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中观点偏激,请勿当做真理使用)
想说这个话题源自于儿子一句名言摘抄。英国菲尔丁说:“虚荣促使我们装扮成不是我们本来的面目以赢得别人的赞许,虚伪却鼓动我们把我们的罪恶用美德的外表掩盖起来,企图避免别人的指责。”人生不容易,做为个体的人要在这个社会立足,演绎好人生角色,无时无刻离不开伪装。我感觉菲尔丁说出了人的本性。
谁可以站出来拍胸发誓?谁能说我百分之百真实。如果这世界上还有这样一个人,那他就不是人,是神了,诺贝尔真诚奖非他莫属。伪装是人性必须的东西,它让人生更和美。
伪装是美丽和和谐的添加剂。人有的时候来点虚伪的东西,可以让人过得更生动更充实。事实上做为个体的人,从早到晚都在干伪装的活儿。早上起床,要对镜梳洗一番,略施薄粉,掩盖自己脸上的倦怠和瑕疵,不经意发现了一根白头发,不忘恨恨地扯去。出门碰到邻居大嫂送小孩上学,不忘恭维一句:“这孩子真乖!每天都送,大姐你真勤快。”来到单位,早到的同事对你打招呼:“早。”你不忘回一句:“早!”见到日渐肥胖的上司穿了一件新衣服,恭维的话脱口而出:“你今天真漂亮。”上司会非常高兴地反问:“是吗?”保不准一个人在躲在办公室孤芳自赏地乐半天。中午同事要去赴饭局,礼貌邀请一同去,你拒绝得很干脆:“有好几个饭局等着我呢!”同事松了一口气,笑笑道:“就知道约不到你。”看到同事头也不回出了办公室的门,这才慢条斯理拿起电话叫快餐。晚上几个死党一约,去吃饭、喝酒、K歌。醉醺醺回到家,对爱人说:“累死我了,陪客应酬真不是人干的活。”爱人心疼地端来醒酒茶,不忘给你捏捏肩、擂擂背。于是你心安理得地在爱人的呵护中呼呼入睡。这种伪装是必需的,多多宜善,它可以让你的生活摇曳出生动色彩。
伪装是法律和道德的监控器。贪婪和自私是动物的本性,人也不例外。试想一下,人如果随时随地都能随心所欲,社会将会呈现一个怎么样的面貌?看到好吃的想吃,看到宝石财物想拿,看到俊男靓女想爱……世界不乱套才怪。人区别动物最大特征就是有思想,懂得用怎样的伪装来约束自己的行为。法律和道德就是我们最好的伪装工具。它可以约束人的行为规范,不会象动物那样暴露自己的真实行为。它就象头上的紧箍咒,你的贪欲一冒头,咒语就会发生作用。一旦你抛弃了这层伪装,你就必然受到制裁和谴责。所以,人,无论何时何地都不得不夹着尾巴伪装自己的想法。这种伪装必须的,人人必备,它让人构成的社会正常有序,不至于让人性恣肆张扬。
伪装是高尚与魅力的衣外套。学识和能力是人的另一伪装工具,人的层次、吸引力和知名度不是与生俱来的。教授不是生来就是教授,作家不是生来就是作家,演员不是生来就是演员,由此推之,老百姓不是生来就是老百姓,罪犯不是生来就是罪犯,等等,不一而足。只不过人在接受伪装的训练过程中,受之学识和能力的深浅不一,因人而异造就了不同层面的群体。说穿了,人头上的光环,得益于自己苦心孤旨地不懈伪装,才熠熠生辉,冠冕堂皇。这种伪装不是人人都做得到的,有人穷尽一生精力去争取出人头地,到头来落花流水枉自空。
如果没有伪装,人类就回到了原始社会,在大街上行走的全是坦胸露乳的动物。
说了这么多,就是想证明一个道理:伪装好,它可以让人更象一个人,让人生更象人生。有人说伪装明明中性带贬义的,你为什么要说得那么好?其实,明白人一看就知道,我说伪装也是为了诠释自己的伪装,证明我在伪装一词的探讨上与众不同,伪装得多一些,目的就是吸引你关注这个话题。至于用做贬义词时的含义,就不是本文所关注的要点了。
你不伪装吗?那你不是人。
加载中,请稍候......