃,我想过了,不应该这样自私,不应该把上几辈的恩怨带到现在,你让秋田来投资吧!”〉云不敢相信地望着,眼却湿润了。

   

    庆幸的是秋田得知幺爹的故事,心很不安,并专程到梅家坳祭奠青茶的父母,并以示替祖辈忏悔和赎罪。

 

    秋田没有食言,在梅家坳建起厂房,并于旁边建了青茶纪念馆,还投资改善谷子村的环境及修桥补路等善事。

 

    而小说最后没人知道幺爹去了哪里,无论幺爹是回了山东老家还是云游四方,我想幺爹会比以前更惬意的生活着,或在稻田间,或在林荫小路,或在庭院的摇椅上,一个老人饮着清茶,望着田间,也或仰望那淡蓝的天空……

   

 

 

    读完全篇,突然感觉心由深入的沉重转为浅出的暖意,但愿那些冠名“招商引资”少些“猫腻”,带给更多贫民百姓的不是忧而是欢……云兄刻画了幺爹最初态度的执拗和瞒横是因为秋田是个日商,幺爹心里有着一个结。以至后来幺爹平和的心态,足以衬托百姓是通情理的,而秋田作为投资方,在了解事情经过后也做出了相应的承诺兑现。庙山乡谷子村是受益的,秋田不仅建了厂房,还更多投资了其他……可以说最终的“招商引资”是云兄所希望的……



 

                     新浪杂谈论坛浏览此帖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