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前天,参加了一次登山,起先的时候,没有感觉异样,心跳平和,精力充沛。快到山顶的时候,气喘吁吁,力不从心,觉得心已经跳到嗓眼上来了。同行者大多超越了自己,望着近在咫尺的山顶,我有些绝望地想放弃。如果再这样下去,心会不会跳出喉咙来?
夏天多少有点让人不适应,炎热烘考心思,让欲望膨胀,更心跳加剧。这一点不用怀疑,尤其是闷热天气,情绪很容易激动起来。大前天的前一天的前一天,我曾尝试了一个试验。测试心跳,摄氏36度的室外比恒温24度的室内,每分钟几乎快了10次。最近很奇怪,天空明明出着太阳,却感觉太阳的光线不明显,空气都有些浑浊,我估计这种感觉与心情有关。大前天的前一天,我在经过一座中型光水库时,望到清澈的水面,忍不住脱了衣服跳下去,在水下足足潜潜了五分钟。我屏住呼吸,感觉心跳比平时快了两倍。有一霎那,我想张开嘴想表达点什么。我当然没有张开嘴,因为我不想死掉。那一刻,我其实想到了一个问题,人活着的意义是什么?很快,就记起了翌日朋友相约登山的事宜,立马浮出了水面。
很奇怪,这个问题我思索了几十年,一直不得要领。我联想很多人在年迈的时候皈依佛门,一直觉得他们的信仰有问题。短短的几十年,人的生命过程很短暂,也很脆弱。但人还是争先恐后,前呼后拥来到了这个世界。临到死,有的看破红尘;有的到死还闭不上不甘心的眼睛。宁静处世、淡泊明志的人终究是少数。大多数的人都在随波逐流,争名逐利。就拿那些看破红尘,皈依佛门的人来说,他们也带有一种功利思想,祈求死后能抵达极乐世界。如此思考,人活着的意义应该是望着高处。就好比登山,总是渴望欣赏更高处的风景。
高处有风景,这个风景就是生活的目标。望着高处是为了登上高处。望着高处并不是坏事,争“名”求“利”也不是坏事。关键是是否具备抵达高处的素质和潜能。如果不小心让心跳出了嗓眼,你就会昏倒或者死掉。这样,你不仅看不到风景,连命也会赔进去。
前天登山之时,我没有让心跳出嗓眼来。就是关键时刻,一位知心朋友在超越我的时候,说了一句话,平息心跳,放慢节奏。放慢不是放弃,匀速是为了加速。想要欣赏到更高处的风景,急功近利只会事倍功半,甚至前功尽弃。心理若承受不了,不如停下,眼前风景也不错,虽不及更高处的风景怡人,也一样养眼,至少比山脚下强。也不必羡慕更高处的人,勉强自己达到那个高度,不仅现有的风景欣赏不到,也许心儿已经游离了自己的躯干。
昨夜,我再次和这位朋友在网上探讨登山的体会时,朋友说,人生没有绝望的风景,只要坚持攀登,总能抵达属于自己的高度,拥有属于自己的风景。朋友的观点很深奥,我思考了一夜,到今天凌晨,终于有了心得:
望着高处,攀登高峰,要学会匀速心跳。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